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级毛片免费在线播放/日韩欧美色视频在线观看/两个人看的www中文字幕

首頁 人物作家

畢飛宇:文學的種子會生根

2013-01-28 14:55:18 作者:陽化杰 來源: 瀏覽次數:0 網友評論 0

畢飛宇:文學的種子會生根

對很多人來說,畢飛宇的名字,可能不是那么耳熟能詳,但若說起由張藝謀導演的電影《搖啊搖,搖到外婆橋》以及由徐帆主演的電視連續劇《青衣》,無論是《搖啊搖,搖到外婆橋》中的“歌舞皇后”小金寶,還是《青衣》中“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筱艷秋,應該都不陌生。這些大銀幕、小熒屏上的生動鮮活的人物,都是出自這位被譽為“寫女性心理最好的男作家”畢飛宇的筆下。

繼2005年推出首部長篇小說 《平原》之后,畢飛宇的第二部長篇、《推拿》將筆鋒首度轉向了盲人群體,描繪了一群盲人推拿師的獨特生活。這部小說在去年獲得了第八屆茅盾文學獎。近日,畢飛宇入選星尚大典“星尚文學先鋒人物”,并來到上海領取了屬于他的這份榮譽,在做客星尚頻道《今晚我們讀書》。節目后,畢飛宇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和我們分享了小說《推拿》背后的精彩故事。

黑暗里的“亮”色

這或許是畢飛宇寫作生涯迄今為止,最有“溫度”、“亮色”的一部作品,盡管封面上寫著“一個從未在陽光下呈獻過的故事”,封面主體是黑色,而主角也是生活在黑暗之中的一群盲人——這就是獲得了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的《推拿》。雖然外界對于《推拿》結構褒貶不一,但是畢飛宇卻認為,這是他所有作品中結構最好的一部,“盲人的生活有著強烈的特點,就是‘瑣碎’,如果把整個內容串成一條線,我找來找去找到了一個 ‘性格’,那就是書中的‘王大夫’。書里面沒有主角,雖然對于小說來說,這可能是一個大忌,但是我想要的就是這樣的平等。 ”

《推拿》自2008年問世至今,尤其是在獲得茅盾文學獎之后,不少人都會問畢飛宇同樣一個問題:你是在哪里體驗的生活,如此貼近一個“黑暗的世界”?畢飛宇笑言:“體驗生活這個詞用在我身上很可笑,好像一個寫書的人必須體驗生活才能寫。其實我想告訴大家,一個小說家體驗生活是沒用的,一個小說家,他的力量來自于日常生活。”他坦言,自己跟盲人之間構成的關系,并不是他去尋找、窺視、打量、挖掘的。“我大學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校當老師,這所學校是專門培養殘疾人學校的師資力量的。等我到了推拿房,與他們交流,他們說‘我們知道你,我們的哪個老師是你的學生’。”這是畢飛宇與盲人推拿師之間的淵源,“我們構成了一個日常的關系。雖然我帶的學生中沒有盲人,但是身為老師,我有一個重要工作要做,就是要帶著學生去見習,所以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我就開始和盲人打交道”。

創作《推拿》的動機也是源于和盲人推拿師交往中的一件小事。 “一位盲人按摩師請我吃宵夜,我先下樓去等他,當時外面的路燈壞了,我本能地要扶著樓梯下去,但是看到下面無邊的漆黑,我發現自己的腳就是踩不下去,這時候那位按摩師的女朋友 (同樣是盲人)走到我身邊,帶著我走,一下子就到了地面上,她說‘畢老師,這次你可不如我了’。 ”回憶那時的場景,畢飛宇說:“那個剎那,第一扇門被打開了,也是最重要的一扇門,我想寫這個群體。 ”

好小說是“等”來的

在畢飛宇以往作品中,多以女性為主角來展開情節,如《青衣》中的青衣演員筱艷秋,《玉米》中的玉米、玉秧、玉秀三姐妹,畢飛宇也因此被評論界譽為 “寫女性心理最好的男作家”。然而,畢飛宇卻并不認為女性題材能夠概括自己的寫作生涯,而《推拿》也并不意味著“轉型”到盲人題材成為終點。 “前些年‘讀’的是女性,而《推拿》‘讀’的是盲人。我寫作的動機,永遠是‘人’。人、人性、內心、處境、關系、命運等等是我最感興趣的幾個命題。抽象的人是不存在的,總得有年齡和性格,所以這次的《推拿》以盲人為切入點,來刻畫一個具象的人。 ”

