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级毛片免费在线播放/日韩欧美色视频在线观看/两个人看的www中文字幕

“會走路就會跳舞”——藏族人的舞蹈

2011-01-14 17:19:40 作者:admin 來源:中國藏族民俗網 瀏覽次數:0 網友評論 0

 “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這是人們對藏族人能歌善舞的褒獎。在藏區歌舞活動十分普遍,不僅在節假日您可以欣賞到優美的藏族歌舞表演,就是在平時您也可以在廣場上、在草原上、在人們經常聚集的地方看到群眾自發組織的跳藏舞、唱藏歌的場面。

  藏族舞蹈主要有“卓(鍋莊)”、“依”、“熱巴”、“則柔”、“鍋瓦”、“拉什則(神舞)”、“莫合則(軍舞)”、“跳欠”(寺院僧人舞)等很多種。每種舞蹈都自成體系,風格各異。“鍋莊表演”是人們最喜愛的一種舞蹈形式,這種舞蹈男女老少均可參加,十幾人、幾十人皆可,常常是男女各半,無時間、地點限制,圍成圓圈一起跳唱。歌的內容主要是贊頌山水人情,歌唱友誼理想。藏族歌舞的特點是歌舞一體,有歌必有舞,舞蹈動作豐富多彩,舞姿舒展灑脫、情緒熱烈,氣勢粗獷,從中表現出藏族人民豪放、剛強、堅毅的性格和情懷。

  鍋莊

  鍋莊是一種古代傳下來的舞蹈,人們白天外出狩獵,晚上聚集在一起分享獵物,圍鍋取食并跳起舞蹈以示慶賀。鍋莊流傳于牧區、半農半牧區,如西藏昌都、工布、甘孜、藏北草原,四川阿壩,云南中甸及青海、甘肅藏族居住區。鍋莊的舞蹈動作粗獷有力,矯健奔放,勞動氣息強,有模擬禽獸的各種動作。鍋莊的音樂曲式短小,是2—4樂句組成的分節歌,先清唱然后歌舞,歌舞時先慢而后快,最后以快速結束。音樂節奏頓挫有力,比果諧更為粗獷、高亢、豪放。

  藏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重大喜慶活動都要跳鍋莊舞。表演時無任何樂器伴奏,場地選擇在鍋莊房或院壩,男女自成兩排,圍圈攜手共舞。鍋莊分舞為大鍋莊(藏名達爾嘎底),小鍋莊(藏名達爾嘎薏依)。大鍋莊屬禮儀性舞類。多為寺廟念冬經或迎賓時跳。它要求嚴格,如預先指定領舞者(多為德高望重的男性長者);要求服裝統一等等。這種舞具有一定的舞蹈程式,舞步穩重,舞姿端莊、儲蓄,表達厚誠之情。小鍋莊屬自娛樂性舞類。它不拘形式,隨時隨地都可以跳,鍋莊房、院壩里,甚至勞動場所。小鍋莊領舞者可男可女,不受限制。小鍋莊內容多表現愛情、勞動、花鳥、自然等,因而活潑,灑脫,長袖揮舞,步伐歡快自如。小鍋莊是蒙古族人民喜愛的一種娛樂性舞蹈。

  羌姆

  “羌姆”產生于公元八世紀,迄今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當時吐蕃贊普赤松德贊邀請印度高僧蓮花生大師主持西藏桑耶寺的落成典禮時,蓮花生大師根據當地苯教的擬獸面具舞,結合佛教密宗的金剛舞,組成了跳神法會,驅鬼酬神,為桑耶寺開光。這種舞蹈經過后世宗教大師們的繼承和改進,形成現在的規模,并遍布于西藏、青海、甘肅、四川、云南等地的藏族地區,甚至錫金、不丹、尼泊爾、印度、孟加拉國等地也都保留著這種古老神秘的舞蹈。中國先秦文學典籍《呂氏春秋·古樂》中說:“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一曰載民,二曰玄鳥,三曰遂草木,四曰奮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達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萬物之極。”在這里,“載民”是歌唱始祖;“玄鳥”是燕子代表的部落圖騰;“遂草木”是歌唱草木茂盛;“奮五谷”是歌唱五谷生長;“敬天常”是遵循自然法則……在藏族原始信仰中誕生的擬獸面具舞也是在詩、樂、舞為一體的形式中經過了歷史的長河,終于發展到現在的金剛神舞即“羌姆”,而其意義已從簡單的膜拜升華到了驅逐心魔,排除孽障,使眾生來世永享佛法的意境。

