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级毛片免费在线播放/日韩欧美色视频在线观看/两个人看的www中文字幕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56民族藏族文化

藏傳佛教的女性僧團及女活佛轉世傳承體系

2010-08-29 00:16:21 作者:admin 來源:中國民族文化網 瀏覽次數:0 網友評論 0

自佛教傳入雪域藏地以后,在廣大的藏族地區,就有為數不少的一大群藏族女性,尤其是年輕的藏族女性,削發入佛門,充當著“覺摩”(即“尼僧”)或“格隆瑪”(即“比丘尼”)這一特殊的社會角色。她們以從事宗教活動,過著“出世”的宗教生活,構成了藏傳佛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對藏族出家女性,很少有人專門研究和介紹。因而,藏族出家女性實際上是一個鮮為人知的宗教文化園林。為此,本文試圖涉獵這一奇花異放的園林,為廣大世人更好地了解和認識雪域高原的藏族尼僧,開設一扇小窗口。

藏傳佛教的女性僧團及女活佛轉世傳承體系

上圖:藏傳佛教僧尼

一、 藏族比丘尼的產生與比丘尼僧團的建立

比丘尼,為梵文音譯,意為乞士女、除女、熏女等,是依法受過具足戒的佛教出家女性。相傳釋迦牟尼的姨母摩訶波詹ㄌ崳第一個比丘尼,繼后以她為中心,便形成了第一個比丘尼僧團。在藏族地區,從公元八世紀才開始出現女性出家者。據藏文史籍《智者喜宴》等記載,吐蕃王朝藏王墀松德贊為扶持佛教,于公元八世紀先后從尼泊爾、鄔仗那國迎請寂護、蓮花生等大師,建寺度僧,弘揚佛法。蓮花生大師進藏后,首先為藏王墀松德贊、王妃卡爾欽薩措嘉以及三名邀請者共五人,在瑪薩上宮殿前授灌頂。蓮花生大師認為王妃卡爾欽薩措嘉是智慧白空行母的化身,請求藏王能以她啟開密宗法門。藏王墀松德贊遂將愛妃卡爾欽薩措嘉及五種順緣物,奉于蓮花生大師。在桑耶青浦格貢(今西藏山南札壤縣境內),蓮花生大師引據三藏等,為卡爾欽薩措嘉剃度受戒,成為藏傳佛教史上的第一位女性出家者。從她以后,藏族地區才開始有了出家尼僧。
 

藏傳佛教的女性僧團及女活佛轉世傳承體系

上圖:年輕的比丘尼住在簡陋的山洞內,生活清苦,卻仍流露出燦爛的笑容。

藏傳佛教的女性僧團及女活佛轉世傳承體系

上圖:吹嗩吶的比丘尼

隨著桑耶寺的落成和藏族地區第一批出家僧伽“七覺士”的產生,墀松德贊的又一位妃子卓薩赤嘉姆贊(法名絳曲杰)等其他貴族婦女約30人,從漢僧摩訶衍處受戒,出家為尼。繼后,又有大批的藏族女性出家為尼。據藏文史籍記載,桑耶寺竣工慶典舉行“扎德哈熱”大會供儀軌時,寂護任親教師,有覺姆堅赤嘉姆與斯贊姆嘉等其他一百名藏族女性出家為尼。

根據有關資料,當時在桑耶寺共有300名男女出家為僧尼。這300名僧尼的所有生活費用,皆由王室提供或支付。且將芒侖格汝林作為凈廚,由出家為尼的王妃絳曲杰職其事,供給每一位僧尼十三種膳食,并銘文立碑,建立比丘、比丘尼僧團組織,分別為比丘和比丘尼僧團委任軌范師。這就是藏族歷史上最早建立的并與男僧比丘合寺的比丘尼僧團。由于僧伽組織的建立,桑耶寺便成為藏傳佛教歷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三寶具足的寺院。

 

藏傳佛教的女性僧團及女活佛轉世傳承體系

上圖:虔誠的女性教徒

藏傳佛教的女性僧團及女活佛轉世傳承體系

上圖:僧尼在舉行法事

由此可見,在公元八世紀吐蕃王朝鼎盛時期,在藏地建立僧伽組織初始,就有大批的女性出家者,特別是王室貴族婦女步入佛門,出家為尼,使當時受到藏族土著宗教苯教勢力極力抗衡、排擠的佛教,得到了大力支持和扶助,從而推動了佛教在藏地的傳播和發展。在這些比丘尼中,還出現了瑜伽母、女密宗大師等大成就者,如益希措嘉等。

