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慈溪市橋頭鎮人。1968年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歷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教授,上海劇協副主席。1962年開始發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系列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霜冷長河》、《千年一嘆》、《行者無疆》、《摩挲大地》、《尋覓中華》等,長篇記憶文學《借我一生》、《我等不到了》等,學術專著《戲劇理論史稿》、《戲劇審美心理學》、《中國戲劇文化史述》、《藝術創造工程》、《中國戲劇史》、《藝術創造論》、《觀眾心理學》等。在海內外出版過史論專著多部,曾被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榮譽稱號。現在還擔任99讀書俱樂部的榮譽董事長。
人物經歷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縣橋頭鎮(今屬慈溪市),1962年畢業于培進中學,1966年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文革”期間,余秋雨的父親被同事誣陷錯劃為“右派”,叔父遭到紅衛兵及造反派的殘酷迫害而含冤自盡。1969—1971年,余秋雨赴江蘇吳江縣太湖農場勞動(即下放五七干校)。學校復課后參加過由周恩來總理親自發起、組織的大學教材編寫。1975—1976年在恩師盛鐘健先生的幫助下,到浙江奉化縣一所半山老樓里苦讀中國古代文獻,研習中國古代歷史文化。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陸續出版了《藝術創造論》 《觀眾心理學》《中國戲劇史》 《戲劇思想史》 以及《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Aesthetics of Primitive Theatre》等一系列學術著作。先后榮獲全國戲劇理論著作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著作獎、全國優秀教材一等獎。
1985年成為當時中國大陸最年輕的文科教授。
1986年,被文化部任命為上海戲劇學院院長,上海市寫作學會會長,上海市委咨詢策劃顧問,并被授予“上海十大學術精英”稱號。
1987年被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的榮譽稱號。1992年7月起享受政府特殊貢獻津貼。
1996年余秋雨辭去上戲院長職務,推薦其大學同班同學榮廣潤接任院長。
余秋雨宣布封筆后,轉型為社會活動家,多次出席央視青年歌手大獎賽擔任現場點評,成為青歌賽最亮麗的風景。
汶川大地震后,余秋雨于五月二十三日在其新浪博客發表《就汶川賑災捐款答記者問》一文,通過與記者對話的形式宣布“給四川災區捐款二十萬元”,并表示今年“還有全新版的《文化苦旅全書》和《秋雨文籍》出版,應該會有不少稿費,到時候再捐”。 2009年6月蕭夏林指控余秋雨自稱的向地震災區捐款20萬元一事為子虛烏有,要求余提供捐款證明,易中天也批評余秋雨詐捐。余秋雨“詐捐”事件由此在網上愈演愈烈。 2009年8月29日,都江堰“秋雨圖書館”落成, 證明了“詐捐”一事只是一個謠言。據悉,余秋雨此次捐贈圖書的購書成本為30多萬元,加上余秋雨還向3所學校捐贈了電腦、打印機、傳真機、復印機、攝像機、照相機、音響等其他設備,總花費超過50萬元。這些捐助全部由余秋雨一人出資。
為了尋找中華文化的靈魂,他在長期鉆研典籍后離開書齋,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辭職遠行,考察并闡釋了大量中華文化的遺跡。他所發現并寫到的地點,后來大多成為海內外民眾爭相游觀的熱點。在這過程中,他又創造了“文化大散文”的嶄新文體而開啟一代文風。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晚期開始,為了對中華文化進行比較研究,他與鳳凰衛視合作,冒著生命危險貼地穿行四萬公里當今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親身考察了人類全部重要古文明的遺址。此后,他又考察了歐洲九十六座城市,繼續對中華文明作比較研究。這種空前規模的文化考察通過全球電視直播感動了世界,他多次應邀到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馬里蘭大學演講中華文化,并成了聯合國世界文明大會、世界華商大會、全球企業家峰會的首選文化演講者。他的書籍,長期位列全球華文書排行榜前列。在國內,2002年統計的全國十年來最暢銷書籍前十名,他一人占了三本。