  出財“羌姆”的主要內容是以驅鬼鎮邪為主。但各地各門派因其信奉的本尊和護法神有所不同,故而舉行“羌姆”的日期、程序、服飾也都有所不同。但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羌姆”的舞者全部是由寺院中的僧人擔任,俗家人不得參與。羌姆儀式表演是宗教和舞蹈相結合的特殊形式。它將晦澀難懂的教義用舞蹈的結構方式和形體語言進行直觀化、通俗化,因此有著嚴格的動作、裝扮、配樂及舞蹈表演程式。

  塔爾寺的羌姆表演主要由“天界勇士舞”、“托干舞”、“多爾達舞”、“夏雅舞”、“法王舞”、“鹿神舞”、“大合舞”七個舞蹈段落組成。那年正月十五我看了塔爾寺的羌姆:那是由4個男孩扮演的骷髏面具舞首先出場,其次是由6個男童陪伴的和尚莊重地走進舞場,坐在一邊觀看舞蹈。之后,游方僧端來盛有“凌噶”的木盤子,放在舞場中央,在其旁邊鋪上地毯,然后有兩個鹿頭舞者、兩個牦牛頭舞者進場,緊隨其后的就是主角——閻王。他的左手拿著一只海螺和網,右手揮舞著一根刻有骷髏的木牌。再后是18名戴著各種獸首面具,手持顱器和金剛撅的舞者出場,他們繞著舞場的邊緣起舞,當閻王將“凌噶”切碎后退出了舞場,最后是三個戴鹿頭面具的人進場,舞蹈的氣氛頓時變得疾速而熱烈,將所有僧俗的心情帶向了高潮。在表演過程中,盡管維持秩序的僧人忙得不亦樂乎,但是不時還有虔誠的信眾溜進舞場向閻王頂禮。記得小時候在結古寺觀看羌姆時,很害怕那些帶著憤怒面具、手持武器維持秩序的僧人,后來知道他們所謂的“武器”,就是一條包著羊毛的細長的袋子,袋子上畫著虎紋或豹紋。當觀眾越過了舞場圈線的范圍時,他們就會夸張地揮舞著沖過來,但是打在人身上沒任何痛感,盡管如此,違規的觀眾還是會在他們賣力的“鞭打”中大呼小叫地向后逃竄,緊接著又嬉皮笑臉地賴著繼續往前移。

  據說寺院羌姆的前身,是8世紀桑耶寺的金剛舞,它是以印度密教金剛乘的金剛舞為基礎的。按照密宗的說法,“三密”中的身密包括手結印契,也就是用十指結出種種形狀來表現心理,因此羌姆承繼了印度舞蹈的手勢。而另一方面,塔爾寺的僧侶主要來自青海各地的藏族,寺院與各藏區的風土人情、民間舞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藏族民間舞蹈的手法也漸漸被吸收了進來。從而,塔爾寺羌姆舞蹈中也明顯地帶有青海藏族民間舞蹈的形式手法。

  卓舞

  這是一種古老的、高雅莊重的集體舞蹈形式,現仍流行于歌舞之鄉玉樹藏族自治州,分為求卓和鍋卓 。鍋卓動作粗獷、奔放。節奏緩慢時,舞姿舒展如凌空雄鷹;節奏緊湊時,步伐敏捷如巖間黃羊。玉樹稱多白龍溝的卓舞以粗獷見長,玉樹囊欠香達鎮的卓舞則以舒緩久負盛名。