益希措嘉,即卡爾欽薩措嘉,是藏王墀松德贊之妃。其父親為吐蕃小邦卡爾欽王貝吉旺秋,母親為努薩格措,她是姊妹三人中最小者。由于她容貌美麗,引起了斯卡爾王多杰旺秋與卡爾曲王貝吉勛努兩家求婚者之間的糾紛,為逃婚受盡皮肉之苦,后被藏王墀松德贊迎請入宮為妃。蓮花生大師入藏后,依止蓮花生大師出家為尼,修得所有教法,蓮花生大師稱她為“與吾等同者”,是蓮花生大師二15位著名君臣弟子當中的心傳弟子,曾在雪山荒地修持八大苦行,獲得大成就,成為藏傳佛教史上的第一位女密宗大師,以神通廣大、法力無邊著稱于世,曾受到尼泊爾國王等的迎請。在桑耶寺佛、苯之爭時,她以自己的淵博學識力挫群雄,辯敗苯教徒等,博得庶眾敬服。

由于眾王妃的嫉恨,墀松德贊去世后,在桑耶黑波日,信仰苯教的王妃覺汝薩苯姆措對益希措嘉獻毒加害。毒害未遂,王妃覺汝薩苯姆措心懷愧疚而遠去他方。為此眾王妃懷恨在心,將益希措嘉驅逐于后藏。她在卡熱雪山,攝受三百名弟子,傳授密法,該地由此得名“覺摩卡熱”,即“比丘尼之卡熱”。其中三十九名得成就,二十名能做利樂有情之事業,七名弟子與其等同。繼后,她在覺摩囊廣收徒眾弘傳佛法,建立了有千名比丘尼的僧團組織。覺摩囊為地名(今西藏日喀則地區拉孜縣境內),藏語即“比丘尼之里”。在覺摩囊這一尼眾道場,其中能做利樂有情事業者有百位,與其同等者七名,獲成就者五百名。她在后藏攝受的女弟子中,獲成就者竟達一千三百余名。由此可見,覺摩囊是藏傳佛教尼僧最早建立起來的活動中心和修持密法的主要道場,由此成為藏傳佛教修行圣地。后來藏傳佛教覺囊派在此建立覺囊寺,即由此地而得名。

繼后,益希措嘉又到尼泊爾、門域等地,攝受徒眾二百余名,弘傳佛法,培養出一批藏傳佛教尼僧,以此擴大和發展了藏傳佛教比丘尼僧團,特別是把她們納入統一的信仰體系下,把個人性的內在信仰變成社會性的宗教,為傳播藏傳佛教寧瑪派教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當益希措嘉在邊地大力弘揚佛法之時,藏王牟墀贊布派遣三位大臣迎請她返回桑耶寺。她同蓮花生大師之著名弟子、二十五君臣中的南卡寧波、貝若扎納等其他眾多弟子,將蓮花生大師傳授的“修心法類”一千萬部、“心髓法類”一萬部及本續、經教、密訣等所有甚深教法,編目分類,筆之于書,伏藏于整個藏區。而且,諸多密法均由她傳出,如“金剛橛”、“空行母心髓”等等,為藏傳佛教早期寧瑪派的傳播和繼承做出了不可磨滅的特殊貢獻。正因為如此,藏傳佛教寧瑪派將益希措嘉、蓮花生大師和另一明妃曼達熱哇,供奉為寧瑪派“佛母三尊”,同時還將益希措嘉作為空行母和金剛帕姆語之化身加以崇奉,特別是寧瑪派的許多高僧大德將她奉為本尊佛母進行修持。

益希措嘉作為吐蕃王朝時期藏族出家女性的杰出代表,不僅為佛教在藏地的傳播和發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而且為廣大的藏族婦女開辟了一條識字習文、學法修法的道路,對提高藏族婦女整體文化素質,具有深遠的意義。

