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吐爾德別克表演“沃爾鐵克”。
11月14日,伊犁州文化體育廣播影視局藝術處處長葉爾江說:“富裕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的大繁榮讓哈薩克族瀕臨消失的‘跳山羊’戲劇重新回到了牧民的生活中來。”
據葉爾江介紹,“沃爾鐵克”是指哈薩克族民間藝術“跳山羊”戲劇、“木偶山羊舞”,它是哈薩克族老人用木頭和輔助材料羊皮或者馬皮、牛皮制作的近似木偶的一種道具,用細線圈套在冬不拉彈奏者的手指上,并隨演奏者的彈奏而牽動它一起舞動,曾是哈薩克族自娛自樂的民間藝術種類,目前已瀕臨失傳。
11月9日,霍城縣果子溝牧場婦聯主席張洪玉說,牧業村牧業二隊的殘疾人吐爾德別克制作的木山羊能伴隨冬不拉的彈奏翩翩起舞,該節目在牧場文藝表演中出類拔萃。
牧業村黨支部副書記巴哈提努爾說,在他40多年的生活中,翩翩起舞的木山羊似乎就是吐爾德別克獨創出來的玩具,周圍的人也從未聽過、見過類似的東西。
吐爾德別克夫婦的家距該牧場有7公里,他們靠夏季給人代牧、秋冬季干點零活來維持生計。
走進吐爾德別克的家,臥室和餐廳內只有基本的生活用品,照明使用太陽能,冬天用馬車拉煤取暖,一部小收音機是這個家庭了解外界的唯一媒介。女主人熱情地拿出剛從集市上買回來的馬肉招待客人。
吐爾德別克的父母養育了3個兒子,長子因車禍失去了一只眼睛;次子吐爾德別克11歲從馬背上摔下,落下殘疾。
生活的挫折讓吐爾德別克更加豁達堅強。他說,父親阿不都哈力克是果子溝牧場知名的歌手,在他15歲時,父親給他講述起人們制作的木頭山羊會跳舞的故事,從此他就記在心間。
經過30年的琢磨,吐爾德別克給木頭山羊制作了一個舞臺,在舞臺上設置了一個外框,外框最上邊的橫木上鉆一個小孔,垂下一條細繩。這條細繩固定在木頭羊的背上,木頭山羊的四肢靈活自如,雙耳是用黑色軟皮釘上去的,木頭山羊的身上有藍色鋼筆畫出的許多卷曲的線條,猶如羊毛。
吐爾德別克自己沒有冬不拉,朋友海拉提江將冬不拉借給他用了4年,終于讓他完成了跳舞山羊的制作,并能自如表演。
吐爾德別克先將細繩套在中指上,彈冬不拉時,木頭山羊就開始翩翩起舞。慢慢地,他揚起歌喉唱起了牧歌。他的嗓音深厚低沉,音質純樸真摯。那只在舞臺上跳動的小山羊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左突右奔,似乎陷入困境難以突圍,但是桀驁不馴的山羊始終不屈服,用長長的棕色彎角和白色身軀抗爭著……它跳得越來越勇猛了。
記者按下相機快門,拍下了吐爾德別克和他的“跳舞山羊”。州文化藝術研究所的工作人員那孜雅看到照片后介紹說,哈薩克族和蒙古族都有“跳山羊”藝術,哈薩克語稱之為“沃爾鐵克”。
葉爾江說:“沃爾鐵克”盛行期間,曾由多人同時演出,每人拉一只“跳舞山羊”。那木制的山羊還可以用油漆繪制成紅色、綠色、黑色,有的甚至可以制作成大型的木山羊。“沃爾鐵克”流行于50年前農牧區的各類節日慶典和比賽場合,為沒有廣播和電視的牧區生活增添了很多歡樂。
上一篇: 走進西藏最古老的舞蹈之一米納羌姆
下一篇: 臨武儺戲:源自千年古村的“戲劇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