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詩魔”之稱的洛夫。
獨家專訪
素有“詩魔”之稱的洛夫,在大陸或許并不家喻戶曉,但在臺灣乃至全球華人文學圈,洛夫卻堪稱詩界泰斗。七十多年前,他漂洋過海,定居臺灣。從軍官到編輯再到詩人,洛夫的人生經歷充滿了跌宕和轉折:他曾以一首《石室之死亡》名動四海;他曾獨挑大梁,以一本《創世紀》開啟臺灣現代詩歌的新時代;他曾揮灑長詩三千行,一首《漂木》震驚世界華語文壇。以耄耋之年而筆耕不輟,時至今日仍新作不斷――做詩,洛夫是為大家;做人,洛夫亦可為當世師表。
臺灣吳三連文藝獎曾在頒獎詞中這樣評價洛夫:“自《魔歌》以后,風格漸漸轉變,由繁復趨于簡潔,由激動趨于靜觀,師承古典而落實生活,成熟之藝術已臻虛實相生,動靜皆宜之境地。他的詩直探萬物之本質,窮究生命之意義,且對中國文字錘煉有功。”
當世人用雷動的掌聲和一場場頒獎禮向洛夫表達著對他詩才的敬意,洛夫尋求的,反而是年輕時由于命運作弄而漸行漸遠的故土。近二十年來,遠在大洋彼岸溫哥華的洛夫數度回鄉。正如黃永玉大師贈他的書中所寫的,“漂木”也要歸根了。
陽光明媚的午后,在凱旋華美達酒店20樓的落地窗前,洛夫挽著夫人陳瓊芳女士的手,微笑著接受了南方日報記者的專訪。
1
:詩歌教育是一種審美教育
南方日報:最近廣州開展了“小學生詩歌節”掀起了一股詩教熱潮,您怎么看小學生的詩教問題?能談談臺灣的小學生詩歌普及教育嗎?
洛夫:在臺灣,政府從小學開始進行傳統詩歌教育,我知道現在中國大陸家庭也是這樣培養孩子,這很好。新詩還是初高中甚至大學再進行培養。組織很多詩歌朗誦,這些詩歌朗誦比賽對于孩子對詩歌興趣的培養也是有助益的,此外詩歌在國文考試中也會占據一定的比例。傳統詩歌教育對整個教育影響很大。在臺灣文化復興委員會,就是專門提倡傳統文化的發展的。
南方日報:所以詩歌教育在整個教育的過程中還是很重要的?
洛夫:是的。我也要求我的幾個子女從小念詩,即使他們不一定將來走我的路去寫詩,但是這段經歷對他們將來的成長還是很重要的。念詩培養的不僅僅是對詩歌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對美的東西的欣賞能力。很多人兒時沒有受到審美教育,長大之后便會缺乏對精神世界的關注,可能去單純地追求物質,更多的受到一些次文化的影響。這都是缺乏審美教育對一個人人格的影響。
你們剛剛提到“詩歌節”主張“培養孩子真實、自由的表達”,這話說得很對。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讓孩子自由發展,這對孩子人格完善、才能和潛力的發揮都意義重大,對整個國民的素質提升也很有好處,所以“詩化教育”這件事情非常有意義。
2
文學圈評獎爭議:當權者應該避嫌
南方日報:大陸近年的文學評獎常常爭議很大,臺灣評獎有這樣的問題嗎?
洛夫:我曾經參加過很多臺灣的文學獎項評審,臺灣的評審分為一般初評、二評、終評,層層篩選。在終評的時候所有作品都是沒有作者名字的打印稿,評委評議的觀點和過程全部公開,整個過程是很透明的。大陸文學評獎有爭議,這我曾聽朋友談起過。
南方日報:您怎么看待“官員寫詩”這件事情?
洛夫:對詩歌的評審應該客觀,作品才是核心,而作者本身的身份并不重要。不管是官員還是普通民眾,作品好就應該獲獎。回到剛才評獎爭議問題,事實上為了公平起見,承辦者、官員、當權派人士應該避嫌,最好不參加。其實不參加并不影響社會對一個人作品好壞的評價,但是作為承辦者或者當權者獲獎,卻容易造成制度上的缺陷,招致社會的非議。為了保持制度的完善和最終評審結果取信于社會,評審的當權者最好是不參加評獎。
3
根深方能葉茂:現代詩歌當扎根東方文化
南方日報:在您個人的成長中,對您影響最大的是哪位詩人?
