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级毛片免费在线播放/日韩欧美色视频在线观看/两个人看的www中文字幕

購物 交友 相冊 博客 論壇 日志 Einglish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工藝資訊

孝義木偶戲:木偶無情人有情

2013-03-24 21:01:09 作者:編 來源:黃河新聞網 瀏覽次數:0 網友評論 0

 

\

戲劇中的牛魔王木偶

  木偶藝術在古代被稱為傀儡戲,是一種古老的戲劇表演形式,是我國傳統藝術之一。木偶戲分為提線木偶戲、杖頭木偶戲、布袋木偶戲、鐵枝木偶戲四大類。該戲形成于何時,普遍的說法是起源于漢,到了唐宋,木偶戲逐漸開始興盛,明清時達到鼎盛。
  
  孝義,是鄭興“割股奉母”之處,不僅因礦產資源豐富而聞名于世,又因是我省戲曲品種最多的一個市,被譽為“戲劇之鄉”。皮影、木偶、碗碗腔被譽為孝義的文化三絕,現已成為孝義文化的特色和亮點。孝義木偶戲屬于杖頭木偶戲,是三絕中最具觀賞性的一類,其特點是真人在下、木偶在上,藝人通過插于木偶上的一根木杖和兩根操縱木偶手的細鐵棒來操作整個木偶,發展至今,已成為集表演、音樂、制作于一身的藝術形式。
 
  百般打磨成就民間絕藝

  
  “咣、咣、咣……”還沒走進孝義市山西孝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排練場,便聽到一陣急促的敲鑼聲。說是排練場,其實是由一間磚混結構的廢舊庫房改裝而成。推門而入,熱鬧的場面令人震撼,鑼鼓聲、樂隊彈唱聲、人物配音交織回蕩,與室外的春寒料峭形成鮮明對比。
  
  排練場入口正對面,是一面懸掛而立、直徑有1.5米的圓形大鑼,這是武場樂器中的大篩鑼。站在大鑼邊上,手中拿著鑼錘現場排練的男子便是被國家文化部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孝義木偶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武興老先生,他一邊敲鑼,一邊指揮著其他人員的排練。
  
  場地中央,由十幾個人組成的樂隊正在吹拉彈唱。正前方的一個小型舞臺上,一面白色屏風豎立中央,屏風后面的“巨蟒”與“仙鶴”正纏斗在一起。這是著名的皮影戲《盜仙草》的排練,故事講的是白素貞潛入昆侖山,盜取靈芝仙草,遭鶴鹿二仙阻撓,白素貞被打敗,恰在此時,南極仙翁出手相救,并贈予靈芝,救活許仙。它融合了孝義碗碗腔的音樂,歡暢的景象好不熱鬧,是古典與現代相結合的一種新的表現形式。
  
  在孝義,說起木偶,不得不提的便是武興、李淑英夫婦。術業有專攻,今年62歲的武興和58歲的妻子李淑英,1972年同時考入孝義市木偶劇團,木偶、皮影就是夫婦二人的全部。
  
  李淑英是汾陽人,當時只是抱著可以“轉正”的念想,選擇了這份職業,卻與木偶結下了特殊情緣,武興老師的一輩子也都奉獻給了木偶。吃苦是年輕時在劇團里最深刻的記憶,“大冬天,那會還穿著棉衣,我們一早就在院里舉木偶,一舉幾個小時,手都凍僵了,完了以后還不敢在火上烤,只能伸到褥子底下慢慢暖。那時候,我經常抱著手偷偷地哭。”當年練習木偶戲的艱辛,李淑英歷歷在目,“早上5時就開始吊嗓子,那會兒誰演誰唱,必須要有好的功底。上世紀70年代開始恢復傳統劇目,《三打白骨精》等一批戲曲在當時創造了輝煌,劇團開始自負盈虧。”
  
  趁著排練休息的時間,記者隨武興走進木偶工作室,25歲的徒弟武永帥正忙著給木偶修補。工作室里陳列著種類繁多、造型各異的木偶和一些半成品,雕刻精細,形象傳神。孝義木偶是以木杖來操縱動作完成,木偶內部虛空,眼嘴可以通過操作自由活動。
  
