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鄉族民族文化遺產綻放異彩
2013-03-25 13:21:10 作者:鄒海林 來源:甘肅日報(蘭州) 瀏覽次數:0 網友評論 0 條
在東鄉族自治縣龍泉鄉集市,有一家搟氈手工作坊,作坊的主人是年近古稀的東鄉族搟氈藝人馬舍勒。
3月3日,馬舍勒一如往常起了個大早,備好羊毛,懸起彈弓,拉動牛皮弓弦彈毛,“嘭嘭嘭”的聲音有節奏地響起,又一個搟氈的日子開始了。
馬舍勒16歲時從父學藝,繼承了氈匠3件寶彈弓、竹簾、沙柳條,也傳承了手工制作羊毛氈的祖傳“絕活”。近半個世紀以來,他以搟氈為業,走遍家鄉的鄉鎮村落,憑著精湛的技藝,贏得良好的口碑,被人們稱為“舍勒氈匠”。
“搟氈是件苦差事,彈毛、鋪毛、噴水、卷氈、捆氈連、搟連子、解連子壓邊、洗氈、整形、搟氈、曬氈,每道工序缺一不可,而且要純手工作業。”馬舍勒邊說話邊忙活著,細密的汗珠一次次滲出,他一次次脫帽擦拭。
羊毛彈好了,歇了口氣之后,馬舍勒在竹簾上鋪羊毛,先鋪頭等毛,再鋪二等毛,最后鋪三等毛,鋪一層毛撒一層細白土,再噴一層食用清油,鋪毛時還不停地灑水。
“風吹馬尾千萬線,羊毛見水一片氈。”馬舍勒說,待會兒捆氈連時還要澆水,最后清洗時得澆26次水。
東鄉族搟氈技藝是由東鄉族先民“撒爾塔”人從中亞傳入。“鋪在炕上隔潮保暖,姑娘出嫁當做嫁妝”。由于毛氈在東鄉族群眾中的使用極為普遍,搟氈技藝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遍地開花,“氈匠”這一職業也應運而生。
作為氈匠傳人,馬舍勒搟制的毛氈數不清,“年輕時有勁,活也多,一天能搟出3條氈。”現在,有了自家的作坊,兒子負責收購羊毛和銷售毛氈,他又教會了孫子搟氈的手藝,祖孫三代都從事著搟氈的營生。
馬舍勒喚來孫子馬胡塞尼,爺孫倆卷起竹簾,踩于腳下,搟壓開來,那些羊毛漸漸變成了毛氈的樣子。“這是條春毛氈,按羊毛的種類分的。按尺寸分,寬4尺,長6尺,為四六氈。按花色分,潔白無瑕,叫白氈。”馬舍勒講得頭頭是道。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人們用上了更時髦的毯子,不再留戀毛氈了,氈匠也越來越少。就在舍勒氈匠為此而擔憂時,縣民族文化遺產普查工作組的同志找到他,鼓勵他不但要把搟氈作坊辦好,還要開門授徒,把搟氈技藝傳承下去。
2008年,東鄉族搟氈技藝躋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馬舍勒被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氈匠的手藝又開始吃香了,光龍泉集上就開了兩家搟氈鋪子,縣上還要建一座搟氈廠,扶持搟氈戶聯戶生產,統一銷售。”馬舍勒欣慰地說。
縣文化局負責人告訴記者,東鄉族自治縣從2006年啟動民族文化遺產普查工作,走訪調查像馬舍勒一樣的民間藝人1000余人次,對東鄉族語言、傳統民間藝術、東鄉族制作工藝、民族建筑等9大類文化遺產進行搜集、整理,建立了完整的數據庫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全家福”。
走進東鄉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主題詞格外醒目,民族文物、民族服飾、民族古民居陳列展引人入勝,東鄉族民間藝術和古老傳統工藝實物、資料琳瑯滿目,民族文化遺產傳承譜系表、項目分布圖相映成趣。
“東鄉族是我省特有的少數民族。東鄉族神話、音樂、史詩、舞蹈、曲藝、剪紙、繪畫、刺繡等藝術和技藝及東鄉族禮儀、節日、民族體育等活動,是東鄉族民族傳統文化的主要表現形式,也是華夏文明不可或缺的特色文化元素符號。”縣委書記高世太侃侃而談。
基于此,東鄉族自治縣制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實施方案》,設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評審委員會,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通過普查摸底、拯救瀕危、重點保護和健全機制等階段性工作,初步形成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
高世太介紹說,繼東鄉族搟氈技藝得到保護傳承后,東鄉族小經文與民間敘事長詩《米拉尕黑》也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項目。東鄉族口頭文學與語言作為見證東鄉族歷史文化發展的“活化石”,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項目。東鄉族釘匠藝人妥福才,連同釘匠工藝項目一道,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