洛夫:我們這一代人,早年在大陸從小受到五四運動的洗禮,受胡適、徐志摩、冰心的影響很大,特別是冰心。后來到了臺灣,思想上產生了很大的轉變,對詩歌的欣賞也發生了變化,開始覺得五四時期詩歌的語言很粗糙和直接。所以我希望求取新的靈感,于是轉向西方文學。當時中國受蘇聯文壇影響大,而臺灣則傾向于受西方世界影響。至于我個人,早年受波德萊爾影響很大,后來年齡大一點,受里爾克影響較深。
南方日報:您早年的詩歌意象奇特,文風詭譎,受西方現代主義影響很大,被稱為“詩魔”。然而近年讀您的詩歌,其意象與境界逐漸回歸開闊明朗,這種變化是否與您對東方文化的重新體認有關系?
洛夫:是這樣的。我早期的詩歌全面向西方現實主義傾斜,然而走了一段路之后,我發現這不是一個根本的辦法。無論是哪一個國家的作家,都必須植根于本國文化上才能長大成為參天大樹。因此按照西方的方式來寫詩,不但對作家來說不自然,讀者也讀不懂。因此我們才回頭對中國古典詩歌重新認識,對古典詩歌的價值做一個新的評估。也正是這個時候我們發現,古典詩歌的某些東西與西方文學是相通的。舉例來說,如李賀、李商隱的詩與西方超現實主義作品在很多方面都是不謀而合。因此我在很多高校演講上呼吁年輕的詩人們把失落已久的傳統詩歌意象之美找回來。這并不是要求我們的現代詩按照古詩的格式和手法來寫,我們追求的當是神傳,捕捉內在的無法言說的精神。這條路固然很難,但對中國現代詩歌的發展來說,它是一條健康和有希望的出路。
4
南方日報:您此次大陸之行主要是為了什么?
洛夫:我這次來大陸主要是因為三件事情。
第一件,也是我個人的大事,今年是我和太太結婚50周年的金婚紀念,我們一起回到了湖南洞口辦金婚,后來也在揚州和深圳辦了總共三場盛大的金婚紀念禮。太太和我是52年前認識的,當時我被派往金門前線的新聞連,負責帶領外來記者做戰地采訪,就是在那個時候遇到了我太太。她當時還是金門的小學老師。在金門與她相遇最終走到了一起,是我人生的里程碑,而在金門創作的長詩《石室之死亡》也是我個人詩歌創作的里程碑,可以說這是當年我在金門的兩大收獲。
此來的第二件事情是應當地作協之邀在廣東深圳、湖南洞口和江蘇揚州進行三場詩歌朗誦會。這三場朗誦會都非常成功。
第三件事情是應江蘇文藝出版社之邀在南京的先鋒書店進行了一本詩選《煙之外》以及一本散文集《大河的潛流》簽售。
南方日報:聽說您將會在深圳定居?
洛夫:這件事情很有趣,我在深圳曾經表示過,自己年紀大了,希望落葉歸根。第二天就被報紙用大標題報道了這個消息。事實上我也在考慮,如果機緣合適,我有可能在深圳定居。
專題策劃 李賀
專題撰文 南方日報記者 陳小庚 實習生 陳若然
鏈接:
洛夫,原名莫洛夫,湖南衡陽人,1928年生,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1973年曾任教東吳大學外文系。1954年與張默、痖弦共同創辦《創世紀》詩刊,任總編輯多年,對臺灣現代詩的發展影響深遠。洛夫寫詩、譯詩、教詩、編詩歷四十年,出版詩集《時間之傷》等十一部,散文集《一朵午荷》等兩部,評論集《詩人之鏡》等四部,譯著《雨果傳》等八部。名作《石室之死亡》廣受詩壇重視,其中多首為美國漢學家白芝(Cyril Birch)教授選入他主編的《中國文學選集》。
精彩書摘
服老是一種智慧
今天的青年就是明天的老年。人的老化,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也是一種自然現象。
人到老年,精力一天天衰退,身體一天天老化,誰都無法避免。著名老中醫岳美中曾歸納老化現象為八點:記遠事,不記近事;笑時有淚,哭時無淚;喜歡孫子,不喜歡兒子;喜歡硬食,不喜歡軟食;眼昏花,看不清近處;耳朵聾,好打聽閑事;遇怪人,沒觀察就問;想尿遠,反溺在鞋上。所以常聽老年人說,自己都煩自己。
《老老恒言》云:“年高則齒落目昏,耳重聽,步蹇澀,亦理所必致,乃或因是怨嗟,徒生煩惱。須知人生特不易到此地位耳!到此地位,方且自幸不暇,何怨嗟之有?”就是說,人到老年,牙齒脫落、兩眼昏花、耳朵聽不清,又舉步艱難,這都是很自然的現象。面對這些現象有些老人就會產生怨恨的情緒,其實這不過是徒增自己的煩惱罷了,因為人必然老去,這是自然規律。人要面對和接受逐漸衰老的事實,不能因此成為心理負擔。應該明白,人活到這個年紀已經不容易了,應該覺得慶幸,還有什么可以怨恨的呢?
