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普通黎家女孩的夢想——重現“龍被”的傳統技藝
必勝客助織錦女北京探訪“龍文化”
本報訊 黎族傳統文化的精華——黎錦,在中華民族文化之林獨樹一幟。存續3000年的黎錦工藝,像一顆璀璨的明珠,被譽為中國棉紡織史上的“活化石”。昔日朝廷貢品“龍被”,將黎錦技藝推向巔峰。然而,這個“活化石”目前面臨的瀕危狀態讓人揪心。
張燕,一個普通的海南黎族姑娘,懷著“重現‘龍被’的傳統技藝”的夢想,將自己的青春奉獻給黎錦的工藝創作。“我們的文化不能斷裂,不能沒有傳承”,這是一個黎族女孩的責任感。記者 陳映虹 文/圖
必勝客“圓夢”活動
保亭尋找黎族女孩
張燕,一個普普通通的黎族女孩,將自己絢麗多彩的青春奉獻給常人看來枯燥乏味的黎錦中,她的夢想不是名車豪宅,而是重新恢復黎錦的巔峰之作“龍被”。“龍被”,這個已失傳近百年的工藝,是橫在張燕面前的難關,足以再耗費她幾年的青春時光。
“龍被”有著什么樣的魅力吸引著張燕?張燕要“圓夢”,困難有哪些?9月11日,一個天氣晴朗的星期六,記者與必勝客公共事務主任蔡謝芳一行來到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尋找“夢想女孩”張燕。
據了解,今年恰逢必勝客品牌進入中國20年,必勝客邀請并組織來自全國20個城市的20組幸運消費者踏上歡樂之旅,幫助他們尋找、追憶、暢想心中“迫切”要實現的“歡樂夢想”。
經過了3個半小時的車程,汽車抵達保亭縣保城,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幅園林場景:廣場、公園、廊亭、河欄、公共建筑到街頭小景、綠化帶,處處都是打上地方特色烙印的圖案。這個詩一樣的縣城,帶給了黎族女孩張燕最初的夢想,甚至改變了她的人生。
打工妹愛上黎錦
“我對它一見鐘情”
“你好!你們辛苦啦!”站在我們面前的張燕,扎著馬尾辮,穿著黃色的T恤,純凈樸素,笑容特別陽光。
一路上,張燕笑得特別爽朗,性情開朗的她顯得非常善解人意,很會照顧人。“我以前是一名服務員,在很多地方打過工。”張燕告訴記者,她出生在樂東縣一個偏遠的山村里,17歲就出來打工了。在樂東、保亭、??诋斶^服務員、工廠工人等等,幾乎什么活都干過了。
一個偶然的機會,張燕接觸到了黎錦。2005年,為了重現黎錦這一民族工藝的輝煌,黎族文化愛好者劉超然在保亭縣委的支持下,成立了新達達黎族織錦編排技術研究室。作為被招進來的紡織工,張燕第一次接觸到了黎錦。“以前在家時,我也見奶奶那一輩人紡織過,但是那是比較簡單的,我也沒有學。當我看到這么瑰麗的黎錦,我覺得好美啊,我真的為我們黎族的黎錦感到驕傲!”第一次走進黎錦的藝術殿堂,她對黎錦“一見鐘情”。
“我什么工作都做過,在外打工也很辛苦,我就想學一門手藝。剛開始接觸黎錦時,我很喜歡,后來我就越來越有感情,從開始的學習摸索,到收集圖案創新,一直做到現在,我已經離不開黎錦了。”張燕的語言很樸實,“黎錦對于我來說,就像是我的孩子,如果我將來的愛人反對我做黎錦,我會選擇黎錦。”
把青春獻給黎錦
日復一日家中紡織
當記者來到張燕的宿舍,發現張燕的宿舍就是一個黎錦“工廠”,里面有各種紡織工具,古老的、現代的,還有黎錦的棉線成品、半成品。這些幾乎構成了張燕的全部生活。提起她的生活,張燕顯得不好意思,“我每天6點起床買菜,買菜回來就開始紡線,晚上有空時上一兩個小時的網放松放松。”
據了解,一幅簡單的黎錦要花費數個星期,甚至數個月的時間。制作純手工的黎錦分為四個部分:紡、染、織、繡。張燕給記者示范了棉線的紡法,她用木棉絮手理成條,然后用左手轉動一種用小竹枝做成的木棉紡錘,捻成細線。紡線后就開始染色,黎錦的染色全部取自天然材料。張燕說,藍色一般用野青葉的樹葉制成靛泥后染成,黃色用黃姜的根塊榨汁入染,紅色、棕色、褐色是用樹皮或者樹心切成碎片煮水染制。染色后再進行織、繡。
