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書大師袁闊成在上世紀80 年代是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名字,有“當世柳敬亭”之稱。如今,80 歲的他依然身體健康、思維敏捷、語言犀利。他批評如今一些亂抓現掛逗樂子的做法,說:“藝術要有格”。
評書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時期,也有人認為,現代評書源于江南評話,由明末清初江南說書藝人柳敬亭傳入北京,再向天津、遼寧等地拓展。民國是評書中興的時期,新中國成立后,評書也得到了發展。尤其是廣播和收音機的普及,給評書極大的生存空間。在很多人的記憶中,一家人的晚飯時間都是在聽袁闊成的評書《三國演義》中度過的。
“第八代”評書藝人袁闊成在上世紀80 年代播講的《三國演義》,已經成為北方評書的一座高峰。在榮獲中國曲協頒發的“終身成就獎”之后,如今年已八旬的袁老雄心依舊,為傳承發揚古老的評書藝術而用心用力。
袁闊成是北京人,1929 年出生于天津。伯父袁杰亭、袁杰英和父親袁杰武號稱“袁氏三杰”,以擅說《五女七貞》而著名。袁闊成自幼隨父習藝,后拜金杰立為師,并得到陳士和的指點。
14 歲登臺,長期在唐山、天津、哈爾濱、營口、北京等地獻藝,18 歲即以短打書《十二金錢鏢》、《施公案》享名。就傳統書來說,袁闊成功底扎實,各體皆能。除《三國》這樣的講史袍帶書之外,他的公案書《彭公案》、短打書《水泊梁山》、神怪書《封神演義》等都膾炙人口,百聽不厭。
而說到新中國成立后的“新書”即革命題材書,袁闊成更有開拓之功?!都t巖》、《赤膽忠心》、《暴風驟雨》和《林海雪原》等一系列新書,成為幾代人的精神享受。在藝術表現上,袁闊成率先撤掉桌案全身表演,借鑒話劇、電視、音樂等多種藝術,豐富了評書的表現力,為探索古老的評書藝術在現代生活中的道路作出了可貴實踐。
找到袁闊成先生頗費了一番工夫。天津電視臺的關永超是評書門里人,現今最優秀的中青年評書家之一,他為我們牽上了袁先生女兒的線。
在中央電視臺附近的一家酒店等候袁先生時,記者一直在用耳機欣賞他的《封神演義》,袁先生一路娓娓道來,令人不時莞爾,就在這時,他出現在記者面前,戴著茶色眼鏡,衣著簡樸,腳穿布鞋,整個人給人感覺十分干凈利落??烊丝煺Z用在他身上再恰當不過,他的語速比一般人稍快半拍,反應快、發音準,幽默風趣,就像在說評書一樣。
B= 《外灘畫報》
Y= 袁闊成
B:感謝袁先生這么辛苦來接受我們的采訪。
Y:謝謝!我這剛從中央電視臺趕過來。“大風車兒童互動評書”我是顧問,排節目呢。幾個本子都在我這里。我說上海的朋友來了,遠道而來,一定得去歡迎一番。
B:看您身體挺好,喜歡評書的朋友一定都會為您高興。
Y:身體其實一般,年紀大了,不像年輕時候了,一到10 點就這樣了(作低頭嗜睡狀)。以前不這樣,得叫人趕:袁先生,該走了該走了!我說急什么呀,不才夜里兩點嘛!
B:許多喜愛評書的朋友都和我一樣關心您的傳記問題。像您這樣門里出身的老藝術家,說出來的東西,肯定會對理解評書大有幫助?,F在做到什么階段了呢?
Y:還沒寫出來。這都是耿瑛先生的好意。他熱心腸,古道熱腸,想請兩個遼寧大學的研究生幫著寫寫??晌矣X得浮皮了草的東西不能說明問題。
B:是啊,現在一些關于評書的書好像對評書本身探討得不夠深入。
Y:評書是“說書”啊。這“書”了得嗎?有學者說,書即世界,世界即書。現在我們的國家領導人都提倡看書。這書里頭有多少學問,多少哲理??!這說書不止是個熱鬧。把評書歸到曲藝里面,我就有點兒自己的看法。有人說老爺子怎么回事,老想把評書往高雅里靠,其實它就是個民俗的東西。我不這么看,因為這里頭還有個“雅俗共賞”的問題呢。
B:聽書也不能只圖個熱鬧,評書也有挺重要的功用。
Y:是啊。比如說,評書的“雜言傳播”就功不可沒。什么“將上堂聲必揚”,“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等等,涵蓋了仁義禮智信的方方面面。從前哪有那么多學校???北大清華能有幾所?現在有學者在電視上講《三字經》,大伙才覺得這書這么玄妙。從前的說書先生可沒少講這些。說書不是逗樂子的事情。前天牟森導演還跟我說這事兒呢。評書是嚴肅的藝術。
B:現在大家聽書,好像有些毛躁,不大靜下來往深里聽。
Y:有句老話說得好:“走馬觀花,坐穩聽書?!爆F在大家太忙了,事兒太多,誰還能坐住好好聽回書?您看現在大伙兒看演出,歌星在臺上唱,下邊那些熒光棒搖啊搖。您說《灞橋挑袍》行嗎?“這關羽啊—”,怎么怎么的,說著說著就給這些棒晃暈了,坐臺上了您。這事值得好好探討。
B:現在人們聽書要聽熱鬧,跟聽相聲似的。
Y:想多聽點兒逗樂子的。殊不知,(有趣的事)出自情節、人物、人物與人物的對話。比如說到古代的兩個官員開玩笑。尚書和侍郎兩人并肩走著,突然有條狗從他們面前跑過。尚書想拿侍郎的職務開個玩笑,用手一指狗,問侍郎:“是狼(侍郎)是犬?”侍郎知道上級想找自己的便宜,他既不能發火,還想回敬一句,不能干吃啞巴虧,趕忙拱手回答:“回大人,據下官所知,狗尾巴上豎(尚書)!”尚書一聽,好嘛,給我踹回來啦!
