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戶撒刀鍛制技藝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是阿昌族人智慧的結晶,目前已設計出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及裝飾性工藝品等三大類120多種。戶撒刀不僅本民族視若珍寶,而且深受附近各民族的喜愛。在所有刀具家族中,他以其精湛的工藝著稱,其質地精良,鋒利耐用,有"柔可繞指,削鐵如泥"之譽。如今,阿昌刀已走出了云南,不僅銷往北京、西藏、青海、新疆、甘肅、內蒙古等地,甚至還遠銷緬甸、泰國、印度、法國、挪威等國,在國內外久享盛名。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鍛制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云南省隴川縣的項老賽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此次拍攝工作得到了州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持,隴川縣委對此高度重視,派出精兵強將認真部署各項籌備工作,提前到拍攝點駐扎指導部署前期工作,使整個拍攝工作得以順利完成,得到了拍攝組和群眾的好評。
作為央視惟一一檔對農戶外訪談節目,主持人肖東坡,有著“農村后生”的淳樸、憨直和風趣,他帶著濃濃的鄉情,帶著對農民的真誠尊重和認同,走進了老百姓的“精神家園”,受到農村觀眾的普遍歡迎。
節目一開始,肖東坡機敏和善、平易親切的態度和不飾雕琢、獨具魅力的個性特征及主持風格,便將現場觀眾和老百姓的情緒一次次推向高潮。訪談中他與嘉賓、戶撒刀王項老賽風趣幽默、親切自然的交談,從戶撒刀的歷史聊到刀王項老賽的打刀故事;從戶撒刀的煅制技藝聊到如今戶撒刀在世界各國享有的盛名;從各式各樣的戶撒刀聊到其歷史淵源和未來發展的前景,他在輕松和諧的語境中,利用遠離城市喧囂的寧靜,將訪談過程變成心與心的交流,使每一位觀眾都時刻地感受到被采訪嘉賓的酸甜苦辣、真實生動的人生歷程,以及那一樁樁富有濃郁鄉土氣息和濃濃鄉情的鄉村故事。這也使原本有些拘謹的刀王放開手腳、大刀闊斧地展示其煅制的真正能夠“削鐵如泥、柔可繞指”的一把把戶撒刀,使戶撒刀的傳說頭一次展示在央視的鏡頭之下,節目也因此而一次次掀起高潮。
訪談中,肖東坡還對縣委書記楊世莊、縣委常委、宣傳部長何華以及參加訪談的其他領導就“縣委、政府如何為塑造刀王形象、打造戶撒刀品牌服務”進行了簡短采訪。
此次拍攝工作對隴川而言是一次難得的機遇,對進一步擴大戶撒刀和隴川對外宣傳力度和知名度將起到非常大的推動作用,將為進一步打造中國目瑙縱歌之鄉品牌力度奠定重要的基礎。
他,人稱“刀王”,一個以打刀為生的民族中家喻戶曉的鬼斧神匠。
他,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戶撒刀鍛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一個阿昌族漢子35年的打刀情緣。
《戶撒刀王》——項老賽, 鄉約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