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年前,起源于黃河中下游一帶的龍山文化(又名黑陶文化),曾創(chuàng)造過燦爛的文明。1928年,考古界在邯鄲館陶附近發(fā)現(xiàn)了這種黑陶窯址,沉埋四千年的文明重見天日。黑陶以其“黑如漆、亮如鏡、薄如紙、硬如瓷”的特殊氣質,令人嘆為觀止。古典的陶山文化能否在當代重煥異彩,倍受世人關注。然而,黑陶工藝已經失傳四千多年,其生產材料、制作工藝、燒制技術等,歷史上都沒有記載,古老的黑陶文化留給世人的只有不盡的追思與夢想。
時隔多年,衛(wèi)水河畔的一個農家子弟,胸懷一腔熱血,踏遍百里河堤,歷經千辛萬苦。20年的苦苦探索,他不但把手中的黃沙再現(xiàn)為墨黑閃亮的黑陶精靈,延續(xù)了塵封千年的黑陶文化,而且把黑陶文化所隱藏凝結的歷史精華與現(xiàn)代工藝相結合,將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原始質樸的泥土升華,使古老的黑陶文化得以發(fā)揚光大。他就是館陶思月陶藝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思月。
衛(wèi)水河畔陶魂縈繞
館陶古稱“陶山”,來源于“陶山者,山如陶,陶成山也。”據(jù)史料記載,館陶縣衛(wèi)河邊上的毛圈、劉圈、東廠一帶有72座皇窯,北京紫禁城墻的皇城磚即產于此地。令人遺憾的是埋藏在地下的黑陶卻在歲月的流逝中塵封,在歷史的年輪中消失了四千年。1987年,一處新窯建成,1988年5月,第一窯達標的黑陶終于成功燒制,使得人們在現(xiàn)實中有機會去欣賞黑陶藝術、品味古老的黑陶文化創(chuàng)造的斷代文明。
李思月從小心靈手巧,受家庭的影響,對美術有著特殊的執(zhí)著與愛好。由于歷史原因,他報考美術學院的夢想未能實現(xiàn)。1974年,高中畢業(yè)的他到建筑公司當了一名工人,由于勤奮上進,不久廠領導就安排他抓生產、管技術。一次偶然的機會,縣里文化館組織了美術培訓班,酷愛美術的他到縣文化館學習了一年的美術。正是這一年,為李思月日后走上他的黑陶之路創(chuàng)造了一定的藝術基礎,也結識了日后給予他巨大支持和指導的中國藝術研究院的教授們。
在學習期間,老師講起了有關皇城磚、黑陶在館陶的歷史,講起了出土文物中發(fā)現(xiàn)的多種殘缺不全的陶藝品,激發(fā)起了他心里無數(shù)的遐想。1980年,他以1000元借款起家,創(chuàng)建了為民建材廠。幾年間,依靠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勤勞拼搏,他積累了一定的資金。但經濟上富裕的他并沒有停止追逐年少時的夢想,李思月憧憬著黑陶文化重現(xiàn)于世的神奇景觀。
黑陶已失傳四千多年,生產材料、制作工藝、燒制技術等都沒有記載。當他把重現(xiàn)館陶黑陶文化的想法告訴家里時,卻沒有得到一個人的同意。面對各方面的壓力,他沒改變初衷,終于說服了家人。
沿著傳說中的衛(wèi)河沿岸遺址,李思月開始了艱難的挖掘、采樣之旅。他背起采集到的一百多種土樣,到處拜師求教;帶著采集的陶片和皇城磚到北京進行鑒定;拜訪眾多民間藝人和專家,詢問這些土料制陶的可能。一年多過去了,他終于從一位老藝人口中得知衛(wèi)河沉積多年的紅膠泥就是制造陶器的上好原料,他當時激動地跳了起來。
坎坷踏平風雨無阻