  據武興介紹,制作木偶工藝繁雜,從人物造型設計到木偶手脖等細節性技巧動作,再到服裝的顏色配比,都需要經過嚴格的多道工序后才能亮相舞臺,從毛坯到成型就得花半個月到一個月甚至更多的工夫。做木偶頭時,首先將特有的紅膠泥用水泡大約一天,為了使頭部成型后融為一體,要完全揉均勻揉透徹,待干燥以后噴水,這樣才不會干裂;接著就要根據劇本人物性格進行塑型,重點是突出人物個性,進行雕刻;再用約3厘米厚的石膏包裹在上面,石膏干后分三部分切開,取出紅膠泥模型,將碎紙屑細細敷在石膏里層,使其形成紙坯,再用骨膠粘起來,用鐵絲綁好,烘干后,去掉石膏,將紙坯木偶頭進行整形,安裝嘴巴、眼睛和各種機關;將切開的頭蓋骨那部分合攏后就基本成型,再用白乳膠和滑石粉等配置的特殊材料進行均勻掛粉,然后拋光表面,上完底色就可上彩妝,安裝頭飾,最后配上專門定做的服飾就完工了。
  
  但如果要想制作復雜、有特殊功能的木偶還要附加很多工序。“比如這個木偶,它需要噴火,就要安裝噴火的機關。有些木偶會眨眼,會說話,這還得下番大工夫,先把木偶的眼睛、嘴巴部位挖空,再另行制作眼睛、嘴巴,然后裝上去。”武興饒有興趣地講道。
  
  經過老藝人們多年的苦心研究,現今的木偶,不僅可以表演戲曲中的甩發、噴火、舞長綢、梢子功、翎子功、佛珠轉拋接等高難度動作,還可以表演川劇變臉、書法等絕技。

  一路坎坷難舍人偶情緣
  
  說到孝義木偶,那皮影就不得不說。據史料記載,孝義木偶于宋代傳入。一開始,木偶、皮影各成班社。限于當時照明設備差,木偶戲夜間表演效果不理想,大多選擇白天演出,而皮影只能在夜間演出。于是,木偶、皮影便合為一社聯合演出,白天上演木偶戲,夜間上演皮影戲,隨后改名叫“燈影班”。
  
  由于燈影班時常走街串巷,每逢節日、婚慶、廟會都有人請他們助興,久而久之便成為一種民間習俗。清末民初,孝義木偶戲還保持著較為興盛的局面,隨后便逐漸衰退。到解放前,孝義能夠參加演出的班社只剩兩三家。
  
  新中國成立后,孝義木偶戲又重新煥發生機。1956年,孝義皮影木偶藝術團成立。1958年,在老藝人的改革下,用碗碗腔演唱木偶戲,深受群眾歡迎。進入20世紀80年代,木偶戲更加豐富多彩,《三打白骨精》《三調芭蕉扇》《通天河》等大型木偶戲一度久演不衰。
  
  1989年10月,由孝義木偶藝術團組成的山西省皮影木偶藝術團代表山西赴英國演出,武興有幸參與其中。演出場場爆滿,英國觀眾連連叫絕,孝義木偶戲在當時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潮。但事業高潮背后,卻是家庭的連連不幸。李淑英由于忙于工作身體欠佳,致使女兒早產并患上了嚴重的癲癇病。隨著電視的普及,看戲的人越來越少,劇團日益蕭條,許多人開始自謀職業。武興迫于經濟壓力,無奈地遞交辭職報告。但他非但沒有被組織批準辭職,反而被任命為團長。
  
  為了給女兒看病,武興夫婦開過小飯店,倒騰過原煤。1996年夫婦倆加入木偶協會,同年,臺灣導演江河邀請武興去西安電影制片廠出演《英雄出少年》中的小苞敏,該部影片獲得了當年的臺灣最佳兒童片獎和1997年的紐約國際影展兒童電視片銅獎。此外,江河還個人出資4萬元給武興的女兒治病。之后武興又拍了《上堂會》等一系列電影。
  
  日子有所好轉,女兒的病得到及時救治,外債也在退休前基本還清,武興夫婦的眉頭也慢慢舒展開來。李淑英告訴記者,他們倆一路相互扶持,共同呵護著對于木偶的情緣,雖有坎坎坷坷,但都堅持了下來。因為他們堅信,他們的選擇是沒錯的;因為他們心中有愛,有對木偶、對家的愛在其中。
  
