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藍色》
《廣藿香》
《乳香》
《丁香》
7歲啟蒙的張帆,曾師從北京首都師范大學美術系教授黃金生學習西方繪畫,此后考入北京工藝美術學校,學習書法、國畫。1989年,張帆旅居澳大利亞,學習西方繪畫。雖然在國外生活10多年,但從小在東西方藝術中游走的他,一直想創作出屬于自己的東西方繪畫語言。談及創作,張帆在自己創作的幾十幅作品中,偏愛有“缺憾”的作品,在他看來離完美只差一步的才是真正的完美。
商報:被稱為“新文化染色體”類型的作品,有怎樣的創作初衷?
張帆:這一類型的作品有些像涂鴉,在畫面上刻意畫出浮雕感和厚重感。實際上,創作“新文化染色體”類型的作品出于我內心對繪畫的感覺。該類型最初成型的作品名為《金銀藤的故事》,這幅作品講述的就是我對生活的一種記憶。
出國前,在北京首都師范大學里有一株金銀藤,當時我經常和爺爺一起照顧它。2004年回國后,看見那株金銀藤還在,便想用一幅畫體現這種記憶。畫中金銀藤的影子還在,但在畫面上融入了很多中國畫手法在其中。
商報:此后的五幅“精油”系列作品,在創作中是否更加體現“染色體”的概念?
張帆:是的,“精油”系列是我在找尋“新文化染色體”概念中的一些體會,其中《丁香》、《乳香》、《廣藿香》三幅作品都是通過嗅覺對精油散發出的香氣的感覺創作而成的。我認為,作品名稱只是代表我創作時的一種感覺,對于觀眾來說,應該給他們更大的想象空間,可能在觀眾眼中,會給出這三幅作品另一種解釋。
商報:您如何解讀“新文化染色體”這一概念?
張帆:我認為能夠被稱為“新文化染色體”類型的第一張作品是《迷墻》。這張作品擺脫了理性的創作,從創作之初選材料開始,我就不想受平面繪畫的限制,在加入中國書法元素的同時,更想在其中加入一種基因型元素。從此前寫實風格到現在通過嗅覺、聽覺等感官體會創作作品,我完成了創作的轉變。
同時,我的作品中有很多中國書法元素,平時我喜歡練書法,在創作中也加入了草書的筆法和水墨的感覺。
商報:在您創作時,是否會為作品預設名稱?
張帆:是的,我會在創作之初為作品預設名稱,但往往在創作過程中會給作品改名字,因為創作之初與創作過程中對畫面的感覺是不同的。
同時,我認為作品名稱有利有弊。作品名稱對觀眾是一種限制,如果沒有作品名稱,觀眾可以有足夠的想象空間,也能給觀眾一種啟迪。而設置作品名稱會讓觀眾尋找與藝術家的共同點,可以和觀眾產生共鳴。
商報:作品《書法版本》,從作品名稱上看,已經脫離了西方繪畫。
張帆:實際上這幅作品是寫出來的,而不是畫出來的,與西方繪畫已經沒有太大關系。如果說有關,也只是運用了西方繪畫材料。在創作過程中,我是在寫書法,即便用油畫材料創作,也要做到有張有弛。
商報:在“夢境里的灰”系列作品創作中,您曾提到有時創作不需要太完美。
張帆:是的,“夢境里的灰”系列是幾幅大作品,大幅作品在顏色上不好控制,但在創作中我體會到,一幅作品不需要太完美,一點缺憾正是藝術家想要把握的“度”,有時完美的作品會背離藝術家真正的感覺。
商報:您的創作是否是一種中國畫的傳承?
張帆:我認為,無論創作任何類型的作品,首先要傳承,尤其是生活在當下的藝術家。我非常喜歡中國傳統藝術,雖然我在國外生活十幾年,在國外期間創作的也是西方繪畫,但回國后,我用半年時間練習書法和篆刻,只有將中國傳統藝術傳承下來才能夠在此基礎上拓展自己的創作。
(記者 劉洋)
張帆
澳大利亞黑色藝術中心北京辦事處藝術總監。1989年旅居澳大利亞,并在塔斯馬尼亞大學藝術系學習油畫、版畫、工藝飾品、陶瓷藝術、架上雕塑、城市雕塑等課程。畢業后從事設計工作。1999年回國,進一步學習、研究中國書法、篆刻及國畫、水墨畫。并在水墨抽象繪畫探索中,進行了多種嘗試。2005年,以職業畫家身份定居北京。
上一篇: 孫曉斌:寫意畫情境高于物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