目前,他是公認在全球各華人社區影響最大的極少數作家之一。海內外讀者高度評價他集“深度研究、親歷考察、有效傳播”于一身,以整整二十年的不懈努力,為守護和解讀中華文化作出了先于他人的杰出貢獻。最近幾年,他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大學、中華英才編輯部等機構評為“中國十大藝術精英”、“中國文化傳播坐標人物”、“2007十大學術精英”之首,又被世界華人經濟測評體系授予“影響世界100年100位杰出華人獎”。2008年6月上海市政府教育委員會決定建立“余秋雨大師工作室”。主要從事文化散文寫作和藝術理論研究。在大陸和臺灣出版中外藝術史論專著多部,曾赴海內外許多大學和文化機構講學,據傳入載了英國劍橋《國際著名學者錄》、《世界名人錄》、《杰出貢獻者名錄》以及美國傳記協會的《五千世界名人錄》等。
著作簡介
作品按時間先后順序進行排列: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 1992年大陸出版 1995年臺灣出版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的代表作,書主要是以余秋雨先生在全國各地的文化之地的游覽過程為線索,思想非常深刻,語言也極有震撼力,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其中對人性的拷問也極為深刻。整本書向讀者展示了先生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以及書中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該書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范例。
山居筆記
《山居筆記》 1995年
《山居筆記》一書的寫作,始于一九九二年,成于一九九四年,歷時兩年有余。為了寫作此書,作者辭去了學院的行政職務,不再上班,因此這兩年多的時間十分純粹,幾乎是全身心地投入。投入那么多時間才寫出十一篇文章,效率未免太低,但作者的寫作是與考察聯在一起的,很多寫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快不起來。記得有一次為了核對海南島某古跡一副對聯上的兩個字,幾度函詢都得不到準確回答,只得再去了一次。這種做法如果以經濟得失來核算簡直荒誕不經,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謂“得失寸心知”。
霜冷長河
《霜冷長河》 1999年
驚人的安靜,但這種安靜使它成了一條最純粹的河。清亮、冷漠、坦蕩,岸邊沒有熱鬧,沒有觀望,甚至幾乎沒有房舍和碼頭,因此它也沒有降格為一脈水源、一條通道。
它保持了大河自身的品性,讓一件件岸邊的事情全都過去,不管這些事情一時多么重要、多么殘酷、多么振奮,都比不上大河本身的存在狀態。
它有點荒涼,卻拒絕驅使;它萬分寂寞,卻安然自得。很快它會結冰,這是它自己的作息時間表,休息時也休息得像模像樣……
千年一嘆
《千年一嘆》 2000年
這是一本日記,記錄了余秋雨在千年之交隨香港鳳凰衛視“千禧之旅”越野車跋涉四萬公里的經歷。
他們一行人是去尋找人類古代文明的路基,卻發現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離、戰壕密布、盜匪出沒。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會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實的恐怖故事。
在“千禧之旅”即將結束之時,作者寫下這樣的一段話:“四個月冒險奔波,天天都思念著終點。今天我們到了,回頭一看,卻對數萬公里的尺尺寸寸產生了眷戀。那是人類文明的經絡系統,從今以后,那里的全部冷暖疼痛,都會快速地傳遞到我的心間。”
行者無疆
《行者無疆》 2001年
行者獨步于遙遠的曠野,
素昧平生的未知,遭遇處處的難題,
只因為一個執著的信任,
敢于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腳下,
為后來人度步出一往無垠的疆土 。
借我一生
《借我一生》 2004年
是余秋雨對中國文化界的“告別之作”,涉及他和他的家族諸多不為人知的經歷,還描繪了記憶中文革時“大揭發”、“大批判”的整人模式……從前輩到自己,作者以平實、真實的記憶組成一部文學作品。
“我歷來不贊成處于創造過程中的藝術家太激動,但寫這本書,常常淚流不止。” ——余秋雨
笛聲何處
《笛聲何處》 2004年
中國歷史充斥著金戈鐵馬,但細細聽去,也回蕩著胡笳長笛。只是,后一種聲音太柔太輕,常常被人們遺忘。遺忘了,歷史就變得獰厲、粗糙。這本書要捕捉的,就是曾經讓中國人癡迷了兩百年之久的昆曲的笛聲。在《笛聲何處》當中,余秋雨依舊以其一貫的文化的視角、散文的風格,關注的則是另一種歷史的、音樂的非物質的文化。余秋雨稱,《笛聲何處》的創作準備早在12年前就已經開始了。當時,《文化苦旅》還沒有進入臺灣,余秋雨赴臺所到之處的一系列活動,均是以昆曲學者的身份受到接待的。