  2000年之后,孝義木偶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大。2002年6月,特色劇目《花果山》《長袖舞》《瘋狂吉他手》參加了“世界杯”足球賽慶典文藝活動韓國大田國際木偶藝術節。代表性劇目融入新的時代內容,十分賞心悅目,演出效果非常可觀,可謂是新時期孝義木偶的里程碑式的成果。2004年,在“第六屆中國民間文化藝術節”上,孝義木偶也上演了一場56人參演的大型木偶劇,深受評委觀眾好評,榮獲金獎。
  
  2006年,孝義皮影戲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孝義木偶戲也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武興被國家文化部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孝義木偶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2010年1月,孝義市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中國皮影木偶之鄉”的稱號。2011年,西安市世界園藝博覽會上,孝義木偶代表我省與來自25個國家和地區的34支表演團隊一起為上萬名觀眾獻上了一場視覺盛宴,甫一亮相便征服了游客和媒體,被公認為“最值得觀看的節目之一”。去年,木偶劇《群星薈萃》還登上了山西衛視《創意中國秀》舞臺,又一次向世人展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風采。

  傳承創新依托產業市場
  
  今年已經80多歲的梁全民是孝義木偶界的泰斗,其精湛的表演技藝深得群眾喜愛,1994年赴廣州演出木偶戲《走山》被稱之為“國寶級演出”,而武興當時便是他的徒弟。
  
  “我從十幾歲學習木偶、皮影表演,50年里,我為木偶哭過、笑過,木偶就是我生命的全部。如今,社會變化很快,如果節目內容不發展就會被淘汰,所以說,改革創新是必須的。”武興說,“木偶戲學起來十分枯燥乏味,小時候與師傅學習木偶,全部來自手把手的言傳身教。后來我又自費去福建、西安、上海等地學習。現在教徒弟很難,所用理論知識完全是自創的。說實話,現在靠木偶戲賺的錢連養家糊口都困難,我也理解孩子們學習木偶戲的苦衷。”
  
  一席話道出了木偶戲的現狀以及武興的擔憂。雖然有過輝煌和風光的日子,但是在市場經濟沖擊下,木偶戲也存在諸多困境。一方面是受眾群體的逐漸萎縮,年輕人喜歡戲曲的越來越少,觀眾寥寥無幾;另一方面是受世俗眼光的影響,學習木偶戲短期的效益不大。
  
  藝術發展無止境,木偶戲也不例外。它需要不斷創新,不斷融入新的內容。2010年成立的山西孝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給了武興夫婦一個發展的平臺,“看到公司對文化產業的支持與投入,同時也趕上了山西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大好時機,相信孝義非遺會有一個好的傳承。”董事長武礦生為了拯救、傳承、挖掘孝義非物質文化遺產,多年來,鍥而不舍地投資文化產業,公司不僅吸引了一批像武興這樣的非遺傳承人,還培養了一批愛好非遺的接班人。
  
  現如今,孝義不僅有傳承非遺的文化公司,還有木偶基地。2008年落成的孝義市完形影視基地,是由孝義市與臺灣山水娛樂有限公司、完形影視有限公司開發中心合資建設的影視拍攝基地,是我國唯一的專業木偶動畫制作及拍攝基地。這個基地制作出的木偶劇先后在央視播出,作品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全球僅有的5個木偶拍攝基地之一。
  
  對于木偶戲的改革勢在必行,孝義市已經走出了一大步,但是發展之路仍需拓寬思路,方可搞活搞大這門傳統藝術。“看著公司慢慢崛起和政府對我們的支持,我們相信,孝義非遺定會煥發出新的生機。”正如武興夫婦的展望一樣,我們也都在期待,像木偶戲這樣的傳統藝術能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我們也相信,諸如木偶戲這類的非遺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背景支持下會有一個更好的前途。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

[復制地址給QQ/MSN好友]

相關文章
網友評論
    • 驗證碼:
推薦閱讀
最新文章
觀注:熱點圖片
  • 文章排行
  • 文化
  • 旅游
  • 工藝
  • 飲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