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王”張維良又被稱為“圣手簫王”。
現為中國音樂學院民樂系主任的著名笛簫演奏家張維良身上籠罩著許多光環。很多人稱張維良為“中國笛王”,還有很多人稱他為“圣手簫王”。1986年他灌制了中國第一張激光唱片《簫的世界》。他還是最早發起并實踐“新民樂”的音樂家之一,不僅引進西方元素到民樂中,還用現代作曲技法創作笛簫獨奏曲和協奏曲。
他多次與張藝謀、陳凱歌合作,擔任電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霸王別姬》等影片的獨奏。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大型團體表演《自然》配樂的作曲、配器以及整個開幕式全部文藝演出的簫笛演奏都是他一個人。
張維良的笛藝曾跟隨馮子存、趙松庭、王鐵錘等名家學習,可謂是一個集大成者。早年他改編的古曲《秋江夜泊》、《梅花三弄》等早已成為經典而廣泛流傳。現在張維良的作品正朝他想探索的方向發展,雖然他的作品聽上去很現代,但他說一磚一瓦都來源于中國文化。
文/本報記者 沈遠安
成就
將笛子音域拓寬至三個八度
在張維良看來,民樂來源于民間,曾很繁榮,但當下西洋音樂對民樂的沖擊很大。張維良創造性地在笛子演奏中運用了全音階及十二音序手法,將笛子的音域拓寬至三個八度。這種后現代手法也被張維良運用于簫的演奏上,讓聽慣傳統笛簫演奏的人聽覺上感到很新奇。
《廣州日報》:你雖然是一個演奏家,但也創作了大量的作品,你更愿意被人稱為演奏家還是作曲家?
張維良:笛簫的技術在不斷發展,演奏的時候要體現出來,而作曲要先了解文化背景,從自己喜歡的地方入手去發展它。雖然我創作了不少作品,但我還是覺得我不是一個作曲家,而是一個演奏家。
《廣州日報》:你覺得演奏時技術的重要性體現在哪里?經常有些人被人稱為快手。
張維良:快速演奏或者說順著音階來演奏,對很多人來說不難,但如果不是順著音階的話,有的人可能吹不下來。比如我的一些作品被指定為金鐘獎的比賽曲目,就有很復雜的技術,混雜、吐音、連音,對比伏度達到極致。但這些只是手段,最終演奏依靠的還是文化內涵。
《廣州日報》:笛子過去有南北流派之爭?你覺得現在還有新的流派產生嗎?
張維良:我自己沒有流派,我跟過四個大師學過。其實流派怎么形成的呢,是在過去特定背景下,比如交通和通訊不發達以及語言文化不同的環境下造成的。但現在是信息社會,資源共享。
創新
簫笛與西洋長笛和鋼琴對話
《廣州日報》:西洋長笛和中國笛子有什么不同?
張維良:其實在演奏上沒什么不同,主要是文化的不同,技術是一種手段,不是目的。比如用長笛和中國的笛子演奏《茉莉花》,演奏的音符是一樣的,但你聽到的味道不同。
《廣州日報》:和西洋長笛演奏家合作過?
張維良:有過很多次這樣的交流,比如有一次在巴黎舉行了一場“緣夢”的對話,我用笛子演奏中國的《春江花月夜》。對方用長笛演奏德彪西的印象派作品。
《廣州日報》:您曾在音樂會上和鋼琴對話。簫的音量非常小,竟然可以和鋼琴對手?
張維良:正因為簫的音量小,在中國民族樂器中也屬于小字輩,我才選擇它與西洋的“樂器之王”鋼琴合作,拓寬簫的表現形式。前些年曾與加拿大著名鋼琴家羅伯特合作,我們倆在舞臺上,人,是一中一洋;樂器,也是一中一洋;演奏的曲目中西合璧;音樂的理念也是中西結合,效果很不錯。
跨界
向張藝謀學習跨行業吸收
在影視界,張維良曾為多部影視作品配樂,像《菊豆》中使用了塤、《霸王別姬》更是整部電影音樂僅采用一種樂器,這在電影史上尚屬少見。隨著這些電影走向國際,中國的傳統音樂也被世人所知。但張維良說,現在民樂還沒真正走出去,洋人聽民樂有時只是獵奇而已。
《廣州日報》:和張藝謀合作這種方式對民樂的傳播作用大嗎?
張維良:張藝謀他們有很多觀念,確實是一個超人,通過合作我學到了對事業、創作的認真和不斷追求。任何行業是通的,比如電影的畫面講究意向,音樂也講意向。在合作中學到了跨行業吸收。不過笛子行業比較特殊,游戲規則不一樣。
《廣州日報》:現在很多民樂團也都以去金色大廳為目標,您怎么看?
張維良:去金色大廳是件好事,可以通過中國音樂傳遞中國人的思想,讓世界了解我們。但去了就真的震撼世界了嗎?洋人都來學笛子了嗎?沒有,所以我們要清醒,目前只是經濟強大了,他們才來關注中國文化。比如譚盾的音樂,其實是用國際的手段表現民樂,但洋人只是獵奇而已。
教育
別把民樂當手藝
《廣州日報》:你怎么看現在民樂的現狀?
張維良:民樂現在呈上升趨勢,這是一種進步。比如大連笛子培訓基地有3000多人學,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一個城市幾千人學一樣樂器很難得。原因就在于國家發展了,中國人對自己的文化有血脈親近感,傳統文化開始復興和回歸。
《廣州日報》:那民樂的問題在哪里?
