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學術界普遍認為,漢文化是多元匯聚形成的。其中,主源流是中原文化。關中平原和黃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原文化的發祥地。很早以前,這里就有古人類居住,生活在距今75萬年以前的藍田(陜西)猿人以及距今70萬年—20萬年以前的北京猿人,還有稍后的大荔(陜西)人、許家窯(山西)人、山頂洞(北京)人等人類化石的出土,證明了這一點。考古學家認為,這些人骨化石各在不同部位和不同程度上具有顴骨突出、鼻子較寬、有下頜圓枕、門齒鏟形等現代蒙古人種特征。說明存在土著文化連續獨立發展的可能性。
新石器時代,距今約7000年前黃河中游的裴李崗(河南)文化、磁山(河北)文化、大地灣(甘肅)文化和李家村(陜西)文化,是目前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存,從這里已顯示出中原農耕文化的曙光。
仰韶文化是繼裴李崗文化、磁山文化、大地灣文化和李家村文化之后,黃河中游的主要文化遺存。其地理分布以關中晉南豫西冀南為中心,北至內蒙古南部,東達豫東,南至鄂西北、西至甘青交界。仰韶文化遺址發現粟、稷、稻谷、菜籽等農作物遺跡。顯示其農耕為主的經濟類型。出土農具有石斧、石鋤、石刀、石鏟,加工糧食有石磨、石磨棒、杵石等。西安半坡、臨潼姜寨和寶雞北首嶺大規模聚落遺址的發掘,呈現出農業經濟相對發達、定居生活相對穩固的社會生活圖景。
約與仰韶文化同時,在黃河下游有從本地區北辛文化發展而來的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在山東省泰山周圍地區和蘇北的部分地區,并發展到皖北、豫東和遼東半島。此期生產力的進步表現在石器穿孔技術的發明。陶質以夾紅陶和泥質紅陶為主,還燒制灰陶、黑陶和灰白陶器。器形以三足觚形器、鏤孔豆、釜形鼎等最具有特色。
繼仰韶文化和汶口文化之后興起的龍山文化,地域分布更加遼闊。先后以省區命名的龍山文化有:山東龍山文化(或典型龍山文化)、廟底溝二期文化(豫西)、河南龍山文化(后崗二期文化)、陜西龍山文化(客省莊二期文化)、龍山文化陶寺類型(山西)、湖北龍山文化(青龍泉三期文化)。有的考古學家認為,甘肅齊家文化也應屬于龍山文化的變體。
龍山文化遺址散布在西起甘肅青海、東到遼江半島南部的廣袤地區。各地區龍山文化都有磨制精致的石制農具出土。除石斧、石錛、石鑿、石鏟、蚌鏟、骨鏟外,還出現了長方形的半月形的雙石刀以及石鐮蚌鐮。個別遺址中發現了小型銅制工具。陶器制作更加精美,普遍采用輪制技術,出現了陶質細膩,胎壁薄如蛋殼、黑色光亮的陶器。代表性器形有鼎、甕、罐、鬲、尊、豆、杯、盆、盤、碗等。這些器形在后來商、周青銅器中都能找到,說明彼此間的文化繼承關系,也說明中原青銅文明是植根于本土,發育長成起來的。
目前的考古發掘成果表明,在龍山文化層位之上的青銅文化有:山東岳石文化、河南二里頭先商文化遺存(夏文化)、商文化、周文化。這些青銅文化凝聚形成漢文化的主流。
此外,新石器時代,在長江流域發生與發展的河姆渡(浙江余姚)文化、馬家浜(浙江嘉興)文化、良渚(浙江杭州)文化、山背(江西修水)文化、屈家嶺(湖北京山)文化、大溪(四川巫山)文化,以及在嶺南發生與發展的石峽(廣東馬壩)文化、曇石山(福建閩侯)文化、西樵山(廣東南海)文化等。其中多數是以種植水稻為主要經濟的農耕文化遺存。
從這些新石器時代的文化中發育出來的青銅文化,如潮熟文化、越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等,在秦漢時代都匯入漢文化之中,成為漢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