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舞是具有代表性的保安族傳統民間歌舞,通常在娶親時表演。遇豐收或其它喜慶日子也常跳。
宴席舞來源于保安族的婚禮習俗。結婚時由新郎和本村的青年組成“迎親隊”到女方娶親,女方村里的男女青年也組成迎親隊,在村口以墨筆涂男方陪送者的面部,并用拳擊之,以相戲謔。娶親后,新郎新娘騎馬回家,舉行宗教儀式,隨后即散發核桃、紅棗。凡是賀喜的人,不分男女老少都要向主人索取一份,祝賀他們吉祥如意,紅喜臨門,夫妻和睦。最后宴席開始,在篝火的映照中,請本村最好的歌手唱宴席曲,大家也就隨著唱詞邊歌邊舞。宴席舞的表演者,人人能觸景生情,隨口填詞。歌詞豐富多彩,曲調優美,舞步穩健、瀟灑,一般多為對唱、對跳,即興表演。
宴席舞的動作特點是頭部有規律、有節奏地擺動。動律是由下頦的左下側向右上側自然擺動,擺動時節奏性強并有停頓。整個身體的左右擺動較明顯,尤其是兩胯部分更為突出。腿部屈伸較大,腳落地時有力、穩健,多屬邀請動作。手形為半握拳,大拇指伸展,其意為夸贊保安族在氣質上是一個“有自豪感的”民族。這種手式在保安族民間舞蹈中運用甚為普遍。保安人民在舞蹈時喜歡昂首挺胸,整個動作和情緒都表現出民族自豪感。
重點閱讀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