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李杭育的《生命史·洞穴10》
“尋根文學”的代表作家李杭育來上海辦展了。這一次,他的身份變成了畫家。 18日下午,上海朱屺瞻藝術館的“生命史·海洋與洞穴”展覽開幕式上,來自上海文學界的一些老朋友也來到現場為李杭育的個展捧場,著名作家陳村更是拿著專業相機當起了義務攝影師。
展出的一組油畫,被命名為 “生命史·海洋與洞穴”。李杭育用斑斕色彩和生動畫面繼續傳遞他一貫想表達的生命主題。 “這個主題永不會枯竭,也不可能被徹底表達。 ”有朋友在現場戲稱已經55歲的李杭育是“畫壇新秀”,李杭育回應,“這表明我在畫畫上還得繼續用功”。
“我還不是畫家,但我愛畫畫。 ”李杭育坦言,2008年曾在杭州辦過一次展覽。“是在朋友的酒吧里辦的,純粹玩。 ”那一次展出的作品風格也并不統一,甚至有點“雜亂”,他說:“風景、靜物、抽象各種‘涂鴉’,都有。 ”顯然,這一次在朱屺瞻藝術館舉辦的個展已經接近 “專業”,“我希望能夠呈現出一種認真的專業態度”。他告訴記者,2009年開始創作目前展出的這個主題的畫作,“畫了一年,不得技法,那些畫后來全扔了”。一年后,終于找到感覺再另起爐灶重畫的這些作品,呈現在了這次展覽上。
他的朋友、畫家孫良說他 “在近三十年中總會在某個時間突然地拿出完全不同的作品,任憑人們驚詫或著迷”。上世紀80年代,李杭育曾以《最后一個漁佬兒》《流浪的土地》等“葛川江系列”小說著稱于當代文壇。90年代起,李杭育暫時擱置了小說創作,撰寫了長達 500多頁的《唱片經典》,成為古典音樂愛好者的重要參考讀物。再后來,他又投身于影視藝術。
李杭育說:“我是個‘玩’起來剎不住車的人,藝術創作上喜歡率性而為。這幾年我對畫畫感興趣,我就會一直畫下去。”但他也表示,這并不意味著他從此不再寫小說了:“我從不放棄我認為是美好的東西。”提起寫小說和作畫的創作區別,他說:“作家是大眾‘情人’,畫家是小眾‘情人’。因為當作家希望寫出來的文字能夠被更多的人接受,而當畫家往往只要一個知音能夠認可畫出來的作品就很心滿意足了。 ”(記者 李君娜)
上一篇: 潘鶴:別把藝術界和娛樂界混為一談
下一篇: 藝術家展望:我的宇宙源頭是一塊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