笑自情節出。比如我說《三國》里的劉備招親,劉備與趙云有段對話:“四弟,你看我這個樣子,五十啦,人家郡主孫尚香是位妙齡少女,能看得上我嗎?簡直是瞎鬧!”子龍趕忙安慰:“主公,您也別太悲觀了。您一天到晚忙于國事,又不愛修邊幅。常言道人是衣帽馬是鞍,遠逛衣裳近逛人。您洗個澡,泡泡腳,立刻年輕十歲,也就四十多歲!您再剪剪頭,刮刮臉,也就三十多歲。您再換上幾件新衣服,飭飭,說您二十都有人信。您……”劉備說:“你出去!再呆會兒,你快把我說沒了!”這上面兩段就是笑在情節人物中的。
B:現在說書人有的亂說笑料,可能是為了市場,吸引觀眾。
Y:市場是要注意,它是第一位的。說書的也要生活。不過我覺得有必要區分藝術和迎合。人有人格,這藝術也有格。弄一吉他,頭上纏塊布,上去嘣嘣嘣,吉他評書,給兩萬塊錢。這怎么弄??!我想說什么,我要說什么,要弄清楚。我決不是唯我獨尊。從來我都認為師承各異,不能完全一致,評書藝術才能豐富。誰說的話也不是《圣經》,都正確?!罢f透人情方是書?!钡遣荒芾鲜莵y抓現掛,老逗樂子。當然評書不能教訓人。觀眾來聽書是要得到藝術的享受。說書可以說要“寓教于樂”。我們演員說書,見著觀眾是很快樂的事情,像和老朋友一樣,就講一段故事。但這“樂”里有雅俗,大不一樣。
B:袁老,您是門里出身,18 歲就成名,家傳的傳統書比如《五女七貞》等非常有名。可您說了很多新書,甚至像《福爾摩斯探案》這樣的外國書。我覺得這舊書與新書的關系很值得注意。這也是您自己的選擇嗎?
Y:1949 年解放軍剛入關的時候,我就在山海關給戰士們說書(有些激動,助手提醒他不要激動)。說了快60 年新書?。≌f新書的時候,你學的那些師承的東西,許多都用不上了,你得重新自己研究。這樣來講新書比舊書可要難說了,它要看你的真正的功力。任何藝術都要緊扣時代的脈搏,不然就要被淘汰。這個值得好好地寫寫。我一直想找些學者,好好地談談這問題。
B:我看過資料,您還說過柳青的小說《創業史》。為了說好這樣的書,您還在農村體驗生活,下了很多工夫。
Y:當時還有笑話呢。我們說評書講究“扣子”,就是懸念?!安恢荷鷮毜诙炷芊褓I來稻種—”,醒木一摔,“咱們明天再說!”第二天一人沒來。
B:您還說過浩然的《艷陽天》,現在不大聽得到了。當時您怎么想到說這些書的呢?
Y:說到《艷陽天》,我訪浩然那會兒,他才30 多歲。我說的成功與失敗,其中的甘苦,只有我一個人知道。這些小說用評書來說,當時是個空白。有人說這不是評書料。我覺得為什么不能說呢,傳統的東西不就能說嗎?我不是說自己是開拓者,但是我趟出了一條路子。評書一定要緊扣時代脈搏,這決不是取寵。我有時候看電視,看到許多的英雄人物,感人的事跡,我就想把它用評書藝術說出來。為什么大家不多說呢?我是年紀大了。要是年輕時候,我馬上就研究研究說出來。
B:您一點兒也不守舊!為了說書,聽說您對許多藝術門類都很注意。
Y:評書是門綜合性藝術。比如說,我就很喜歡聽交響樂。說到交響樂還有個笑話。以前有個軍代表聽交響樂,說那聽什么啊,指揮站那兒,背對觀眾,連個臉兒也不給!去年有個學生送給我票,我連聽了一年的交響樂,大過其癮。沒人送票,我自己買票也去聽。為什么?因為跟評書有關系。很多人不知道,這外面的馬蹄聲對貝多芬創作交響樂的影響。比如說休止符。就像說《灞橋挑袍》,曹操對手下眾將說:“你們啊,都得很好地—(一頓)向云長學?。 边@就是休止符,跟交響樂學的。這里頭關系大了。
B:我還有個疑問,您造詣這么高,好像沒有一個正式弟子,為什么?
Y:(激動)遺憾就在這兒!所以我一直認為我不是個成功者。沒有說服力了!為什么許多人學不了?太困難了。以后我真想好好跟你談談,說說我的苦衷。
B:但是有很多著名的評書藝術家,比如單田芳、田連元等人都曾跟您探討過評書藝術的發展問題。聽說您指點過的學生也很多,現在他們都活躍在各自的崗位上,雖然沒有都說評書,但是在其他崗位上干得都很出色,這大概跟學書做人有很大的關系吧。
Y:學生們不說書,但我們關系都很好。他們跟我學,我對他們說,做人要誠實,不要想那斜的歪的;做哪一行,都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他們都沒忘了我,挺好的。我把學生當“友生”,當朋友處,這樣影響學生。做人跟說書一樣,都首先要端正心態。心得放在書上。人家開什么車換什么房,跟你沒關系。現在沒有,只能說你沒到時候,著急什么呢?
現在我得去盯班啦!咱們改天找時間再聊吧!
文/陸彥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
相關文章
網友評論
-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