繼益希措嘉之后,在廣袤的藏族地區出現過不少優秀的出家女性,其中在藏傳佛教“后弘期”內出現的瑪久拉仲,在眾多杰出的藏族出家女性中頗具典型。

瑪久拉仲(1049~1144),是繼益希措嘉后在藏傳佛教史上出現的又一位著名尼僧。由于她在密法修持上獲得大成就,后人又尊稱她為女密宗大師。她出生在西藏山南地區措美地方,父親名叫確吉達瓦,為該地地方官,母親叫隆姆本尖,是門閥富家之女,從小受過教育。其父母二人心地善良,崇信佛法,頗受人們尊敬。由于家庭的良好熏陶,瑪久拉仲自幼喜歡習文識字,從母親和家中供養師學習。八歲時,一日內可誦讀《般若八千頌》二遍。其誦讀之神速和對般若經義的不同尋常的理解天才,引起較大反響。從此,她被稱譽為“希熱仲美”,即“智慧明炬”。

正當瑪久拉仲嶄露頭角之時,不幸的人間災難降臨。13歲時,母親去世,當時她正隨姐姐東措仁欽本,于格西阿東座前修習《般若六波羅蜜多》。16歲時,姊妹二人依止格西扎巴,不久父親離世。在格西扎巴座前,瑪久拉仲修習廣、中、略三品《般若波羅蜜多》,并有其獨到見解。格西扎巴贊嘆道:“你已獲得經藏獨特智識”,并賜僧衣、設法座而供養。然而,20歲時,姐姐又突然去世。這一系列的沉痛打擊,更堅定了她對佛法孜孜追求的信念。這一年,她從交頓巴索南喇嘛座前,受“甚深三昧四灌頂”等。其后,又依止夏瑪爾巴修習《慈氏五論》;從喇嘛白頓巴修習《大圓滿法》;從喇嘛亞塘巴修習《大手印法》、《那若六法》、《時輪》、《密乘四續部》等諸深奧教法。后在扎塘(今山南扎壤縣城)與印度僧人帕丹巴桑杰(藏傳佛教息解派、覺域派始祖)相遇,他稱贊瑪久拉仲“身具四種大智慧,佛母空行之化身,啟開三摩地之門,降伏眾魔能勝母,拉吉仲美為恭敬。”她依止帕丹巴桑杰學修《虛空啟開心識》、《定見親訓》、《能斷泄障六部》、《幻化能斷密訓》等能斷教法。

23歲時,瑪久拉仲與七位格西辯經交鋒,她以自己深奧莫測的佛學理論和嚴密系統的辯經哲理,辯敗群雄,博得眾僧敬服,并奉香奏樂、設座迎請。是年在俗家懺經時,與印度班智達陀巴扎亞相遇,結為夫妻,生二子一女(有說三子二女)。34歲時,她再次拜謁其尊師索南喇嘛受“帕姆成就五神灌頂”,賜密名“多杰旺秀瑪”,即“金剛自在女”。其后一直依止帕丹巴桑杰,修得多種精深密訣和修持法,游歷108座雪山“年”(藏族原始神祗之一)地,修持苦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修持法。

37歲時,她以桑日卡瑪爾(今西藏山南桑日縣境內)為主要道場,廣收門徒,傳授自己獨辟蹊徑體悟到的佛教學識和別具特色的密宗修持方法,隨之創立了獨樹一幟的藏傳佛教覺域派。于此同時,形成了以瑪久拉仲為中心的尼眾僧團,其道場桑日卡瑪爾也由此成為藏傳佛教后弘期出家女眾活動的重要中心。

不惑之年的瑪久拉仲,就像一棵根植于肥沃土壤里的參天大樹,以自己獨特的佛學智慧和博學才識,挺拔聳立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在雪域眾多的教派和僧眾中脫穎而出,成為一代女大成就者和密宗大師而名震四方,其教法亦不脛而走,播及整個藏區以及印度、尼泊爾等國,并且產生了巨大影響。值得一提的是,她創立的“大手印覺域派”是唯一傳到印度的藏傳佛教宗派。
 

瑪久拉仲一生撰有許多覺域派論著,對藏傳佛教其它諸宗派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在藏傳佛教史上享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她的弟子不計其數,尤其是她培養了大批尼眾,為提高藏傳佛教比丘尼的地位起到了巨大作用,且為藏傳佛教“后弘期”比丘尼僧團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瑪久拉仲,這位被藏族人民親切地稱作“偉大母親”的藏族出家女性的優秀代表,于公元1144年與世長辭,享年95歲。然而,她的教法匯入藏傳佛教格魯派和寧瑪派等宗派中繼續傳播。她的事跡至今仍在藏族尼僧以及廣大民間廣泛流傳。瑪久拉仲本人亦被奉為智慧空行母的化身,為人們所依止和供養。

