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滬上開拍 少數民族藝術品收藏熱悄然興起
2013-03-27 21:08:35 作者:編 來源:中國網 瀏覽次數:0 網友評論 0 條
3月26日至31日,“藏天圣彩——覺囊·唐卡慈善藝術大展”將在上海展覽中心序館開幕。此次來滬展出的唐卡藝術精品有40余件,全部由青海賽格寺的畫師親手繪制。展覽舉辦方上海嘉軒畫廊董事長楊曉倩稱,此次舉辦唐卡畫展一是為青海賽格寺佛學院進行慈善拍賣,另一方面也是向上海這個走在中國當代藝術前沿的時尚之都推薦這門古老獨特的宗教藝術。而此次展覽,也讓上海收藏界的許多人將目光投向唐卡等少數民族藝術品的收藏。
剛剛起步的“潛力股”
近年來,隨著全民收藏熱的興起,唐卡、蠟染、苗繡、銀飾、面具等少數民族藝術品收藏悄然興起。綜合來看,相較于傳統書畫、當代藝術等藝術品收藏的主流類別,少數民族藝術品的關注群體還很小眾,目前在收藏市場上還屬于“潛力股”,市場規模和容量如同十幾年前的中國書畫市場。
收藏專家表示,少數民族藝術品并不等同于工藝品,只有名家之作、流傳有序的少數作品才可以稱得上藝術品。雖然精品數量少,大部分少數民族藝術品的市場價格也并不像傳統書畫和當代藝術品那樣高高在上,入門價格多為千元至萬元,而非常優秀的藏品價格也就在十萬至幾十萬元之間,只有極為罕見的珍品才會達到百萬元以上。近年來唐卡、銀飾、盔甲等少數民族藝術品價格開始呈現上升趨勢。
收藏從當代精品入門
在少數民族藝術品收藏開始升溫的今天,藏家該如何入門呢?中央美術學院文化遺產系教授、研究生導師喬曉光對記者簡單介紹了收藏家必須注重的幾個特點。
觀察一件少數民族藝術品,首先要看年代。一般來說,大小、工藝水平相近的少數民族藝術品,年代越久價值越高。不過對缺乏斷代能力的收藏者來說,可以考慮從當代少數民族藝術品精品入手,價格不算太高,同樣具備收藏價值。
其次看作者,通常大家都認為制作少數民族藝術品一般與經驗積累有關系。事實上并非完全如此。蠟染、銀飾等的確是工藝師隨著經驗的增加,制作的質量也越發精到,而另外一些工藝品比如唐卡、苗繡的繪制過程中由于視力、精力的大量消耗,工藝師的黃金年齡往往在20至45歲之間。一幅唐卡的主體可能是由徒弟繪制,但像眼睛、指甲、手印、人物身上的裝飾與法器等最見工力的地方大都由師傅繪制,需要著重予以關注。
然后看材料,如果材料的質量不好,顏色、紋理等品相會很容易下降。因此也需要注意材料是否均勻、光滑、軟硬、薄厚適宜,有沒有裂縫、掉色的情況。
最后看出處,因為大多數少數民族藝術品制作自古便是民族傳統工藝的一部分,民族村落、部落、宗教派別,也是少數民族藝術品制作者的主要組成部分。如正宗唐卡全是由喇嘛所繪,流通渠道相對單一,一般由寺院統一安排,去寺院直接請的唐卡收藏價值比較高。而蠟染、苗繡等民族藝術一定要看是否為祖傳手藝,一般這種工藝的核心技巧世代相傳。真正的精品擺在普通工藝品旁邊會立馬脫穎而出。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