貴州-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
2013-04-14 20:07:02 作者:編 來源:中華民族文化網 瀏覽次數:0 網友評論 0 條
概況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地處貴州西部烏營蒙山脈腹地的高原面上,是貴州的西大門,位于東經103°36′~104°45′、北緯26°30′~27°25′。全縣國土面積6295平方公里,為貴州省縣域面積之首,轄35個鄉鎮,621個行政村(居)委會。
縣內有漢、彝、回、苗、布依等18個民族,2004年末總人口111.8萬人,是貴州省第三人口大縣,其中少數民族人口28.06萬人,占總人口的25.1%,是畢節試驗區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貴州省唯一的由三個少數民族自治的縣,也是全國由三個民族自治的五個縣之一。據文獻記載,威寧秦朝時為漢陽縣地,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1954年11月11日成立“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是全省乃至全國成立較早的自治縣。
自然條件 全縣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平均海拔2200米,年均氣溫10~12℃,夏季平均氣溫23.2℃,年均降雨量962.3毫米,無霜期208天,年均日照時數1 800小時。全縣立體氣候明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日溫差大,年溫差小。日照多,有利于農作物干物質的積累。獨特的氣候造就了威寧農畜產品的優良品質。烏蒙山脈貫穿縣境,其間屹立著四座2800米以上的高峰;縣境中部開闊平緩,四周低矮,峰壑交錯,江河奔流,是“四江之源”(即烏江、牛欄江、橫江的發源地,珠江的北源)。
自然資源 全縣擁有耕地332.5萬畝(航測),林地23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31.7%,成片草場和草山草坡320萬畝。生物資源種類繁多。盛產玉米、馬鈴薯、蕎麥等糧食作物和烤煙、蕓豆、魔芋等經濟作物及蘋果、黃梨、核桃、板栗等干鮮水果,中藥材有黨參、天麻、黃柏、三七、半夏、杜仲、厚樸等,其中馬鈴薯常年產量在10億公斤以上,占全省總產量的10.78%,且品質優良,為全國之冠。各類牲畜常年存欄達100萬頭(匹、只)以上,出欄40萬頭(匹、只)以上,已成為我國南方畜牧業基地,是著名的“馬鈴薯之鄉”、“中藥材之鄉”、“畜牧之鄉”和“南方落葉水果基地”。礦產資源主要有煤、鐵、鉛、鋅、銅、金、銀、鋁、石膏、泥炭、硅石、大理石、水晶石、花崗石等30余個品種,其中煤儲量達50億噸,鐵礦石儲量1億噸,石膏儲量59.8萬噸,史有“寶州”之稱。水利資源蘊藏量52.5萬千瓦。
旅游資源 旅游資源有座落在縣城西郊被世界旅游專家譽為“高原明珠、皇冠上的寶石、世界級的景點”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草海,保護區面積120平方公里,水域面積25平方公里,區內生活著魚類9種、越冬鳥類185種、10萬佘只,其中有以黑頸鶴為代表的國家一級保護鳥類7種、灰鶴等國家二級保護鳥類20佘種,水生高等植物布滿湖區,水草覆蓋度達60%,是貴州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和完整典型的高原濕地生態系統,也是世界最佳湖泊觀鳥區;有獨具特色的烏江源石缸洞、40萬畝百草坪天然大草場等景觀和其它歷史文化遺跡;有熱烈奔放的彝族火把節、莊嚴肅穆的回族古爾邦節、歡快明朗的苗族花山節等節日活動和民族歌舞,民族特色濃郁;有極富特色的民族服飾、背繕、挑花刺繡品、毛制品、地毯、回族剪紙、苗族臘染等各類民族民間工藝品。
鏈接網站: 貴州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網站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
相關文章
網友評論
-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