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戴面具表演的藝術形式種類很多,有戲劇、有歌舞,浩德格沁就是其中的一種。它是一種集歌、舞、樂和說唱形式為一體的蒙古族民間藝術。浩德格沁,蒙古語,意為“丑角”, 也有稱“呼圖克沁”的,因其濃郁的喜劇色彩和滑稽的表演風格而引起人們的關注。它以驅邪祝福、送吉祥、送子等作為表現內容,幽默風趣,充滿了詼諧的表演氣氛,具有濃郁的民俗色彩,當地人又稱其為蒙古秧歌。
浩德格沁流傳于敖漢旗的薩力巴鄉一帶,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按照習俗,每年的正月十三至十六期間,是表演浩德格沁的日子,藝人們要穿上行頭,在村子里走街串戶表演。一般是走到哪里,就吃住到哪里,表演到哪里,直至正月十六結束。從其表演形式和內容來看,它是蒙古族民間歌舞,是彌足珍貴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
據當地史料分析,浩德格沁產生于18世紀中葉,世代口頭相承,民間藝人大多是男性。活動開始前一般是有人請或主動送,表演時穿蒙古族服飾,戴特制面具,跳吉祥的舞蹈,唱自編的歌曲,以滑稽幽默的語言,生動活潑的表演方式吸引觀眾。關于它的產生,在流傳地有很多的說法。據傳,草原上遭遇天災,瘟疫肆虐,牲畜絕跡,民不聊生。無奈之中,當地喇嘛去西天求佛解救,彌勒佛告訴他,阿爾泰山有一位叫阿林查干(白老頭)的仙翁,它可以為民消災解難,于是,喇嘛歷經艱辛請來了老人,打那以后,草原上災害消除,人畜平安。從此,人們便依照老人的旨意,災難復來,可模仿成他們的樣子去做,草原即得安寧。每當年節,人們就頭戴面具,身著服飾,敲鑼打鼓,載歌載舞,走鄉串戶表演,一直延續至今。按照當地的習俗,浩德格沁 寓意著祈福、求子、驅邪、送吉祥。
浩德格沁既可在農家院中表演,也可在行進中表演,還可以又說又唱。場面熱烈,幽默風趣,曲調悠揚悅耳,很受當地群眾的喜愛。按照當地習俗,浩德格沁的表演儀式是要辦就必須連辦3年。第一年是“送”,組織者決定去哪家,二、三年稱之為“請”,由頭一年所去的人家邀請。浩德格沁在流傳中,一直被當地作為一種很神圣的活動儀式來進行,從敬神、請神,跳神、送神,無不充滿著民俗和宗教色彩。據說,早年海力王府每年都要請當地的浩德格沁隊伍來府上表演,當浩德格沁隊伍到來時,王府的官員們都要騎著馬前來迎接,可見當時的浩德格沁表演盛極一時。人們借助這種藝術形式來驅邪納福,尋找寄托,而且當地的漢族居民也有請浩德格沁的習慣,這說明它是一種民族文化相融合的產物。
浩德格沁之所以流傳至今,無不與地域和民族文化習俗有關。遙遠的年代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貧乏,生產力低下,求福、求子是人們的普遍心理,由此必然形成崇信觀念。浩德格沁的出現,自然會引起人們的青睞,更何況在那個年代,民風環境的影響,才使浩德格沁能夠傳承至今。同時,它對當時撫慰人們的心靈有一定的影響。
浩德格沁有固定的人物角色,阿林查干(白老頭)、白老頭之妻曹門代、之子朋斯克、之女花日,另外還有孫悟空、豬八戒。表演前要把做好的面具提前拿到廟里供奉,并由喇嘛誦經,到了正月十三這一天,才算是神靈附位,即可戴上表演了。表演前一天,民間藝人們要沐浴凈身,以示對神靈的敬畏。浩德格沁融舞蹈、音樂、韻白為一體。表演從寺廟上開始,孫悟空、豬八戒在前方開路,其他人隨后,載歌載舞地行進。演唱的歌曲中,歌詞內容主要以歌唱家鄉,歌唱吉祥祝福為主,曲調粗獷奔放,傳承至今共有十幾首歌曲,具有蒙古族短調民歌風格。在整個表演過程中,無論從人物到語言,都具有本地民俗特點。曲子則以地方民歌為主旋律,鼓鈸伴奏,形成了獨特的音樂節奏。入戶表演時,要在院落中手執法器為戶主驅邪、招福。一般唱歌與祝贊詞并用,音樂由歌曲演唱和打擊樂伴奏。
浩德格沁的舞蹈動作,與其他蒙古族舞蹈動作相比別具一格,以跳步、聳肩為主,多用繞、甩綢等動作。既有查瑪舞的舞步,又有博舞的風格,還有安代 舞的韻律,又融進了孫悟空、豬八戒的形象,且有戲曲的情節性和固定的表演程式。室外表演以歌舞為主,室內表演以祝贊詞為主,可以說是多種文化的融合,這給浩德格沁的傳承和發展,注入了一定的生命力。按照傳統習俗,每到正月的十六,就到了結束儀式的時候了,晚上,待暮色低垂時,在村外空曠的地帶,燃起熊熊的篝火,民間藝人們要圍著篝火唱歌、跳舞,并舉行送神靈歸位儀式。同時還要把面具投入篝火中焚化,整個表演程序才算結束。浩德格沁既有歌舞,又富有戲曲和宗教色彩,它融民俗和信仰,民歌和舞蹈為一體,豐富了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內涵,對研究蒙古族的民族文化,生產方式以及宗教信仰,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資料。
浩德格沁是經過數代民間藝人加工提煉,才傳承下來的民族民間藝術形式,是草原民俗文化的代表。對浩德格沁的表演形式,有人認為它是儺戲,因為民間藝人表演時要戴面具;有人認為它是布扎,因為有類似黑、白二鬼的形象;有人認為它是跳查瑪,因為表演中具有宗教氣氛;有人稱它為蒙古秧歌,因為表演中載歌載舞,與秧歌相仿;有人認為它是滑稽戲劇,因為表演中有滑稽可笑的舞蹈動作,風趣幽默的即興對答,有萌芽狀態中的蒙古戲雛形;更多的人認為它是蒙古族民間歌舞,因為表演中有歌有舞。浩德格沁這么多的與眾不同,形成了它藝術上的絕美之處,使它成為蒙古族民間歌舞中,具有獨特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近年來,浩德格沁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形式,在傳承地依然流傳,但隊伍數量日趨減少,僅剩為數不多的一兩支。“文革”中,浩德格沁被當作牛鬼蛇神加以批判,一些民間老藝人也受到重創,使得浩德格沁這種藝術形式一度在民間銷聲匿跡。這幾年,經過有關部門的挖掘和整理,使這一傳統的民族民間藝術,得以恢復和發展,但民間藝人大多已進耄耋之年,表演程式和歌詞都已逐漸地淡忘,呈現出瀕危狀況,傳承不容樂觀。對此我們應加大保護力度,對這一民間藝術形式施以重點保護措施,加以傳承和保護,促進其發展,使這一古老的民族藝術在民間得以傳承。 (盛 麗)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