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在民間除了參加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田徑等多種體育活動外,主要喜歡參加具有回族特點的踏腳、木球、方棋、摜牛等體育活動。
(一)踏腳
踏腳是回族傳統的體育活動項目,流行于今寧夏回族自治區涇源縣。據該縣園子村回族老人轉述祖輩口碑介紹,踏腳活動早在唐朝中葉,由阿拉伯、波斯等穆斯林商人通過陸海兩路來華貿易帶入。這些回族先民當時居住在我國的長安等地,以后娶妻生子,世代定居,成為回族形成的一個部分。清朝統治年間,因西北回民起義,清政府鎮壓回族人民,居住在長安、渭南等地的一部分回民被迫遷入寧夏涇源縣,踏腳活動由此帶人并代代相傳至今。
踏腳是一項既可娛樂,又可健身、自衛的活動,受到回族群眾的喜愛。在涇源縣園子村,從小孩到老漢,每逢農閑時節,都要聚集到一起進行熱鬧的踏腳活動。踏腳即像踢足球一樣,用腳不用手。可一人對一人,也可二人對四人等。雙方對踏時,靠靈活機智,技藝嫻熟,你踏我閃,你攻我守。其基本的動作是平踏、跛腳、背腳、連環轉、飛腳等。平踏時一般側身面對對方,以全腳掌向對手蹬出。跛腳,則要單腿跳步,面對對手正面,向高處蹬出。背腳,回族民間俗稱“關后門”,多采用于進攻對方的襠部、臀部。這個動作聲東擊西,防不勝防,一般在背向對手時,突然向后方踏出。連環轉,即快速轉體360度,打擊對手的背面和側面。飛腳,即雙腿騰空,踏向對方的肩部和背部。在對踏中,往往一兩個動作連在一起,成為一個整體動作。如前踏后蹬,就是少數對多數發出的連續進攻動作。在“嗨”、“哈”的發聲中,一個前踏動作后,迅速轉身,再猛地向后蹬出,可謂眼觀六路,靈活進攻。
踏腳比賽,有一定規則:一是有平坦寬敞的場地,現在有體育部門給規范成10米X10米;二是不準穿皮鞋等硬底鞋,不準用頭、拳、肘、臂進攻對方。自1989年開始,踏腳活動已被寧夏體育部門列為正規的比賽項目;1991年,在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上,涇源縣踏腳隊榮獲表演一等獎。
(二)木球
木球是用一種硬度強、不易破裂的木頭制作的小球,長約8厘米,粗約10厘米。打木球,回族群眾俗稱“打籃子”、“打鎖兒”或“趕毛球”,是寧夏回族人民代代相傳下來的一種傳統的民族體育活動。
打木球,器具簡單,規則明確,容易掌握。在民間打法也靈活簡便,不受場地、器材的限制。每人只要準備一根60厘米長的木棒或木板,用來擊球即可。
木球的比賽場地,一般是長約30米,寬約20米,中間有一道中場線,兩邊底線中間各有一個3米寬、0.5米高的球門,類似冰球門。比賽時間一般為20分鐘至2小時左右,分上下場。
在民間木球的打法有三四種,如打圈杠、刁杠和趕龍等等。在正式比賽時,由裁判召集雙方隊長挑選球門,確定誰先擊球。當裁判員宣布比賽正式開始,雙方隊員各持一根60厘米長的木棒擊球。場上你追我趕,競爭非常激烈。每攻進球門一個球,計一分,以攻進球門多少計勝負。勝方由一人用木棒將球擊出,負方派一隊員從擊球點出發吆喝“嗦……”跑向落球點將球拾起跑回,要一氣呵成,中間吆喝嗦兒聲時不許換氣,否則就要受罰。有好多隊員在吆喝嗦兒聲中,不能一氣呵成,被受罰后,要吆喝幾次才能成功。
打木球,競爭性、趣味性都很強,而且便于普及推廣。現在這項活動經過寧夏自治區體委幫助,完善競賽規則,增加了對抗競爭的氣氛,已列入全國少數民族體育比賽項目,深受國內外群眾的歡迎與好評。
(三)摜牛
回族的摜牛,與西班牙的斗牛是不大一樣的,西班牙斗牛要用劍把牛刺傷。而回族的摜牛,不傷牛身,完全靠個人的勇敢與力量,靈活而巧妙地把牛摔倒。
摜牛活動在回族聚居區比較受重視,這主要與回族愛吃牛肉、經常宰牛有密切關系。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個回回營,居住著近千戶人家,他們每年過宰牲節時,都要宰上百頭牛。每次宰牛都要把牛趕在一起,然后由四五個年輕力壯的小伙子拿著繩子和木棍,互相配合把牛捆住摔倒。有一次在捆一頭大公牛時,一個小伙子被牛柢傷,不久“無常”了,鄉親們為此很傷心。第二年過宰牲節時,有一個勇敢聰明的年輕人,他眼尖手快,不用別人幫忙,一個人用敏捷的動作把牛摜倒了。鄉親們贊不絕口,廣泛傳說。在他的影響下,以后每年到了宰牲節,有不少精明能干的小伙子一個個來摜牛。從此以后,摜牛成了回族群眾喜愛的一項傳統體育活動,每年宰牲節專門進行表演。