二、藏傳佛教女活佛體系及傳承

活佛體系是藏傳佛教獨有的一種文化現象,創立于公元十二世紀的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繼后藏傳佛教各宗派也建立起了各自的活佛轉世體制,遂成為一個龐大的教法制度體系。藏傳佛教女活佛體系,雖然是建立在活佛轉世體制的基礎之上,但是更為重要的是,它是在被奉為空行母化身的益希措嘉和瑪久拉仲等杰出女性的巨大影響下誕生的,同時亦是“空行母化身說”付諸實踐的結果,因此在世界宗教文化中獨樹一幟,且具有濃厚雪域高原的文化特色。當然,僅從種類、級別或數字上看,為數不多的女性活佛與數不勝數的男性活佛相比,有天壤之別。盡管如此,女活佛以她們那特有的風采給藏傳佛教文化增添了幾分異彩。下面就對藏傳佛教三大女活佛體系及其傳承作一具體敘述。

(一)女活佛多杰帕姆傳承

多杰帕姆,為藏文音譯,意即“金剛亥母”,是藏傳佛教密宗修持的母體本尊之一。她以身、語、意、業等之化身,出現在青藏高原和印度、尼泊爾等地。女活佛多杰帕姆,就是出現在雪域高原的“金剛亥母”之化身,現已傳至第十二世。

第一世多杰帕姆·杰增卻吉仲美(?~1489),系吐蕃王朝贊普或藏王朗達瑪后裔吉德尼瑪貢之后代。父名赤拉旺堅贊,母名多德嘉姆,在兄妹三人中最小。多杰帕姆自幼聞思佛法,依止法王珀東·確列南杰,出家為尼后取法名貢確嘉姆。她隨從珀東巴前往前、后藏各地,學修三藏教法,接受灌頂、密訣等所有教法。繼后從大成就者湯東杰布,修得新舊密宗博大甚深之教法、教授。后與近侍女弟子德勒曲仲等前往貢布貝吉乃賽修持,獲得證悟。后在羊卓萬戶長南卡堅贊的資助下,于公元1439年(有說1440年)創建了桑頂寺。該寺位于西藏山南浪卡子縣境內的羊卓雍湖西南一座險要陡峭的山頂上。從此,桑頂寺成為歷代多杰帕姆女活佛的駐錫地。34歲時,廣收門徒,在窄貢建立正式僧伽組織,傳授密法,做利樂有情之事業,為僧眾百般敬仰,并視為益希措嘉的轉世。

第二世多杰帕姆·杰增貢嘎桑姆(1490~1533),生于貢布娘赤(今西藏林芝地區)地方。父親為大成就者確丹多杰,母親名覺姆卓瑪,由大成就者湯東杰布認定為一世多杰帕姆·杰增確吉仲美之轉世靈童,由此建立了多杰帕姆女活佛轉世制度。從5歲始依止湯東杰布修習新舊密宗教法。后由班丹其麥珠巴增緣迎至桑頂寺修習珀東巴所傳諸教授、密訣等。上部蒙古兵入侵西藏時,她與班丹其麥珠巴師徒約20人,以幻術調伏上、下門域王,制伏蒙古兵,并傳授真言經教、善惡正法等。由恰爾巴囊索扎西達爾杰作施主,創建了恰爾曲德寺。在雅嘉領主、仁蚌巴、羊卓萬戶長等地方勢力和各地施主的資助、扶持下擴建了桑頂寺,將珀東巴文集一、二卷共120部書寫成金、銀本(用金、銀汁或粉書寫),并廣做利樂事業。

第三世多杰帕姆·杰增年扎桑姆(1534~1574),出生于聶中地方,父親名巴沃倫珠,母親名扎西巴貝爾。由一切知其麥班桑認定坐床,取法名年扎桑姆,并依止一切知其麥班桑等諸善知識,學修《現觀》、《因明》、《般若》、《中觀》等經論,在桑頂寺創建辯經場,廣收徒眾,布道傳教。著有《共同三士道次第》、《生圓和合七支導釋》等論著,以講、辯、著三業,名譽流布。享年40歲。