  求卓是一種以宗教內容為主的舞蹈,氣氛肅穆,曲調低沉,舞蹈動作緩慢穩健,上身動作舒展,腳下頓挫有力,只有在舉行宗教儀式、重大節日或上層人物迎送賓客時才表演。舞者是三十歲以上的男性,婦女是不能參加的,這和寺院的跳羌姆相同。玉樹新寨的多頂求卓便是代表。

  卓舞的緩慢步調往往使不明內涵的人感到過于冗長,因此兒時觀看其他舞蹈時都有一種亢奮的感覺,惟獨到卓舞表演時,一陣瞌睡感頓時彌漫在眼簾周圍。從前,有一個住在通天河旁的人路過新寨到五公里外的結古鎮上趕集,回到家時,夸張地感嘆道:“我經過新寨時看見那些排練舞蹈的人抬著右腳哼哼,回來又經過那里時,那只右腳還沒有落到地面上!”

  如今在朗瑪廳或民族節日里,卓舞已經成為群眾性自娛的歌舞,音樂上也漸漸向歡快明朗的節奏轉變,無論男女老少都可以進入舞池翩翩起舞。

  在不同地區,卓舞的稱謂不盡相同。在康定,人們稱之為“都巴卓”、“達卓”等,城鎮地區稱“跳鍋莊”;在瀘定,稱其為“昂宙鍋莊”;在嘉戎的丹巴,稱鍋莊為“達爾嘎”;在九龍,分別稱之為“鍋卓”、“羅口”或“卓”;在雅江,稱為“卓羌”或“朵替卓”;在道孚、鄉城、甘孜、德格、理塘等地稱“卓”;在爐霍,稱為“卓羌”;在金沙江邊的柏婭鄉稱為“沙色鍋莊”; 在色達,稱鍋莊為“卓羌”;在得榮,稱鍋卓為“竹羌”等等。

  依舞

  這是一種優美輕快的高原舞蹈,在四川康巴地區稱之為“弦子”。每逢賽馬會、喜慶節日、民間集會時,人們都會跳這種舞蹈。伊舞是從騎馬、打酥油、狩獵等日常生活中提煉出來的藝術,節奏明快、輕巧活潑、鏗鏘有力。男子舞蹈動作粗獷、熱情奔放;女子舞蹈頷首鞠腰、起伏適度。舞蹈的形式從兩人到百人不等,其隊形變化多端,如:方形、八字形、圈形、川字形、雍仲符號形等等。并且,這種舞蹈的舞袖十分講究:男袖由外白袖和內紅袖構成,女袖相反,男女袖的內袖均長出外袖五十多厘米。由于這種舞蹈的特性,舞蹈隊一般由年輕男女組成。當然也有少量的老年舞蹈隊。長袖是依的典型舞蹈服裝,而男子的腳鈴是舞者最好的節拍音器。舞隊的配樂一般常由歌手、牛角琴、竹笛和鼓點組成,后來加入風琴伴奏。歌曲內容是歷史上沿襲下來的傳統歌詞,內容多以贊美家鄉山水、贊頌吉祥幸福為主。

  “依舞”在四川康區又名“弦子”,藏語稱其為“依”或“康諧”,流行于康、衛藏地區。表演時由一名操牛角胡或二胡的領頭人邊拉邊舞,所以俗稱“弦子舞”,它是典型的農業區的歌舞,以巴塘的弦子最為出名,故又叫“巴塘弦子”。在牧區,有一些熱巴藝人表演的弦子,稱“熱巴弦子”。弦子的舞姿婀娜,動作舒展、柔美。音樂速度較慢,旋律優美抒情、延綿連貫、婉轉而深情,極富歌唱性。演奏弦子音樂,凡遇長音時,弦樂器牛角胡(與二胡形制相似,琴筒用牛角制成,蒙以蛇皮)由于弓子較短,都演奏成每拍兩個帶連線的八分音符同音反復,這兩個八分音符之間加上一個低大二度或小三度的裝飾音,使曲調顯得有起伏并取得連綿不斷的效果,成為弦子音樂的基本特色。用二胡、大提琴等拉弦樂器演奏弦子音樂都應保持這種特色。弦子所唱的歌詞內容廣泛,多數曲調可以自由地填入新詞。

