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秋瑾故居留下的殘垣斷壁。胡應群 攝
相傳這棵枯死的樹為秋瑾親手所植。胡應群 攝
秋瑾生前照片。
秋瑾一百多年前株洲置婚房 故居原有房屋148間
明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記者昨日從株洲有關方面獲悉,辛亥革命先驅鑒湖女俠秋瑾曾經在株洲生活過一段時間,這里還有她的故居遺址,但故居現狀堪憂。
株洲秋瑾婚房曾有房屋148間
秋瑾,字睿卿,號競雄,別署鑒湖女俠。生于清光緒元年(1875年),就義于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辛亥革命前夕,被譽為中國婦女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第一人。據有關史料記載,1896年,秋瑾與湘潭(今株洲市石峰區境內)富紳子弟王廷鈞結婚,婚后,秋瑾曾居住在位于株洲今石峰區清水塘街道大沖村的深宅大院,并在此生下一子一女。王家在大沖擁有農田120畝、山地280畝。株洲秋瑾故居是王廷鈞父親給秋瑾和王廷鈞置辦的婚房,是秋瑾所有故居中最大最豪華的,也是王和秋生前的唯一房產。
曾在石峰區荷花鄉政府工作的周海運,一直非常關注秋瑾故居的保護工作,曾多次為此奔走呼吁。據其介紹,秋瑾故居稱做“王家大屋”,又名“槐庭”,耗時3年建成。磚木結構,紅瓦灰墻,分三進,有大小房屋148間。秋瑾為革命奔走四方,期間4次回到此地居住,最長停留時間為4個月。記者昨日看到,經過一百多年歲月洗禮,故居當年的繁華已經黯然失色,只有幾堵殘破的墻壁訴說著這位巾幗女杰的滄桑。這里已經被出租給當地一家企業做廠房,廠房一側殘留著一堵六七米高的青磚墻,即為秋瑾故居遺留下來的,從中可以想見昔日大院的高大氣魄。廠房附近的地上雜草叢生,其中有不少古色古香的殘瓦、斷磚,應是“槐庭”的遺留物。廠房周圍的民居圍墻上砌有大而厚的青磚,石峰區旅游局有關人士介紹,這些青磚應該就是從秋瑾當年所住房屋上拆下來的。
所植玉蘭猶在市民盼修繕槐庭
在一塊被四面墻圍堵的空地上方,有一株枝干猶在但已經枯死的樹。石峰區委宣傳部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棵樹就是秋瑾親手所植的玉蘭樹。“樹種是秋瑾從日本帶回的,當時當地沒有玉蘭這個樹種。”秋瑾在“槐庭”居住時,喜歡騎馬上山,打拳舞刀,吟詩唱歌,還經常到農民家里去訪問,勸婦女放腳、讀書,爭取自己的解放。在“槐庭”中的歇涼亭,秋瑾寫了《喜雨漫賦》一詩:“淵龍酣睡誰驅起,飛向青天作怒波。四野農民皆歡樂,名亭直欲繼東坡。” (蘇東坡建有喜雨亭)。此時的她非常不滿現實,經常寫詩托物抒情,賦詩說:“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在大沖,她還寫下《杞人憂》一詩:“幽燕烽火幾時休,聞道中洋戰未收,膝室空懷憂國恨,誰將巾幗易兜鍪。”
據了解,以前有關部門曾派人到大沖村調查,意欲恢復“槐庭”原貌。但因資金缺口較大,該計劃最終未能實施。目前國內的幾處秋瑾故居中,紹興秋瑾故居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雙峰秋瑾故居被當地政府列為“不可移動文物”,湘潭秋瑾故居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面對株洲秋瑾故居的現狀,很多株洲市民深感痛惜。有株洲市民呼吁,希望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即將來臨之際,能夠修繕復建株洲秋瑾故居,以紀念這位以身許國的巾幗英雄。
新聞鏈接
秋瑾各地故居
紹興故居——位于浙江省紹興市城南塔山南麓和暢堂18號。青磚白墻,五進屋宇。門楣上“秋瑾故居”匾額系何香凝手書。少年時代,秋瑾在此習文練武。1906年歸國后,她在此從事革命活動。現辟為秋瑾史跡陳列室。1988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雙峰故居——位于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神沖街口。秋瑾婚后曾在此小居。老宅原來十分龐大,現只剩下兩座后來多次改造過的房子,室內布局與周邊民居無異。當年的舊墻僅殘存一角。2003年,雙峰縣政府將其列為“不可移動文物”。
湘潭故居——位于湘潭市十八總由義巷。原為秋瑾夫家開設的“義源當鋪”。曾有房屋數十間,青磚青瓦,兩層磚木結構。抗日戰爭時遭日機轟炸,大部分房屋被燒毀,僅留下兩間保存至今。為湘潭市文物保護單位。
(記者 李春璞 通訊員胡應群)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