第四世多杰帕姆·烏金祖姆(1575~1584),生于康區索哇西地方,父名班波居曲,母名卡卓瑪塔果,由嘉央丹增扎巴等認定坐床,享年約10歲。

第五世多杰帕姆·卡覺貝姆(1585~1640),生于貢域嘎瑪中賽,從貢赤列南杰受沙彌尼戒。她廣泛傳播珀東教法,擴充密續修持法,建立各種法事儀軌,使桑頂寺的法事律儀系統化和體制化。從此,桑頂寺有了較為完善的教法體制,且延續不斷。

第六世多杰帕姆·丹增德欽赤列措姆(1641~1707),出生于卓崗達隆地方。從覺拉一切知赤列嘉措受戒,取法名丹增德欽赤列措姆,依止卓貢多杰寧波等上師修習顯密諸教法和珀東巴密訣等。住持寺廟,廣作法事,宏傳教法,教化徒眾。享年66歲。

第七世多杰帕姆·確卓旺姆(1708~1752),出生于寧木同西地方,依止一切知赤列嘉措、卓貢班瑪赤列等上師修習教法。她以神變幻術著稱于世。現世多杰帕姆·德欽確吉卓美記載道:“當時,在雪域高原各大寺院大肆搶劫、摧毀寺廟的準噶爾次旺熱丹軍兵入侵桑頂寺時,杰增欽姆(即確卓旺姆)對徒眾說:‘眾僧就近躲藏,我一人留此。’便在白宮寢室德欽頗章坐禪入定。當軍兵入至時,她變幻作一頭恐怖忿猛的野豬,身上燃燒著熊熊烈火,示現各種幻術。當準噶爾兵來到護法神殿時,象鼻天神口噴鮮血,匯流成海,制伏眾軍,(準噶爾兵)遂供奉刀槍、鎧甲及300余件兵器,盟誓不再侵害;護法神殿12柱間,不時顯現畏怖幻術,(準噶爾兵)遂將在羊卓地區其它寺廟內搜劫的佛教法物和法器等供奉于此。”(見藏文版《西藏佛教》1994年第2期第39頁)這一故事曾在藏區廣泛流傳。

第八世多杰帕姆·格桑確丹德欽旺姆(1753~1802),出生于香扎西孜地方,為六世班禪班丹益希之侄女。由六世班禪灌頂,迎至桑頂寺。在七世達賴喇嘛格桑嘉措座前剃度受戒,取法名格桑確丹德欽旺姆。在桑頂寺依止一切知明久仁欽桑波和格勒堅贊修習珀東教法等。曾在札什倫布寺從六世班禪修習"大威德"等教法。六世班禪將江孜乃寧寺(位于日喀則康馬縣境內)及所轄土地和庶民等賜予侄女多杰帕姆,以作桑頂寺的莊園。相傳曾受乾隆皇帝之邀到內地,被封為呼圖克圖。
 

(三)香塞杰尊仁波齊女活佛體系

香塞杰尊仁波齊女活佛,是藏傳佛教寧瑪派活佛體系中的一名女性活佛。女活佛杰尊仁波齊的駐錫地為香塞寺,該寺位于今拉薩市曲水縣查納鄉境內,座落在一個山青水秀、景色秀麗的山岡上。

第一世香塞杰尊仁波齊·仁增曲央桑姆(1853~1951),父名東珠南嘉,母名邊巴卓瑪,系尼泊爾人。父母二人赴印度、薩霍爾等地朝圣途中,生于班瑪措地方。由于家庭生活十分貧窮,自小四處行乞為生。5歲時,與母親一同侍從瑜伽母次仁布赤。6歲時,能講述佛本生故事,并以此為生計。其名聲由此傳開,被稱為“瑪尼洛欽”。13歲時,曾被薩霍爾王迎請行佛事。后依止夏嘎措周仁卓之法嗣傳承者赤扎班瑪嘉措,學得諸多甚深密訣,在黑波日等地苦行,修持三年。19歲時,隨嘉姆、嘎托二位瑜伽母前往尼泊爾朝覲,刻印了“確丹恰茸卡雪”之目錄。當時正值尼泊爾佛教衰落時期。返藏后,從夏嘎巴之弟子那澤多杰修習密法,游歷藏區各圣地,為十三世達賴喇嘛所授記。36歲,拜謁夏嘎措周仁卓之轉世,獲賜法名仁增曲央桑姆。繼后隨楊斗仁波齊聞習三律、菩薩行等經典,又從瑪珠仁波齊座前修習《隆欽寧提》與達隆諸教法。依達隆瑪珠仁波齊授記,依止堪欽阿旺丹貝尼瑪,受戒而未削發,成為藏傳佛教女性出家者的留發尼僧之一。此后與幾位尼僧赴青浦、桑日、香波雪山、崗底斯雪山等許多著名圣地修持寧瑪派、覺域派等各種密法,又在香塞隱居坐靜達數年之久,獲得大成就,名聲大噪。

