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文人愛硯,武士愛劍,愛硯與愛劍卻在中華硯文化發展聯合會會長、北京聚硯齋主人劉紅軍身上完美地和諧統一。
一個偶然的機緣,喜愛書法的劉紅軍將軍對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十余年來,在軍旅生涯余暇,劉將軍實地調查、造訪專家,訪硯足跡踏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共計搜集到100多個硯種近500余方硯,可謂蔚為大觀。其品種之全可謂前無古人,一些很罕見的、少有人知的硯種,都被劉將軍找到了。收藏硯臺的目的是為了弘揚中華硯文化,于是,劉將軍聯系硯臺愛好者、收藏家、專家、制硯大師,在北京創立了“聚硯齋”,搭建起了一個集硯臺收藏、鑒賞、研究、交流、展覽于一體的綜合性、高品位硯文化交流平臺。
硯被中國古人稱為“石友”,是“一日相親,終身為伴”的愛物。“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在性情浪漫的古代文人眼中,山水是詩畫,自然即文章,而這都離不開案頭一方靜默的石硯。如今,硯雖然從案頭挪移到博古架上,但收藏者依舊不改對它的一片癡情。在“聚硯齋”里,每一方古意流轉的硯臺似乎都凝聚著文人墨客的情懷與理想,研磨著一段段動人的傳說。
“漢代崇尚力量,所以漢硯上多熊圖案。南北朝立佛,所以硯身多蓮花。唐硯的典型是雙足簸箕硯,宋硯的典型是抄手硯。到了明清,硯身的雕刻工藝就繁復了,但這時出現的隨形硯卻是文人很看重的。”看罷“聚硯齋”里數目驚人的藏硯,再經硯學專家吳笠谷先生的悉心解說,千年來硯的發展歷程就了然于心了。
中國的硯臺發展到隋、唐,出現了一個輝煌的時期。這是因為隋、唐時代,經濟、文化都很發達。尤其是唐王朝實施“以書取仕”的方針,更刺激了書法藝術的繁榮。唐代硯臺主要是泥陶硯、石硯和瓷硯,還有銅硯、鐵硯、漆硯、玉硯及秦磚漢瓦改制硯。澄泥硯是陶硯的一種,在唐代開始大量制作。同時,唐代制作的石硯,已經開始講究材質的細膩和石紋的美觀。紅絲硯在唐代有了較大地發展,端硯、歙硯也開始在唐代風靡。其主要硯式,一是圓形多足,俗稱辟雍硯。二是箕斗形硯。宋代是石硯發展的重要時期,石硯日益普及,人們對石硯的色彩紋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石硯造型也趨于多樣化。宋硯大多形制內斂、氣韻冷峻、風骨峭拔,文人氣息濃重,名貴石硯往往都鐫文于上,硯銘富有文采。到了明清,除了前代已有的著名硯材以外,還出現了水晶、漆砂、翡翠、象牙、犀角等觀賞硯。硯臺制作圖案相當豐富,工藝精良,紋飾不勝繁雜。同時,制硯石材的選擇也發生了重大轉變,由于紅絲石坑脈斷絕,被澄泥硯所代替,因此有了端硯、歙硯、洮河硯、澄泥硯四大名硯。
在“聚硯齋”里,幾方藏硯格外引人注目。松花硯為清宮專用品,向來為藏家所青睞。館藏清代乾隆松花石夔龍紋硯,呈不規則形,池邊浮雕夔龍紋,云龍相接,落款“乾隆御銘”,印“永寶用之”。此硯石色青碧,石質溫潤細潔,刷絲紋自然清晰,雕工細致,銘文落款為乾隆銘硯的標準字體,是乾隆時期宮廷造辦處制作的御硯,彌足珍貴。
另有清代螺鈿桃形硯,玲瓏可愛。硯身以一塊厚實的貝殼所制,琢成壽桃樣式。所配象牙硯盒做工也極為考究,硯與盒統一,內層描金,具雍容華貴之氣。硯背刻隸書“大清乾隆仿古”字樣。貝殼制硯頗為少有,象牙硯盒也不多見。而“子孫昌福”的漢瓦硯為漢代古瓦所制,硯面刻荷花、螃蟹紋樣,取荷、蟹的諧音,寓意“和諧”。硯背陽文“子孫昌福”四篆字。自清中期考據學興盛以來,取漢磚、漢瓦刻硯成為風尚,深受文人的喜愛,所以漢磚硯、漢瓦硯成為古硯收藏的一個重要門類。此硯原瓦文字與后刻圖式都寄托著古人企盼社會和諧、家族興旺的美好愿望,有其特有的文化內涵。明代“魚化龍”歙硯為歙石上品所制,硯身為一魚,龍頭魚尾。所謂魚化龍,出自“鯉魚跳龍門”這個典故,寄托著古代讀書人科舉得志的美好愿望。其他如漢三熊足圓石硯,是力量的象征,體現出大漢雄風;唐雙足箕形硯,其流線美是大唐盛世的反映;宋代抄手硯,線條洗練,典雅唯美;而展出的明清硯,更是多姿多彩,諸式紛呈,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接。
吳笠谷認為,硯文化從近代以來,日趨式微,當代復興硯文化、弘揚硯文化可謂路途漫漫,而“聚硯齋”無疑肩負著任重而道遠的責任。(孫樂琪)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