  熱巴

  古時候,有一種流浪在藏區各地的舞蹈群體,他們沒有美妙動聽的音樂來伴奏,也沒有聲勢浩大的舞隊來鋪場,他們僅用自己輕巧的舞姿和緊湊的鼓點就能贏得各地觀眾的青睞。他們叫:熱巴藝人。

  熱巴藝人的舞蹈廣泛流行于康巴藏區。“熱巴”原意為“流浪藝人”,最初起源于藏族民間藝人歌舞班子。男舞者腳蹬馬靴,手持響鈴,腰系黑白相間的牛毛繩。女舞者用左手的彎弓點擊右手的手鼓。因模仿動物形象,熱巴動作具有高度的技巧性,如:仰轉、抬腿轉、側身翻及繞身翻轉擊鼓等。女舞者的腰肢非常柔軟,在表演是往往會從側面讓頭部和小腿相觸,宛若水蛇般的身軀在敲擊手鼓的同時繞回婉轉,隨著鼓點節奏的加快,身軀的繞轉讓人目不暇接。與其他舞蹈風格不同的是:它既是群舞,也是一種集體性的獨舞。

  鍋哇

  玉樹地區稱“鍋瓦”,即武士舞。在意義上同四川嘉絨藏區的卡斯達溫(鎧甲舞)有相同之處。而卡斯達溫對漆牛皮甲、象皮甲、藤甲、鐵皮甲及整片甲和千葉甲的考究,在鍋瓦中所不被表現的。但就舞蹈本身而言,都是古代戰爭時期勇士出征前所跳的一種民間祭祀舞,顯示著部落戰爭中不可侵犯的威嚴和震懾邪魔妖道的磅礴氣勢。它是在我們的孩童時代里較難看懂的舞蹈之一。以一位擊鈸或右手持劍左手握圓形獅頭牌的人為領隊,其他人皆左手握弓,右手持劍。舞蹈中夾雜有對白和歌唱。具有一些戲劇歌舞的特色。舞者頭戴紅穗帽,步履緩慢,與塔爾寺勇士舞頗為相似。音調節奏中充滿了莊嚴肅穆、蒼勁有力的氣勢,仿佛要將觀眾帶入那古遠的、彌漫著馬蹄聲和戰事桑煙的軍事帝國時代。據說從前舞者是左肩斜挎彎弓,右肩斜挎箭囊。經過長期的演變,人們開始用結辮的彩色綢緞來象征性地代替弓箭。鍋瓦舞蹈一般傳內不傳外,傳男不傳女,并且,只在宗教儀式和盛大場面才出現,具有揚佛興教的功能。如今,玉樹的薩迦派寺院已將“鍋哇”列入了宗教舞蹈系列之中。

  藏戲

  藏戲"叫"阿吉拉姆”即“仙女大姐”之意。是藏區普遍流行的以歌舞形式表現故事內容的綜合性藝術。

  藏戲在西藏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相傳十四世紀初,后藏高僧唐東杰布為了建造雅魯藏布江的鐵索橋而四處募捐集資。三年后,他在山南地區窮結縣境內,發現了聰慧美麗、能歌善舞的七姊妹,便把她們組織成最早的戲團,以佛教故事為內容,奔赴藏區各地表演自編自導,具有簡單故事情節的歌舞劇,以此募捐籌集建橋資金。這就是藏戲的雛形。

