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六位黎族老人的“臉譜”。 中新網記者 陳文 攝
連日來,記者在海南三亞、保亭、昌江等市縣黎族村寨里看到,不少七八十歲的老人臉上甚至手腳和身上都文有圖案,隨著歲月的推移,一些老人臉上和手腳及身上的圖案已不是那么清晰可見了,但有些老人雖年過七旬,身體上文的圖案依然非常清晰可辨。
據了解,黎女文身是黎族的傳統習俗,不過文身的女人現在幾乎都在70歲以上,也有少數年齡不太大的人。記者曾見過一位1961年生的文臉女人,據她介紹,她是昌江王下鄉人,1967年初文的臉。當時,在村里,她是最年輕的文臉人,也可能是那一帶最后的文臉人了。
對于黎女文身的起因眾說紛紜,但主要有“圖騰說”、“ 認祖說”、“防擄說”、“忠情說”、“求美說” 等。黎女文身被一些研究黎族文化的學者稱為“刻在人體上的敦煌壁畫”。
黎族內部因方言、習俗、地域分布的差異而有不同的稱呼,主要有“哈”、“杞”、“潤”、“賽”和“美孚” 黎等稱呼。這些黎族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文化特征上。因黎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所以只能在服飾、文身、 語言、習俗等方面尋找差異,不過除了服飾和文身的差異較為明顯外,其它方面大同小異。
上一篇: 易門“啞巴”舞:一塊神秘而沉寂的儺文化
下一篇: 在“八卦城”尋訪穆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