摜牛沒有什么嚴格規則,主要是根據每個人的力量和技巧,在一定時間內把牛摜倒為目的。回民在摜牛表演時,一般都機智靈活,面對觸角似劍、暴跳如雷的大公牛,跨步向前,雙手緊握兩只牛角,全神貫注,用力把牛頭擰向一側,然后馬上用右肩扛住牛下巴,把牛脖子使勁一別,大公牛前腳立刻跪下,隨即用力壓住牛的頸部,通過擰、扛、壓等一系列動作把大公牛摜倒,使之四腳朝天。
回族的摜牛在1982年全國少數民族體育運動全上參加了表演,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受到兄弟民族和外國穆斯林朋友的歡迎和好評。
(四)馴鷹、射箭
回族群眾馴鷹、狩獵的歷史也有幾百年了,馴鷹、狩獵從生產手段逐漸變為一種娛樂活動。回民把馴鷹叫“熬鷹”,把鷹或鷂架在臂上,一刻也不放松,連續七夜到十夜不讓鷹或鷂睡覺。白天在人多的地方馴化,晚上點上篝火熬夜,直至鷹或鷂放出去能呼叫回來為止。馴鷹把勢一般都腰挎一把“河州回回刀”,臂套皮鞲,手抓勒繩,顯得威風利落。
青海等地的回民還有射箭的愛好,從小就把射箭作為一種游戲,有“弓不離手”之稱。射箭比賽時,很講究穿戴。回族青年習慣穿白襯衣、黑坎肩,戴白帽子,年老的一般穿長袍或大衣,比賽結束時,還唱“花兒”送射箭手。
(五)方棋
方棋是一種培養智力的民族體育娛樂活動項目,多少年來一直興盛不衰。
寧夏同心、海原、固原、西吉等地的回族農民,特別喜歡下方棋,回族俗稱“下方”。每當勞動休息期間或茶余飯后,三三兩兩蹲在一起下方棋,有時下棋的人多了就擺幾攤。方棋是一種培養智力的民族體育娛樂活動項目,多少年來一直興盛不衰。方棋方便有趣,沒有專門的棋盤和棋子,也不需要裁判,只要找一個平坦干凈的地方蹲下,用石子在地面上畫上橫七豎八的交叉線,便成為42個方棋、56個棋眼的棋盤。甲乙兩方用不同的棋子,如石頭、土疙瘩或瓦片、柴棍子等等。下棋前一般講好規則,是否允許悔棋,之后便開始下棋。走棋都是以吃掉對方棋子、堵死對方棋眼為勝負。下方棋就像下圍棋、象棋一樣,有時兩人下棋,圍觀參謀、助威者不少,大家吵吵嚷嚷,非常熱鬧。
寧夏體委很重視民族體育項目,經過研究,把方棋列為民族體育比賽項目。
(六)其它
打嘚栲:主要流行于北京回族中。最早出現于金代,稱“球彩”。場地要平坦,一端畫一直徑一米的圓圈,圈內畫一等邊三角形,角與圓相交。高十厘米小木柱十五個,按等距離隔放在三角形內,在距圓圈中心十五米外的地方,畫一條長一米的橫線,作為擊球線。比賽可進行團體賽和個人賽,團體賽每隊五人。選手站在擊球線后,將球放在擊球線上,用棒擊出,擊倒圓圈中一個小柱即得一分,將木柱擊出圈外得二分,每人擊球五次,得分多者為勝方;得分相等以得二分多者為勝;再相等,則以連續兩次擊空少者為勝。如再相等,則以加賽決勝負。
花式跳繩:內地回族一種健身體育方式,原在河北滄州一帶農村城鎮流行,每年秋收罷,場院出清時,花式跳繩便進入高潮。
花式跳繩,繩長10米至13米,直徑寸余,兩人各持一端,同時順同一方向繞圈擺動,單人、雙人或數人在繩子上模仿動物姿態作舉、閃、滾、翻、跳躍等動作,繩子擺動的幅度及快慢可根據跳繩者的動作調整,手眼相隨,疾徐相合。
花式跳繩可單人、雙人跳,也可集體跳,不同年齡的人都能參加。
耍中幡:回族民間一種表演性體育活動。主要流傳于北京地區回族中間,中幡由桿傘蓋旗組成,全長3丈多高,上有3面旗,中間的叫飛旗,兩側的稱小旗,旗下有3把傘。中幡上一般有6個長方形的竹圈,俗稱“拍子”,大小不同,音響各異,悅耳動聽。
每年的北京年節廟會上,耍中幡都是“走會”的表演活動之一,通常還伴有劃旱船,踩高蹺,舞獅子等。寓于20幾個套路中。中幡演練的每一個動作都有名稱,還有幾個動作組成一個以歷史人物為中心的完整套路。如:“霸王舉鼎”“蘇秦背劍”“太公釣魚”“封侯掛帥”“張飛騙馬”等。
上一篇: 回族體育項目:擲子_中國網
下一篇: 回族武術的歷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