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于絹或紙上,這種畫種被稱為“中國畫”,簡稱“國畫”。許多少數民族也擅長國畫,而且不乏名家。
??? 水墨是中國的語言,它既說出中國的文化,也見證中國的精神。不了解中國人的感情和心事,不領會中國文化的精髓,水墨就只是物質,不能成為創造心靈世界的材料,更不能成為人生的寫照。中國文人歷來是重視立心的,心氣和心力,也一直是寫作、繪畫的根底,故中國藝術不向外求娛樂,而向內求德性修養,最終冀望于人生即藝術,把藝術和人生,看作是一個不能分割的整體。
藝術如何和人生相通?簡單地說,就是藝術和人生共享一個生命世界。中國以農立國,即便普通一人,也知道視自然、天地為大生命,而個人的生命則寄存于這個大生命之中,生命和生命相呼應之后而有的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即成為最好的中國藝術。
因此,中國藝術從生命出發,它重在創造世界,而非模仿世界。中國畫尤其如此。山水、人物要入畫,不在模其貌,而在傳其神。神從何來?必定是畫家對自己所畫之物多方觀察、心領神會之后,才能由物而摹寫出自己的性情,由筆墨而創造出一個全新的意境。不理解這一點,你就不明白,何以中國人讀一首詩、看一幅畫,總是要去探究作者是誰,甚至他的身世、家境,都在考察之列,其目的就是要通過其人,先知其心,再見其筆法之巧。有心之人,才能以其心感他心,以其心狀景物,技巧反而是其次的了。知其心,也就必定知其為何喜、為何悲、為何怨,以心來覺悟這個世界,世界就活了。
中國畫的處境一度低迷,就在于很多畫家一味工其技,而筆下卻無造心、造境之能力,畫面多逸氣,難見心被物感之后那種生命和性情的抒發。也有人把中國畫的前途定義為變革,不少人更以暴烈的方式顛覆傳統的作法,試圖開出一個新境界,但最終也因流于就事論事未能觸及藝術的根本。
心無深趣,技法何用?說到技法,中國畫家在骨子里還脫不開寫實還是寫意的糾纏。以前畫山就是山,重在寫實,現在也有人畫山故意不像山,名為寫意,其實,這些都是對中國畫的一種膚淺理解。在一個把藝術看作人生,也把人生看作藝術的國度,寫實和寫意的背后,關鍵的是要站立著一個人。有人,才有人生,有人生,才有藝術——這是貫通中國畫和中國文化之間最為核心的一條精神線索。何以一些人的畫布上總是一片死寂?何以同一片山水在不同人的筆下境界全然不同?技法的差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畫的背后所站立的那個人究竟如何。有些畫家,寫物就只見其物,人隱匿了,或者即便有人,也無獨特的境,畫面還是了無生趣。我讀王維的詩,看似都在寫物,可他寫的物里有“我”存在,物就因“我”而活;杜甫的詩看起來都在寫“我”,可他寫的“我”里有物作為證據,物我互證,才最終成就杜詩的大世界。
中國畫也是強調物我互證的。物中有我,我成了物的境,這個獨特的我,就是一幅畫的新意之所在。物我互證的最高境界是有無相生。可今天的中國畫,實在是有多無少。多數的畫,有物,有太多的物,那些山水、花鳥、人物,都栩栩如生,于是,畫家就陶醉于這個有,可它的背后,無人,無心,無境,或者說,他的畫背后那個人,換誰進來都可以,那個境,也是普通的境。有不過是世界的實相,無才是觀察世界的角度。而真正的藝術,其實是關于無的寓言。
創造一個實有的世界很容易,創造一個無則很難。水墨本是介于有與無之間的一種語言,在世界里見到有,在心里創造無,此即為中國畫之境界,所謂筆墨從一個人的胸襟里來,說到也正是這種有無相生的藝術常道。只是,今天還有幾人在信守這一藝術的常道呢?(謝有順)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