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北京藝術品秋季拍賣相繼落幕,從結果來看,“縮水”已很明顯。業內人士預計,明年藝術品拍賣市場起碼有40%的市場份額下降,未來兩年拍賣公司會陷入苦戰。
現如今,原本只是作為個人生活余興的收藏,因為聯手了“拍賣”,正從一種小眾的“純藝術”愛好變為廣受追捧的投資渠道。不少收藏者都希望通過收藏名畫、古董“發家致富”,這讓很多藝術品的標價已經遠遠超過了其本身應有的價值。殊不知,如此一哄而上的收藏投資,會讓藝術品升值的空間早早被透支干凈,最后讓更多藏家承擔價格回落的風險。
即便有風險,但因為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還是投身于收藏市場。于是,我們就看到,在一個“全民收藏”的環境里,藝術品拍賣市場不堪其亂,虛假鑒定、聯手做局、贗品泛濫的現象并不鮮見。據媒體披露,一張假郵票,就可以被所謂的專家估價為250萬元。況且,目前大部分拍賣行都不負責拍品的真偽,買家只能依靠自己的經驗去判斷,如果在拍賣行購得贗品也只有自認倒霉。
在此背景下看待時下收藏拍賣會不斷“縮水”的現象,事實上它并非壞事。之前藝術品收藏市場的瘋狂中有著太多的不理性因素,收藏者們懷揣著各種心態進入這個市場,由于規則和監管的缺失,收藏拍賣就容易成為一個欺詐盛行的混亂市場。這樣的市場環境,無論是對藏家還是市場本身都有百害而無一利。
收藏拍會如今的“縮水”,是因為部分收藏者已經逐漸認識到了收藏的真正價值:收藏品是歷史的、文物的載體,有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經濟價值是依附在前三項價值之上的。在關注收藏品經濟價值的同時,通過鉆研收藏品的藝術價值,提升自己的鑒定技術和鑒賞水平,這才應該是收藏者們在藝術收藏拍賣領域獲得的收獲。可以說,收藏者們對收藏價值認識的理性回歸,在一定程度上“自凈”了藝術品拍賣市場。
作為一種文化產業,藝術品交易應該得到支持和鼓勵。但是,文物藝術品市場能夠繁榮發展的根本前提,是文物藝術品交易雙方或多方的權利都能得到保障。面對當下市場環境的變化,收藏者們應該靜下心來以誠信平和的心態參與收藏品拍賣,而相關機構更應當以藝術品拍賣市場“縮水”為契機,進一步細化市場管理,堵塞投機漏洞,維護買賣雙方的切實利益。(陳方)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