這種原始做法勞動強度大,一幅黎錦制作耗時很長。張燕告訴記者,她日復一日地在家中紡線織布,姐妹們晚上約她出去玩時,她總是說“沒空”。“她們不理解我為什么整天守著這些機器。”張燕笑著說。
在張燕的家里,記者看到張燕的一幅幅作品,其中一幅是在上海世博會展出過的大型黎錦掛壁,色彩鮮艷,猶如一幅黎族人民的“清明上河圖”。喜慶熱烈的畫面,再現了黎族人民生活勞作的情景。
當介紹起黎錦時,張燕滔滔不絕,她告訴記者:“黎族沒有文字,也沒有圖畫,黎族的婦女將自己喜歡的東西在黎錦上表達出來,比如江河中的游魚、池畔的青蛙、飛翔的小鳥等素材在織錦中比較常見。”
“龍被”技藝失傳
黎族女孩欲重現傳奇
黎錦就是黎族獨特的史書,濃縮了黎族的歷史與文化。如果把黎錦比喻作明珠的話,那最璀璨的一顆無疑是黎錦的巔峰之作“龍被”。
記者日前采訪了“‘龍被’收藏第一人”蔡于良。中國工藝美術家學會織錦專業委員會委員蔡于良收藏的“龍被”從元、明到清代,達120多套,是海南乃至全國收藏“龍被”最多、品種最全、質量最高的收藏者。蔡于良介紹:“現存‘龍被’多織成于明清兩代,因其被面花紋是以龍紋為主題紋樣而得名,是朝廷貢品。由于黎族沒有文字,很多工藝的技術細節都沒有文字資料流傳下來,‘龍被’技藝已失傳。”
張燕編排了很多張綺麗的黎錦,但是她心中最大的夢想是“龍被”。“‘龍被’失傳了,我跟我的導師劉超然曾用2個月時間走遍全島,結果很令人失望。”張燕決定恢復“龍被”的傳統技藝,“我知道很難,‘龍被’的紡織工藝、原材料等無從尋找,但是再難,我也要做。我想以前的人條件那么差都做出來了,現在我們有設備,不可能做不出來。”
蔡于良介紹:“‘龍被’是雙面織,要求正反兩面一樣整齊勻密,即在同一塊底料上,在同一織錦過程中,織出正反兩面圖像,輪廓色彩完全一樣,圖案同樣精美,工藝技術要求很高。”
黎錦精華“龍被”
不但要傳承
更要創新
“龍被”的魅力在哪里?蔡于良介紹,“龍被”融合了黎族文化、漢族文化和宮廷文化,是黎錦中最上乘的藝術品,是黎錦的精華所在。“龍被”在早期一直是朝廷貢品,“龍被”上的圖案龍、鳳、麒麟,這些都是漢族文化的吉祥物。“龍被”上的圖騰更是融合了儒、道、佛三家的寓意。“龍被”跟宮廷文化更是分不開,其龍鳳吉祥物圖案在宮廷建筑、龍袍上都可以對比得到體現。“黎族文化不是單一的,我們可以在漢族文化、宮廷文化中尋找到它的根。”蔡于良介紹道。
對于“龍被”的文化內涵,張燕表示這是自己創作“龍被”的另一個困難所在。“我文化水平比較低,接觸的事物也比較少,‘龍被’不僅要模仿,更要創新,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補充我的文化知識。”
蔡于良也表示了同樣的看法:“‘龍被’不僅要恢復傳承,更要研究創新。不同歷史時期的藝術品,都應有不同的表現。張燕如能走出去,了解古代文化、了解宮廷文化,了解我們中國的龍文化,對她的創作來說,是一件好事!”作為新達達黎族織錦編排技術研究室的顧問,蔡于良非常希望張燕能增長見識,能有所創新。
必勝客助織錦女
赴京城探訪
“龍文化”
“當我第一次聽說張燕的事跡后,我非常感動。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必須充分挖掘、保護、開發好海南的文化資源,包括本土文化、民族文化。今年恰逢必勝客品牌進入中國20年,必勝客邀請并組織來自全國20個城市的20組幸運消費者圓夢之旅行動。我們馬上想到了張燕,我們想幫助張燕實現自己的夢想,更想保護好我們的民族文化,為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盡一份自己的責任。”必勝客公共事務主任蔡謝芳說。
為了幫助張燕實現她的愿望,9月18日,必勝客將促成張燕的北京文化之旅。對于這次北京尋夢之旅,張燕充滿了期待。