“老年肝血漸衰,未免性生急躁。旁人不及應,每至急躁益甚,究無濟于事也。當以一‘耐’字處之,百凡自然就理,血氣既不妄動,神色亦覺和平,可養身兼養性。”意為老年人肝血已經逐漸衰弱,因而未免性情急躁。如果旁邊的人不能及時對他們的要求做出相應的反應,他們就會更加急躁。但急躁是無濟于事的,應該以一“耐”字來對待,學會忍耐,處理任何事情應懂得順其自然,這樣氣血就不會妄動,神色也就平和,從而既養身又養心。
人必須面對現實,正視自然規律。進入老年,不用害怕,重要的是要有正確的觀念,要知道如何去適應,如何去保持永遠年輕的心態與活力,進而求得延緩衰老。
人要學會服老,做事需量力而行。“少年熱鬧之場,非其類則弗親。茍不見幾知退,取憎而已。至于二三老友,相對閑談,偶聞世事,不必論是非,不必較長短,慎爾出話,亦所以定心氣。”《老老恒言》在這里講的是,年輕人喜歡去熱鬧的場所,而老年人就不要去了,如果不知此理偏要去,無疑會讓人討厭你而自取其辱。老年人有老年人的生活圈子,可以邀兩三個老友對坐閑談,偶爾談論到世事的時候,也不必爭論是是非非,更不要計較長短,這樣才能定心養性、修煉出一個好身體。
老年人在制定計劃時要切合老年期的實際情況。以鍛煉身體為例,青壯年時可以登山、遠足,年紀大了可以散步、遛彎;青壯年時可以溜冰、潛水,年紀大了可以打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我在門診曾接診過不少病人,因為不服老,參加中青年強度較大的體育活動,結果出現膝骨性關節病、腰椎間盤突出癥、肩周炎等。他們中的許多人都對我說過同樣的話:“不服老不行啊。”
因此,服老是一種智慧。它不是認輸,而是教會你面對現實,教會你一種適合你年齡段的新的生活方式,從而讓你活得更健康、更精彩、更長壽。
學會寬容
《老老恒言》云:世情世態,閱歷久,看應爛熟,心衰面改,老更奚求?諺曰:求人不如求己。呼牛呼馬,亦可由人,毋少介意,少介意便生忿,忿便傷肝,于人何損?徒損乎己耳。
《老老恒言》云:世情世態,閱歷多了,也就看透了人世間的人情冷暖。如今年紀大了,心衰面改了,應該更加達觀。俗話說:求人不如求己,生活中要謙和寬容待人,少生氣,別人講什么,由他去,不要計較,否則就會產生憤怒的情緒,而憤怒會傷肝,最終只能傷害到自己,而對別人卻毫無影響。用現在時髦的話來說就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何必呢?
學會寬容是人生的一大學問。老子說“心善淵”,就是講心胸應該像水一樣虛靜深遠,能包容一切、化解一切,也就是說要寬容。西方有一則寓言,講的是一位英雄一天在山路上行走,看到路上有個袋子,他踩了一腳,不但沒踩破,反而增大了,他拿起一根木棒砸它,結果那個袋子竟然長大到把山路堵死了。這時一位圣人對英雄說:“朋友,忘了它,讓它遠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碰它,它不長,你侵犯它,它就會膨脹起來,擋住你的路,與你對抗到底。”這則寓言的寓意很深刻,它告訴我們不要充滿仇恨,而要學會寬容。
寬容待人就會減少煩惱;寬容待人,你就會增加機遇;寬容待人,你就會心胸開闊、健康長壽。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寫的“難得糊涂”四個字,不少人把它當成座右銘掛在自己工作或生活的場所。人們為什么喜歡這四個字,說明人們希望能學會寬容。“用爭奪的方法,我們永遠得不到滿足;用寬容的方法,我們可能得到比期望的更多。”老年朋友們經過風雨、見過世面,心態會比年輕人平和許多,相對也更容易學會寬容、
做到寬容。
(摘編自《《養老有方》)
上一篇: 《魔戒》譯者朱學恒:奇幻文學該短點
下一篇: 何頓:《湖南騾子》不是沖著暢銷書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