  早期的藏戲是用舞蹈啞劇表演簡單的故事,而今已發展成為綜合性較強的藝術。在流派上有白面具的早期舊派和藍面具的后期新派之分。而按民間分法,則有覺木隆劇團為代表的前藏派和以江嘎爾劇團為代表的后藏派。現在藏戲的四大流派為:迥巴藏戲、江嘎爾藏戲、香巴藏戲和覺木隆藏戲。

  藏戲演員的化妝,或是把臉譜畫在臉上,或是戴假面具。而面具主要有平面和立體兩種形式。

  平面面具由各種布料、紙板、山羊皮等制作,一般用來表現劇中角色的身份和性格,如國王、大臣、喇嘛、老婦、老翁、巫女等人物。溫巴的藍色面具是正直勇敢的象征;國王的紅色面具是權力的象征;大臣的黃色面具是忠良的象征;王妃和牧女的綠面具象征女性;老人的白面具象征善良;半白半黑的面具是兩面三刀、口是心非的角色;而黑色面具是兇惡、殘暴的象征。

  立體面具用紙漿、漆布、泥巴等調和塑成,表現神仙鬼怪或動物,如彌勒佛、龍女、閻羅王或護法神等等。

  演戲時有旁白用快板向觀眾交待劇情的發展。用樂手打擊樂器為演員的舞蹈伴奏,還有后臺演員為臺上演員幫腔。唱腔至少有20種,男女老幼,喜怒哀樂,盡不相同。藏戲除折子戲外,一般都可分為三個段落:

  一.出場儀式

  獵人凈地:由身著獵人裝的人手持彩箭首先登場,凈場地,高歌祝福;

  太子降福:由身著太子裝的人出場,為觀眾帶來福澤;

  仙女歌舞:由身著仙女裝的人漫步起舞,表示仙女下凡,與人間共享歡樂。

  二.正戲

  三.收場

  藏語稱為“扎西”,在向觀眾祝福的同時,接受捐贈。“扎西”的原意是“吉祥”,當結束某件事情時,它又有著“圓滿”的含義。比如:節目收場時跳“扎西舞”;結束酒會時喝“扎西酒”;親友分別時祝“扎西語”;信箋完稿時寫“扎西詞”等。

  藏戲的傳統劇目有12個,最有名的是“八大藏戲”:《文成公主》、《諾桑王傳》、《朗薩姑娘》、《蘇吉尼瑪》、《單互桑姆》、《白瑪文巴》、《頓月頓珠》、《云乘王子》等。這些戲目,多數是佛經故事、神話傳說、歷史故事或人情世態。

  莫合則

  這是一種古代藏族軍隊舞蹈,它是同仁地區民間三大舞蹈之一,主要在六月會期間隆務河谷地帶的村莊會演。軍舞是一種大型廣場歌舞,類似于中原漢族聚集地的社火和西藏的“望果節”表演,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歡慶的娛樂性,舞蹈風格體現出威武、雄壯、豪放、歡樂的特點,從中表現了藏族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祈求和平安康的美好愿望。相傳,藏王松贊于布、赤松德贊時期,唐蕃之間有時失和,在同仁與甘肅夏和甘加一帶兩軍對峙,常常交戰,后經高僧調解停戰,據說當時:蕃軍隊載歌裁舞歡慶停戰時,從軍隊駐地達加措中出現兩條龍,一龍似虎,一龍似豹,與歡慶的人們同歡共舞,沿襲已久,演變而成莫合則,表演這種舞蹈時,舞者身帶有彩色條紋服飾,頭戴虎豹面具,手提弓和矛、刀、軍旗等各種武器,高喊(哎哈--哎哈--哎哈)口號,左轉右轉,邊跳邊排成各種隊形,還舞出兩軍交戰的場面。

上一篇: 中國雕版藝術的一朵奇葩

下一篇: 木板大鼓

已有0條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