必勝客助織錦女北京探訪“龍文化”
本報訊 黎族傳統文化的精華——黎錦,在中華民族文化之林獨樹一幟。存續3000年的黎錦工藝,像一顆璀璨的明珠,被譽為中國棉紡織史上的“活化石”。昔日朝廷貢品“龍被”,將黎錦技藝推向巔峰。然而,這個“活化石”目前面臨的瀕危狀態讓人揪心。
張燕,一個普通的海南黎族姑娘,懷著“重現‘龍被’的傳統技藝”的夢想,將自己的青春奉獻給黎錦的工藝創作。“我們的文化不能斷裂,不能沒有傳承”,這是一個黎族女孩的責任感。記者 陳映虹 文/圖
必勝客“圓夢”活動
保亭尋找黎族女孩
張燕,一個普普通通的黎族女孩,將自己絢麗多彩的青春奉獻給常人看來枯燥乏味的黎錦中,她的夢想不是名車豪宅,而是重新恢復黎錦的巔峰之作“龍被”。“龍被”,這個已失傳近百年的工藝,是橫在張燕面前的難關,足以再耗費她幾年的青春時光。
“龍被”有著什么樣的魅力吸引著張燕?張燕要“圓夢”,困難有哪些?9月11日,一個天氣晴朗的星期六,記者與必勝客公共事務主任蔡謝芳一行來到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尋找“夢想女孩”張燕。
據了解,今年恰逢必勝客品牌進入中國20年,必勝客邀請并組織來自全國20個城市的20組幸運消費者踏上歡樂之旅,幫助他們尋找、追憶、暢想心中“迫切”要實現的“歡樂夢想”。
經過了3個半小時的車程,汽車抵達保亭縣保城,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幅園林場景:廣場、公園、廊亭、河欄、公共建筑到街頭小景、綠化帶,處處都是打上地方特色烙印的圖案。這個詩一樣的縣城,帶給了黎族女孩張燕最初的夢想,甚至改變了她的人生。
打工妹愛上黎錦
“我對它一見鐘情”
“你好!你們辛苦啦!”站在我們面前的張燕,扎著馬尾辮,穿著黃色的T恤,純凈樸素,笑容特別陽光。
一路上,張燕笑得特別爽朗,性情開朗的她顯得非常善解人意,很會照顧人。“我以前是一名服務員,在很多地方打過工。”張燕告訴記者,她出生在樂東縣一個偏遠的山村里,17歲就出來打工了。在樂東、保亭、??诋斶^服務員、工廠工人等等,幾乎什么活都干過了。
一個偶然的機會,張燕接觸到了黎錦。2005年,為了重現黎錦這一民族工藝的輝煌,黎族文化愛好者劉超然在保亭縣委的支持下,成立了新達達黎族織錦編排技術研究室。作為被招進來的紡織工,張燕第一次接觸到了黎錦。“以前在家時,我也見奶奶那一輩人紡織過,但是那是比較簡單的,我也沒有學。當我看到這么瑰麗的黎錦,我覺得好美啊,我真的為我們黎族的黎錦感到驕傲!”第一次走進黎錦的藝術殿堂,她對黎錦“一見鐘情”。
“我什么工作都做過,在外打工也很辛苦,我就想學一門手藝。剛開始接觸黎錦時,我很喜歡,后來我就越來越有感情,從開始的學習摸索,到收集圖案創新,一直做到現在,我已經離不開黎錦了。”張燕的語言很樸實,“黎錦對于我來說,就像是我的孩子,如果我將來的愛人反對我做黎錦,我會選擇黎錦。”
把青春獻給黎錦
日復一日家中紡織
當記者來到張燕的宿舍,發現張燕的宿舍就是一個黎錦“工廠”,里面有各種紡織工具,古老的、現代的,還有黎錦的棉線成品、半成品。這些幾乎構成了張燕的全部生活。提起她的生活,張燕顯得不好意思,“我每天6點起床買菜,買菜回來就開始紡線,晚上有空時上一兩個小時的網放松放松。”
據了解,一幅簡單的黎錦要花費數個星期,甚至數個月的時間。制作純手工的黎錦分為四個部分:紡、染、織、繡。張燕給記者示范了棉線的紡法,她用木棉絮手理成條,然后用左手轉動一種用小竹枝做成的木棉紡錘,捻成細線。紡線后就開始染色,黎錦的染色全部取自天然材料。張燕說,藍色一般用野青葉的樹葉制成靛泥后染成,黃色用黃姜的根塊榨汁入染,紅色、棕色、褐色是用樹皮或者樹心切成碎片煮水染制。染色后再進行織、繡。