張維良:問題不在社會,而是意識職業教育和演奏發展不夠,創新意識缺乏,守舊,另外作曲家沒有太多具有時代性的作品,也不夠精彩。女子十二樂坊剛出來的時候很新鮮,但缺乏文化底蘊,就解散了。
《廣州日報》:那具體到笛蕭的領域呢?
張維良:演奏家要包容,不論在風格、流派,還是年長、年少,大家都要團結。另外,要大力加強科學化訓練的教材。同時創作要繁榮,從事民樂的,作曲行業的都要在這一方面注入力量。
《廣州日報》:不斷有人慕名來找你學藝,你對這些人有什么建議?
張維良:我覺得盲目心理要抹掉,學民樂不要太盲目。不是把民樂當成是手藝來學。有些學生學成后可以去做一個園丁。現在民樂很缺乏規范性的教材,很有限。我9月份會出兩本笛簫的教材。
名家教堂
評彈麗調融入《花泣》
張維良對每個音符的長短快慢、輕重緩急的處理都十分準確嫻熟,吹技可謂爐火純青。
不過,在所有作品中,他最愛《花泣》,“那是我1991年寫的,雖然時隔20年,每天都聽。喜歡它的原因在于它有濃厚的中國文化色彩,也經過了20年的考驗。”
“《花泣》用林黛玉葬花的題材來寫,花落人亡。當初我父親去世,要寫一個作品,父親是我心中一朵花,沒有他的提攜我不可能走這條路,我是江蘇人,我就用蘇州評彈的一個麗調融入笛子中,這個素材比較深沉,試圖刻畫人的內心世界的心境。當然笛子氣息的把握和控制也很重要,另外要了解吳文化的背景,不過這首作品表面的技巧不難。”
知多D
漢代以前笛是豎吹的
說到笛簫的區別,大概還一般人只感性地以為一個橫吹,一個豎吹,這個認識有誤區。
歷史:張維良介紹,笛子的歷史最古老,已8000多年了,但那個時候是骨笛。距今約4000多年以前,開始用竹子制笛,《史記》上記載說:“黃帝使伶倫伐竹于昆豀、斬而作笛,吹作鳳鳴。”笛子在漢代以前多是豎吹的,到漢武帝時,張騫通西域傳入橫笛,最初稱“橫吹”。
簫,也叫洞簫,豎吹,漢代時被稱為“羌笛”,原為四川、甘肅一帶羌族人民的樂器,公元前1世紀時流傳到黃河流域。在漢代以前,橫吹豎吹的單管樂器統稱為笛或篴,到明朝為了與橫吹之笛區分開,才將豎吹的這種樂器稱作簫。
形狀:簫的形狀和笛子非常相像,一般用紫竹、黃枯竹或者白竹制作,管身比笛子稍長一點。
音樂:演奏技巧簫笛基本相同,但與笛相比,簫的音色更加悠古、深厚,其表現力也很豐富,可用于獨奏、重奏、合奏,以及一些地方戲曲的伴奏。簫的品類很多,常見的有紫竹洞簫、玉屏簫、九節簫等。
專家評價
樂迷心聲 記者手記
金鐵霖:他是當今最好的笛簫演奏家之一。
李西安(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張維良先生的《天幻簫音》為人們營造了一個具有魔幻般魅力的音樂世界。以新穎的創意和高超的演技,賦予古老的簫、笛以新的生機和活力,在一個高起點上,開了中國樂器New Age的先河。
樂迷心聲
人們常說“音樂是有魂的,它會攝住你的心。”第一次聽《花泣》就讓我無可救藥地喜歡上了它。它演奏方面以散板、運腔與緊打慢唱的技法相結合,使音樂富有強烈的感染力和表現力,極力刻畫了黛玉“花落人去”的心境。
張維良對笛子和簫的技巧把握是出神入化,他吹奏《綠洲》時節奏變化豐富,其中循環呼吸、雙吐和半音階都屬于難度較大的技巧。
《醉笛》通過音程大跳、兩極音型極端進行以及循環呼吸雙吐等高難度技巧,更是難上加難。
一次喝茶時,聽到張維良的《禪茶一味》這張專輯,讓我的心沉入寂靜!
《南韻》讓我喜歡上低音笛,以前都嫌笛子很吵,現在改變看法了。
記者手記
在張維良位于中國音樂學院的住所等候采訪他時,他正和幾個學生在探討音樂事項,客廳還坐著一對父女。這是位自身也是笛子演奏和教學的老師,慕名帶女兒專程從江蘇來北京請張維良指點,一直等了4個小時。文靜的女兒說希望學好笛子,然后考音樂學院、讀研,畢業做一名大學老師。她說做演奏家太難了。我讓張維良先接待這對久候的父女再進行采訪。在隔壁的房間,聽到女孩清脆婉轉的笛聲和張維良的講解,大約40分鐘后,這對父女帶著滿足離開了。
和張維良的聊天很愉快,整個談話過程中,覺得他是一個很有創造性的演奏家。在他看來,民樂一點都不老土,反而很現代。不過他也說,現在很多人把民樂當成了手藝,在誤導一些學民樂的人,這讓他有些擔憂。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
相關文章
網友評論
-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