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神秘的苗族鼓藏節
2012-11-24 21:25:52 作者:楊育澤 來源:中國民族宗教網 瀏覽次數:0
鼓藏節又叫祭鼓節,苗語叫(nongX hek nes)。鼓藏節是苗族屬一鼓(即一個支系)的支族每隔13年祭祀本支族列祖列宗神靈的大典,俗稱吃鼓藏。各支族祭祖的年份也不盡相同,且各地殺牲祭祖的日子也不盡相同。黔東南榕江縣計劃鄉污略村吃鼓蔵的程序為:</p>
農歷十三(羊):敬祖(13日)
上午:節日籌備。</p>
下午:由鼓藏頭家殺一頭豬,砍成小砣,用竹篾條按照全寨總戶數串成60串,每戶一串分給鼓藏戶,按照鼓藏節的規定,串串肉未收到之前,可食蔬菜,從收到這串肉起,全寨開始忌食蔬菜(即節日期間不食蔬菜,含所有客人在內),鼓藏節期間,除專講吉祥吉利的話(不講壞話)外,還用“鼓藏語”,如吃飯不叫“吃飯”,叫“嘆嚷”(吃草)喝酒不叫“喝酒”,叫“秋行”(清溝)……等。</p>
農歷十四(猴): 接待來客
一整天繼續籌備,未殺豬的殺豬,各家各戶開始接待來客。各家各戶蒸好糯米飯,放在簸箕上,飯上放五條干魚,五碗酒,兩只牛角(雌、雄各一只),雄裝燒酒,雌裝泡酒,呈立狀放置,由9個“構橫”——鼓藏禮師(這一角色是按很嚴肅的規定經草卜擇定)分別上門坐在簸箕邊給祖宗念一段祭詞。</p>
農歷十五(雞):敬寨蘆笙(苗語“佐紐養”)
上午:為踩蘆笙作準備。</p>
下午:午飯后,全寨各班蘆笙出動進寨吹蘆笙,形成節日氣氛。這時由鼓藏頭組織一班人把酒和肉抬到蘆笙堂,給在節日期間的各班蘆笙隊敬酒、敬肉。</p>
晚上:本寨男女青年與來客男女青年在蘆笙場吹蘆笙踩歌堂,還有的在家對歌,通宵達旦,交流感情。</p>
農歷十六(狗):敬客飯(苗語”奴嘎榜”)
上午:全村各戶蒸好一簸箕糯米飯,煮好三斤豬肉以及備好剪刀(或匕首),一起放在簸箕內。中午飯后(12時左右),全寨抬著簸箕飯列隊前往“養花”(鼓藏坪)旋堂三圈后,由本村約定的尊者宣布,把肉、糯米飯以寨為單位分發給客親(本寨的客親)。</p>
農歷十七(豬):鼓藏牛旋堂(苗語“營擬”)
從這一天起,全寨按照先后順序,拉牛進鼓藏坪舉行旋堂儀式。旋堂儀式結束,即封蘆笙堂,一封三年不準吹奏蘆笙。另外,十七日這天下午,母舅和郎舅到山上尋找合適的樹時,先用麻絲系一條干魚捆于樹干,念一段詞后才砍樹。</p>
農歷十七日晚10點左右,由9個鼓藏禮師 ——“構橫”分別到鼓藏戶家火爐邊,主人即把糯米飯放在簸箕內,五條干魚、五碗酒同時放在飯邊。簸箕置放房屋的中柱邊,“構橫”念兩回事段詞:一是對祖念,二是對牛念。</p>
農歷十八(鼠):殺牛、破牛</strong>
凌晨三點左右,鼓藏頭領先殺牛后,鳴鐵炮三聲,接著火炮兩聲,炮聲結束,此時,全寨各鼓藏戶炮聲此起彼伏,在短短的一二十分鐘之內,全寨祭祖鼓藏牛全部殺完。</p>
上午八九點鐘左右,舅舅和“溝橫”等一起拿刀到牛身邊,在破腹開刀之前,先由“溝橫”念一段詞:“一開得兒,二開得女,三開得銅鼓,四開得大壩田……”等。</p>
苗族過鼓藏節一定要邀自家的至親好友來過節和抬豬腿,親友來得越多,主人會越高興,沒有親友來的人家會被寨上的人恥笑。被邀請者或自去者須抬糯禾、雞鴨、豬甚至拉牛去送禮,還要買上鞭炮,一到寨邊便開始放,意在給主人報信。節日過完后客人就要返家,客人離開時,主人需以豬腿一條、糯米飯一筐贈送。如果是姑爺舅爹,送豬腿時定要帶有尾巴的,以表示至尊。鼓藏節的活動以跳蘆笙舞為主,一般5~9天,也要單數。鼓藏節由“鼓藏頭”組織,從殺豬或牛祭祖到節日活動的系列程序均由“鼓藏頭”組織安排,人們必須服從。</p>
(資料介紹)
計劃鄉:地處月亮山腹地,是榕江縣一個邊遠閉塞、貧困落后的少數民族聚居鄉,也是全省新階段100個重點扶貧開發一類鄉之一。</p>
污略村:地處月亮山腹地,是新階段扶貧開發一類村,全村有四個村民小組,分為四個自然寨(污略大寨、擺絞寨、擺計寨、耶梭寨)。2004年末總戶數170戶,農業戶數占100 %,總人口756人,全是苗族。<br />
(編輯:陽希)
.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