尋覓中華
《尋覓中華》 2008年
縱觀《尋覓中華》全書,并沒有多少優美的詞句和華麗的詞藻,其間多的是睿智的語言,以及一則則通俗的故事。余秋雨也很少對山水名勝作具體的描述,往往是筆鋒一轉,人為地構造出了一幅幅濃郁而又深沉的人文圖景,緊跟著便進入了直抒式的詠嘆,繼而以縱橫四海的氣勢,揮灑著對中國文化的種種遐想和議論。它為每一名讀者解讀了中華文化的壯闊和黃河文明的盛衰,使讀者為文章的情緒所感染,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作者發自內心的感悟,從而以一種嶄新的姿態去思索人生、思索未來。
余秋雨先生全新版的《文化苦旅全書》共分六冊。首批推出有關中國的兩本《尋覓中華》和《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 2008年
《摩挲大地》一書,精選了《文化苦旅》、《山居筆記》中的一些著名篇章,但每一篇都由作者本人進行了大幅度的精心修改。書中的后半部分有關邊遠地區少數民族生態的文章都是第一次發表。全書230千字。
從此,余秋雨的全部文化散文著作,均以這套書的文字和標題為準,之前的所有的版本不再印刷,免誤讀者。
歷史的暗角
《歷史的暗角》 2009年
收錄的篇什歷來被文學史和讀者目為歷史、文化美文的典范之作而廣泛傳誦,堪稱秋雨散文中的泰山北斗。讀者自會體悟到余秋雨在歷史追溯之中體現出來的心靈的震顫、思考的重量。
問學余秋雨
《問學余秋雨》 2009年
近十余年來,余秋雨先生一直在以親身歷險的方式考察著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考察成果通過電視和書籍在全球華文界造成巨大影響。本書淵源就是余秋雨老師在鳳凰衛視主持的文化類座談節目《秋雨時分》。但在主持完《秋雨時分》之后,秋雨老師并沒有匆忙推出改編版的相關圖書,而是歷時兩年,幾乎是逐字逐句精心完善和重新創作后,才鄭重推出本書。
秋雨老師將帶領讀者深入探討東方及中國各個時代的文化精髓,同時結合文化和電視傳媒的傳播威力,將極大地激發讀者對中國古代文明的探究的欲望。
新作:我等不到了
《我等不到了》2010年
余秋雨在《我等不到了》開篇即說明了創作此書的初衷:“七年前,我寫了記憶文學《借我一生》。沒想到,這本書出版后在很多長輩、親友、同事、鄰居間引發了一場回憶熱潮。他們不斷向我指出需要補充和更正的地方。連一些以前并不認識的讀者,也轉彎抹角地為我提供各種參考資料。一位教授對《借我一生》提出了嚴厲的批評。他說‘什么一生,你和妻子近十多年的經歷最為驚心動魄,但你顯然顧慮太多,寫得不清不楚。’他的批評很對,中國文學不應該違避當下的切身磨難,因為這不僅僅是自己的遭遇。寫下來才發現,真實,比文學還文學。”
余秋雨說:“很多與我有關的人,都死去了。我很想與他們說話,不管他們能不能聽到。于是就有了眼前這本書——《我等不到了》。
《我等不到了》以平靜的語調敘述了家族的歷史,曾祖父、曾外祖父從浙江慈溪出發,闖蕩上海灘,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父親、母親、姨媽、叔叔、“我”以及妻子馬蘭,眾多家族人物的一生,在近一個世紀歷史的光影中沉浮;文革中表哥益生和叔叔之死,折射了畸形年代里的畸形命運,平靜的敘述中蘊涵著悲壯的集體掙扎。余秋雨介紹說,這是一部具有象征意義的作品,一部深入靈魂的“中國讀本”。它告訴讀者,在你們出生之前,父輩們有過什么樣的精神歷程,這種精神歷程又如何滲透到今天,成了你們的生存背景。
《我等不到了》是余秋雨用筆一字一句寫出來的,因此他將此書珍惜地稱為“純手工寫作之記憶文學”。余秋雨說:“也許這個奇怪的名稱能夠引發讀者的一種想象:一個上了年紀的男人握筆支頤,想想,寫寫,涂涂,改改,抄抄,再把一頁頁手稿撕掉,又把一截截稿紙貼上。這種非常原始的‘純手工寫作’,與‘記憶’兩字連起一起,真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秋雨語錄
真正的文化精英是存在的,而且對國家社會非常重要。但是這些年來,由于偽精英的架勢實在是太讓人惡心了,結果連真的精英的名聲也敗壞了。真精英總是著眼于責任,偽精英總是忙著裝扮;真精英總是努力地與民眾溝通,偽精英總是努力地與民眾劃分,這就是最根本的區別。
凡是文化程度不高的群落,總是會對自己不懂的文化話語心存敬畏,正是這種敬畏心理被一些投機文人利用了。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這二十幾年里邊,偽精英文化的發展好像有那么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可以稱為假洋鬼子階段,第二階段是所謂拒絕世俗的階段,第三階段是所謂咬文嚼字的階段。
在文化上,無效必然導致無聊,無聊又必然引來無恥。但是,即使到了這種“三無”的低谷,也不必過于沮喪。因為只有低谷,才能構成對新高峰的向往。
當今天下百業,文化最大。當今天下百行,文化屆最小。那么,豈能再讓一個日漸干涸的小池塘,擔任江河湖海的形象代表?
