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繡是裝飾手段,是苗族女性文化的代表
2010-03-23 08:57:57 作者:56china 來源: 瀏覽次數(shù):0 網(wǎng)友評論 0 條
刺繡是苗族源遠流長的手工藝術(shù),是苗族服飾主要的裝飾手段,是苗族女性文化的代表。 中國西南部的貴州省居住著大量的苗族同胞,他們創(chuàng)造了不同樣式、風格的服飾。他們的服飾有便裝與盛裝之分,平日著便裝,節(jié)目或姑娘出嫁時著盛裝,無論服裝還是頭飾,工藝復(fù)雜,做工精細。
苗族刺繡的題材選擇雖然豐富,但較為固定,有龍、鳥、魚、銅鼓、花卉、蝴蝶,還有反映苗族歷史的畫面。苗族刺繡十分美麗,技法有12類,即平繡、挑花、堆繡、鎖繡、貼布繡、打籽繡、破線繡、釘線繡、縐繡、辮繡、纏繡、馬尾繡、錫繡、蠶絲繡。這些技法中又分若干的針法,如鎖繡就有雙針鎖和單針鎖,破線繡有破粗線和破細線。
苗族刺繡圍腰,以白色為底色,上面滿繡有蝴蝶、蜈蚣龍,造型飛舞張揚。繡品以蜈蚣龍為主紋樣,下面三層另有蝴蝶、小蜈蚣龍等,為苗族繡品的傳統(tǒng)典型紋樣。
苗族刺繡有一種極常見的人騎龍或騎水牯紋樣,體現(xiàn)了苗族人民英勇無畏的氣概和生活情趣。苗族民間藝術(shù)中的騎龍、馴龍、雙龍的各種圖案,再現(xiàn)了人們對龍敬而不畏的心理。
苗族刺繡種類很多,從色彩上分,大體上可分為單色繡和彩色繡兩種。單色繡以青線為主,刺繡手法比較單一,其作品典雅疑重,樸素大方;彩色繡用七彩絲線繡成,刺繡手法比較復(fù)雜,或平繡或盤繡或挑繡,多以自然界中的花鳥蟲魚或龍鳳麒麟為題材,刺繡成品色彩斑斕,栩栩如生,是鳳凰民族工藝品中的精品。
苗族刺繡另一特色是借助色彩的運用、圖案的搭配,達到視覺上的多維空間。挑花也稱數(shù)紗繡,是苗族特有的技藝,不事先取樣,利用布的經(jīng)緯線挑繡,反挑正取,形成各種幾何紋樣。挑花就是借助色彩和不規(guī)則幾何紋樣的搭配,形成多視角的圖案,從而達到“則看成嶺近成峰”的立體與平面統(tǒng)一的視覺效果。
苗族刺繡具有傳承歷史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刺繡的圖案上。幾乎每一個刺繡圖案紋樣都有一個來歷或傳說,都深含民族的文化,都是民族情感的表達,是苗族歷史與生活的展示。蝴蝶、龍、飛鳥、魚、圓點花、浮萍花等圖案都是《苗族古歌》傳唱的內(nèi)容,色彩鮮艷,構(gòu)圖明朗,樸實大方。
刺繡是苗族婦女的特長,很多作品都具有技術(shù)高超,造型奇特,想象豐富,色調(diào)強烈,風格古樸的特點。苗族刺繡圖案色調(diào)多種多樣,松桃地區(qū)以花、鳥、蟲、魚為主,喜歡用粉紅、翠藍、紫等色,較為素凈。黔東南多以龍、魚、蝴蝶、石榴為圖案,喜歡紅、藍、粉紅、紫等顏色。黔中地帶喜歡用長條、長方、斜線等組成幾何圖案,喜歡大紅、大綠、滌藍等顏色。藝術(shù)大師劉海粟對苗族的工藝給予很高的評價:“縷云裁月,苗女巧奪天工”。古藏衣上刺繡的蝴蝶紋,是苗族紋飾中最常見和最重要的裝飾文化,除了蝴蝶紋絢麗的因素外,還與苗族一個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蝴蝶媽媽相關(guān)。在苗族人的心目中蝴蝶媽媽、大宇鹡鳥是苗族的始祖,是創(chuàng)業(yè)者,把這些蝴蝶、鳥紋繡在衣服上用以表示對祖先的尊敬與崇拜。這些圖案還有明顯的陰陽結(jié)合、創(chuàng)造生命的寓意。表達了苗族祖先對自然、宇宙、對生命起源的理解和認識。
臺江苗族刺繡
臺江苗族刺繡是苗族人民以勤勞和智慧創(chuàng)造的一門藝術(shù),堪稱"無字史書",其蘊含的文化內(nèi)含可折射出苗族的歷史和變遷過程,具有極高的文化品味。由于受到不同的社會歷史、自然地理、宗教信們和風俗習慣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人們的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各異,因而制作的刺繡造型風格也各異。就服飾而言(服飾不同,其刺繡紋案也各異)臺江苗族服飾可劃分為方你型、方糾型,方南型、方翁型、方白型、方秀型、翁芒型和后哨型等九個不同類別。
刺繡手法主要有平繡、給練、辯繡、纏繡、破線繡、鎖繡、絞繡、馬尾繡等多種。有的憑對大自然事物的觀察和感受,不雖起草,信手繡出;有的在布面上畫好圖案再繡;有的用剪紙粘貼進行刺繡。刺繡紋樣造型多為夸張得體、風格獨特的飛禽走獸、花鳥魚蟲等。其中以龍、魚、蝴蝶、蜈蚣、蝙蝠等圖案最為廣泛。
苗繡不同于湘繡、蜀繡、蘇繡,它以其濃厚的民族風格;以構(gòu)圖的美觀和夸張;造型的獨特和豐富的色彩而民名于世。
苗族姑娘未出嫁前,都要親手繡作一套嫁妝。從繡作到完成一般要三至五年,每一件繡品的完成,無不滲透姑娘的心血。理虧主靈手巧的苗族姑娘也才能博得人們的贊許、愛慕和追求。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guān)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