雖然從上世紀80年代起開始和盲人打交道,但畢飛宇創作《推拿》并非有意為之。“最早我并沒有想寫這部小說,當時只是想把這個題材推薦給一位法國導演拍攝紀錄片。”那時正好他的肩膀扭傷,需要接受推拿治療,“不是為了寫小說而去做推拿。如果是那樣,我就是懷著文學目的去的,是一種體驗生活,而我是去治療肩膀的,是一種生活目的。文學目的是很可疑的,但是生活目的是很珍貴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對他們有了一點一滴的了解”。畢飛宇和盲人推拿師們非常熟悉,“熟悉到我有‘兒子’、有‘女兒’、有‘女婿’、有‘兄弟’,我去了之后,他們對我的稱呼很古怪,畢老師、爸爸、大哥……叫什么的都有”。盡管和盲人推拿師“關系特別好”,但畢飛宇說,書中寫到的場景,并非自己的真實經歷。 “小說一定是虛構的,我永遠不會用寫新聞的方法去寫小說。書中寫到的推拿場景,并不是真實的。同樣,小說的本質是虛構,而來源是想象和理解,即使我不寫小說,我也會坐在那兒天馬行空地想象。作家不缺乏想象的時候,寫作的訣竅其實是‘等’。冰心老人曾對鐵凝說過,好的婚姻和愛情不是‘找’來的,而是‘等’來的。好的小說,也是等來的。 ”

相信文學的生命力

《推拿》,讓他登上了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的領獎臺,對于這次入選 “星尚文學先鋒人物”,他同樣重視,親自來上海領獎。問他如何看待這個與時尚甚至是娛樂更沾邊的獎項,畢飛宇笑言:“一個跟文化相關的獎,無論是什么獎,沒有詩人和小說家出席,都是不可以的。有了詩人和小說家的聲音,也和上海兼容并包的大舞臺相匹配。 ”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獎項就是一切。 “現在的光環都是不實之辭。作為小說家,如果哪天意識到自己有光環,那么小說家的身份也就徹底‘完蛋’了。小說家最大的生命力,便來源于其普通人的身份。頭上有光環,腳下就沒地。 ”

眼見年輕的孩子們為了明星的一舉一動而歡呼雀躍,畢飛宇對于“人氣”則看得很淡。讓他擔憂的,是國人不愿讀書、不愛讀書。“這個社會就是這樣。孩子們看了我們的書,永遠不會尖叫。小說家對于人生有比較深刻的了解,因此應該給任何人以成長的空間和機會。說起成長,很多人都容易誤解,總覺得是孩子的事情。但其實直到九十歲,我們都應該對自己的內心提出要求,那就是成長。在我看來,不愛讀書并不是因為追星或者媒體的誘導,真正阻礙國人讀書的,是教育體制和升學模式的問題。我曾經在愛荷華大學演講,臺下幾乎沒有中國人,中國孩子表示‘沒興趣’,但外國孩子卻很喜歡。教育資源匱乏、惡性競爭砍了第二刀,而飛速發展的時代是第三個原因。高速發展的同時也付出著巨大的代價。慢下來,時代才能夠積淀。 ”

與光環、人氣相比,畢飛宇更希望自己的作品擁有生命力。他說:“我是一個自負的小說家,而這種自負來源于對作品生命力的相信。去年三月,我獲得亞洲文學獎時,有記者問我最大的喜悅是什么,我的答案是‘十年前的作品到現在還活著’。李白之所以那么了不起,因為所有孩子在學說話的時候父母都會教‘床前明月光’。只要漢語在,李白就在。就算是沒有文化的母親,也會教孩子‘床前明月光’——活著的文學,力量之大是很恐怖的。 ”

不過,畢飛宇卻并不希望任何一個孩子去寫小說。“我不鼓勵孩子們去寫小說。一個民族在一百年里有十個作家誕生就夠了,并不需要那么多作家。此外,文學創作不僅沒有光環激勵,且不能養家糊口,寫小說并不好玩。我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我堅信一點:文學的種子會在某些人心中堅定生根,無論外界環境怎樣。 ”問畢飛宇是否自認是當下一百年里的“十分之一”?他自嘲道:“一百年后,別人對我的評價可能只是:這個人是來打‘醬油’的。 ”(實習生 李憶南 記者姜小玲 李君娜)

上一篇: 韓寒:與世界保持距離

下一篇: 虹影:能做夢的人不能說不幸運

已有0條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