對于制陶,李思月深知僅僅尋找到制陶的材料還遠遠不夠,黑陶藝術那堅硬的質地、富有特色的造型和紋飾,以及選料、澄泥、糅合、制坯、雕花、烘干、燒制等十幾道工序后,隱藏的是豐富的歷史所凝結而成的文化精華。1987年,李思月開始籌備辦廠。他跑到北京向教授請教;千方百計地搜集購買黑陶相關的大量書籍;籌辦廠房廠地。
第一窯黑陶燒出來了,但因成色達不到標準而全部報廢;又一窯黑陶燒了出來,經鑒定品質還是達不到標準。幾次折騰,他苦心經營所賺到的積蓄幾乎全部賠光了。此時,部分有技術的職工也紛紛離開。看著瀕臨倒閉的公司和親人失望的眼神,李思月心酸得想落淚。這個堅強的漢子大病了一場,他在床上一躺就是四五天,冥思苦想后,他毅然拿起燒制的黑陶樣型,踏上了到北京的火車。
在途中,累了睡在候車室;餓了就著自來水吃幾口干糧。當他風塵仆仆地出現(xiàn)在享譽海內外的漆畫家喬十光面前時,喬教授看著他疲憊的身體,感動地說:“搞藝術不容易,文化創(chuàng)業(yè)更難,你能歷經磨難而不放棄,憑你這種精神,我全力支持你。”
返鄉(xiāng)后,李思月一方面加強技術攻關,一方面成立黑陶藝術學校,聘請知名專家教授講學指導。天道酬勤,1988年5月,第一窯達標的黑陶終于燒制成功。凝望著傾注著自己全部心血的烏黑閃亮的黑陶,這個堅強的漢子,竟然如孩子般嗚嗚地哭了。
汗水生金黑陶凝魂
伴隨專業(yè)技術和制造設施水平的提高,衛(wèi)水河畔黃沙層下粘稠的紅膠泥在火焰的擁抱中變成了一件件美輪美奐的藝術品。李思月手中的黑陶以其特有的質地、柔和含蓄的光澤和古樸典雅的藝術風格,盡顯東方文化的魅力。可新的困難接踵而來,黑陶古樸典雅,是文化和修養(yǎng)的象征,是上乘的藝術品,而不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
在上世紀80年代,生活并不是很富裕的人們對黑陶還很陌生,公司又面臨缺少宣傳資金和銷售人員的難題,產品銷路并不理想。李思月開始以館陶為中心,逐步建立起黑陶的市場網絡。他對員工說:“產品要想打開銷路,企業(yè)要想生存下去,只有依靠咱們自己闖市場!”通過幾年的培養(yǎng),造就了一批高素質的市場銷售人才,相繼在邯鄲、長沙、廣州、南京、沈陽、煙臺、丹東等地建立了市場營銷網絡。
1990年,為節(jié)省費用,李思月同員工用木棍抬著兩大箱黑陶來到軍事博物館陶瓷博覽會。在富麗堂皇的展銷大廳里,西裝革履的參展人員當中只有他衣著寒酸。當箱子打開時,人們被箱子當中烏黑閃亮的藝術品驚呆了。整個展廳沸騰了,黑陶得到了客商的青睞與認可,同時也引起中央電視臺記者的注意。1992年3月,中央電視臺一套拍攝了《陶山黑陶》予以報道。從此,陶山黑陶一舉成名。
在1997年香港回歸之際,公司特制了99公分高的“回歸龍瓶”,送抵中南海。
為了將黑陶藝術發(fā)揚光大,李思月多次到藝術權威部門,向專家請教有關陶瓷方面的技術和理論。
李思月說,“創(chuàng)業(yè)難,文化創(chuàng)業(yè)更艱辛。”歷經了20年的苦苦探索,嘗盡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其中滋味只能自己細細體會。火焰中,“陶山黑陶”終于重放異彩,蘊涵著濃郁的古典文化色彩,蘊涵著古老又時尚的東方文化氣息,它走出了國門,走進東南亞和歐美幾十個國家和地區(qū),登上了高雅又神秘的藝術殿堂。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