這種原始做法勞動強度大,一幅黎錦制作耗時很長。張燕告訴記者,她日復一日地在家中紡線織布,姐妹們晚上約她出去玩時,她總是說“沒空”。“她們不理解我為什么整天守著這些機器。”張燕笑著說。
在張燕的家里,記者看到張燕的一幅幅作品,其中一幅是在上海世博會展出過的大型黎錦掛壁,色彩鮮艷,猶如一幅黎族人民的“清明上河圖”。喜慶熱烈的畫面,再現了黎族人民生活勞作的情景。
當介紹起黎錦時,張燕滔滔不絕,她告訴記者:“黎族沒有文字,也沒有圖畫,黎族的婦女將自己喜歡的東西在黎錦上表達出來,比如江河中的游魚、池畔的青蛙、飛翔的小鳥等素材在織錦中比較常見。”
“龍被”技藝失傳
黎族女孩欲重現傳奇
黎錦就是黎族獨特的史書,濃縮了黎族的歷史與文化。如果把黎錦比喻作明珠的話,那最璀璨的一顆無疑是黎錦的巔峰之作“龍被”。
記者日前采訪了“‘龍被’收藏第一人”蔡于良。中國工藝美術家學會織錦專業委員會委員蔡于良收藏的“龍被”從元、明到清代,達120多套,是海南乃至全國收藏“龍被”最多、品種最全、質量最高的收藏者。蔡于良介紹:“現存‘龍被’多織成于明清兩代,因其被面花紋是以龍紋為主題紋樣而得名,是朝廷貢品。由于黎族沒有文字,很多工藝的技術細節都沒有文字資料流傳下來,‘龍被’技藝已失傳。”
張燕編排了很多張綺麗的黎錦,但是她心中最大的夢想是“龍被”。“‘龍被’失傳了,我跟我的導師劉超然曾用2個月時間走遍全島,結果很令人失望。”張燕決定恢復“龍被”的傳統技藝,“我知道很難,‘龍被’的紡織工藝、原材料等無從尋找,但是再難,我也要做。我想以前的人條件那么差都做出來了,現在我們有設備,不可能做不出來。”
蔡于良介紹:“‘龍被’是雙面織,要求正反兩面一樣整齊勻密,即在同一塊底料上,在同一織錦過程中,織出正反兩面圖像,輪廓色彩完全一樣,圖案同樣精美,工藝技術要求很高。”
黎錦精華“龍被”
不但要傳承
更要創新
“龍被”的魅力在哪里?蔡于良介紹,“龍被”融合了黎族文化、漢族文化和宮廷文化,是黎錦中最上乘的藝術品,是黎錦的精華所在。“龍被”在早期一直是朝廷貢品,“龍被”上的圖案龍、鳳、麒麟,這些都是漢族文化的吉祥物。“龍被”上的圖騰更是融合了儒、道、佛三家的寓意。“龍被”跟宮廷文化更是分不開,其龍鳳吉祥物圖案在宮廷建筑、龍袍上都可以對比得到體現。“黎族文化不是單一的,我們可以在漢族文化、宮廷文化中尋找到它的根。”蔡于良介紹道。
對于“龍被”的文化內涵,張燕表示這是自己創作“龍被”的另一個困難所在。“我文化水平比較低,接觸的事物也比較少,‘龍被’不僅要模仿,更要創新,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補充我的文化知識。”
蔡于良也表示了同樣的看法:“‘龍被’不僅要恢復傳承,更要研究創新。不同歷史時期的藝術品,都應有不同的表現。張燕如能走出去,了解古代文化、了解宮廷文化,了解我們中國的龍文化,對她的創作來說,是一件好事!”作為新達達黎族織錦編排技術研究室的顧問,蔡于良非常希望張燕能增長見識,能有所創新。
必勝客助織錦女
赴京城探訪
“龍文化”
“當我第一次聽說張燕的事跡后,我非常感動。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必須充分挖掘、保護、開發好海南的文化資源,包括本土文化、民族文化。今年恰逢必勝客品牌進入中國20年,必勝客邀請并組織來自全國20個城市的20組幸運消費者圓夢之旅行動。我們馬上想到了張燕,我們想幫助張燕實現自己的夢想,更想保護好我們的民族文化,為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盡一份自己的責任。”必勝客公共事務主任蔡謝芳說。
為了幫助張燕實現她的愿望,9月18日,必勝客將促成張燕的北京文化之旅。對于這次北京尋夢之旅,張燕充滿了期待。
重點閱讀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