55歲時,在西藏地方勢力的大力資助下,重建香塞寺,使這座最初為息解派、后為寧瑪派的寺廟,演變成著名的香塞尼寺,且制定了完整的教法體制和組織制度,直到今日仍為藏族地區較有影響的尼眾僧團組織。由此,她亦被信眾擁立為“杰尊仁波齊”,意即“尊者大寶”,成為藏傳佛教史上的又一位女活佛。由于她不是轉世活佛,而是通過自己的苦行和修持成就而成為一名活佛,故又被尊稱為“讓瓊喇嘛”,意即“自身修成的上師”。

從此,許多藏族貴族婦女聞其道譽,紛紛前來拜謁,布施供養;同時也有廣大窮苦女性紛至沓來,在她座前剃度為尼。在香塞寺,她不僅傳法布道,而且廣濟博施窮苦百姓。相傳依附該寺的男女乞丐、孤兒和老弱病殘,竟達數百人之多。

這位德高望重的女活佛,于1951年3月13日與世長辭,享年98歲。然而今日她作為“親證”的實體,仍安坐于香塞寺主殿內,接受著徒眾香客的頂禮膜拜。

第二世香塞仁波齊·多扎·多杰熱丹,系錫金王室章茸家族人氏,父輩為西藏后藏多扎莊園主(今西藏日喀則地區江孜縣境內)。香塞仁波齊·杰尊曲央桑姆去世后的第二年,這位出生在拉薩多扎貴族家的男孩,被認定為女活佛的轉世靈童,成為第二世香塞杰尊仁波齊。多扎·多杰熱丹被認定為香塞杰尊活佛后,由于年齡幼小,不曾住寺。新西藏誕生后,他選擇了不同于傳統的受教育的方法,從小學到中學,由高中到大學,系統攻讀,再到高級佛學院進修深造。1984年,他從西藏大學藏語系畢業后,一直在西藏人民廣播電臺從事編輯和翻譯工作。平時在宗教節日期間,他還要前往香塞寺主持各種佛事法會。總之,這種女活佛轉世為男性的轉世方法,不但頗為引人注目,而且在藏區也不多見。按一般傳統慣例,男活佛轉世為男性,女活佛轉世為女性。然而,藏傳佛教活佛轉世體制,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拘泥于以往之慣例,已發生巨大演變。例如,目前藏傳佛教活佛轉世體制中,不僅有女活佛轉世為男性,而且也有男活佛轉為女性。這種宗教文化現象雖然較為罕見,但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藏傳佛教中男女所擁有的平等地位。

藏傳佛教的女活佛,除了以上所述的幾個傳承體系之外,藏傳佛教諸多宗派中,均有女性活佛。甚至在藏族傳統宗教苯教中,也曾產生過女性活佛。在此因篇幅所限,不能一一述及。綜上所述,藏族女性出家眾,從公元八世紀產生以來,雖然經歷了曲折的演變過程,但是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及其特異的傳承方式,根植于雪域高原,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開花結果,大放異彩。在藏族女性出家者中,不僅出現過許多著名的大成就者或瑜伽母,有的還參與政治,用自己的才智保家衛國。直至今日,藏族女性出家者在當今藏傳佛教這塊園林中,仍占有重要的一席,她們的行蹤遍步廣大藏區,擁有自己獨立的寺院。她們在宏傳各自宗派教義的同時,又形成了獨特的區域性文化。這不僅豐富了藏傳佛教文化,而且為藏傳佛教的繼承和發展,發揮著特殊作用。特別是藏族女性活佛的產生,為藏族婦女的解放、平等和自由,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同時亦為藏族婦女樹立了一個值得驕傲的典范。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

[復制地址給QQ/MSN好友]

相關文章
網友評論
    • 驗證碼:
推薦閱讀
最新文章
觀注:熱點圖片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