我看到,被最美麗月光籠罩著的總是荒蕪的山谷。我看到,被最密集的“朋友”簇擁著的總友情的孤兒。我看到,最怨紛的蒼老嘆息總是針對早年的好友。我看到,最...
羅丹說,什么是雕塑?那就是在石料上去掉那些不要的東西。我們自身的雕塑,也要用力鑿掉那些異己的、卻以朋友名義貼附著的雜質。不鑿掉,就沒有一個像模像樣的自己。
善良,這是一個最單純的詞匯,又是一個最復雜的詞匯。它淺顯到人人都能領會,又深奧到無人能夠定義。它與人終生相伴,但人們卻很少琢磨它、追問它。
社會理性使命已悄悄抽繹,秀麗山水間散落著才子、隱士,埋藏著身前的孤傲和身后的空名。天大的才華和郁憤,最后都化作供后人游玩的景點。
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
人格尊嚴的表現不僅僅是強硬。強硬只是人格的外層警衛。到了內層,人格的天地是清風明月,柔枝漣漪,細步款款,淺笑連連。
來一次世間,容易嗎?有一次相遇,容易嗎?叫一聲朋友,容易嗎?仍然是那句話--學會珍惜,小心翼翼。
如果你喜歡文學,喜歡原創文學,我建議你到 文博苑 里看一看,讀一讀,同時也希望大家親自寫一些自己的東西作為鍛煉。
為什么那么多中國民眾突然對韓國的電視劇,對超女表現出那么單純的投入,很重要的原因是,韓國藝術家不知道中國評論家,而超女根本不在乎評論家的存在。
我們對這個世界,知道得還實在太少。無數的未知包圍著我們,才使人生保留迸發的樂趣。當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確解釋了,這個世界也就變得十分無聊。
一切美麗都是和諧的,因此總是渾然天成,典雅含蓄。反之,一切丑陋都是獰厲的,因此總是耀武揚威,囂張霸道。如果沒有審美公德的佑護,美永遠戰勝不了丑。
黃山谷說過:“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澆灌,則塵俗生其間,照鏡覺面目可憎,對人亦語言無味。”這就是平庸的寫照。如此好事,如果等到成年后再來匆匆彌補就有點可惜了,最好在青年時就進入。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
學術特點
語言通俗,散文小說化。作者有意識地將他的散文與小說以最好的形式結合起來,追求一種小說化的藝術效果。有利于不同層次不同趣味的人讀懂、接受、喜歡。其散文小說化藝術形態主要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完整生動的故事情節,注重故事情節的構建;二是歷史現場還原式的虛擬,豐富的藝術想象。余秋雨并不局限于傳統的散文創作規范,而采用了虛擬性的小說手法,發揮了合理的想象,把抽象概念的歷史材料,給予生動形象的藝術再現。
語言宏大、取材廣泛,寫法自由,文情并茂。《文化苦旅》共有31篇,以《都江堰》最短,也有3500余字,而壓卷之作《江南小鎮》有9000余字。長篇散文能吞吐古今,馳騁中外,具有黃鐘大呂的磅礴氣勢,讀起來令人蕩氣回腸。描寫、記敘、抒情與議論水乳交融,充滿睿智與情趣,富含哲理。余秋雨散文的核心表達方式是議論,但又多與抒情融合,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地方正是來自這種用抒情筆法進行理性思考的議論。
余秋雨的通俗體散文和央視百家講壇一脈相通,甚至是百家講壇的先聲。其貢獻在于播散了中國傳統文化,將中國文化推向世界。
學術評價
余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他憑借自己豐厚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于千年文明長河之中。首部散文集《文化苦旅》依仗著作者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范例。他的近作《借我一生》又創立了“記憶文學”的新體裁,被香港《亞洲周刊》評為年度“全世界十大最重要的書籍”之一。
余秋雨的藝術理論著作,也備受學術界重視和尊崇。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戲劇理論史稿》,此書是中國大陸首部完整闡釋世界各國自遠古到現代的文化發展和戲劇思想的史論著作,在出版后次年,即獲北京全國首屆戲劇理論著作獎,十年后獲北京文化部全國優秀教材一等獎;而另一本于1985年發表中國大陸首部戲劇美學著作-《戲劇審美心理學》,次年亦榮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著作獎。其學術成就可見一二。
有評論家譽之為:左手寫散文,不流之于淺薄;右手撰述藝術理論,也不失其豐贍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