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注重禮節,好賓客。凡是前來拜訪和登門投止的客人都竭誠招待,十分熱情。土族人常說:"客人了,福來了!"以高茶貴飯招待客人,并請客人喝酒,主人先向客人敬酒三杯,叫做"吉祥如意三杯酒"。客人起程時,主人在大門口向客人又敬三杯酒,叫做"上馬三杯酒"。不能喝酒的客人,用中指蘸三滴,對空彈三下。土族人民對朋友忠實守信,有尊長敬老的好傳統。
土族的服飾
土族的服飾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青壯年男子,戴有綿鑲邊的氈帽,也有的戴“鷹嘴啄食”的氈帽,身穿小領,斜襟、袖口鑲有黑邊胸前鑲一塊四寸方塊的彩色圖案的長袍,還穿繡花高領的白色短褂,外套黑色或紫紅色的坎肩,腰系繡花長帶,穿大襠褲,系兩頭繡花的長褲帶和花圍肚,小腿扎"黑虎下山"(上黑下白)的綁腿帶,穿花云子鞋。老年人一般頭戴黑色的卷邊氈帽,穿小領,斜襟長袍,外套黑色坎肩,系黑色腰帶,腳穿白襪黑鞋。據《大通縣志》載:"婦女戴帽,辮發用紅棉繩貫青銅錢,垂于腦后,耳綴大環銀銅不一,足穿腰襪,衣服不論綢布雜以五彩,束之大帶。"穿小領斜長袍、兩袖由紅、黃、藍、紫、黑五色彩布圈做成,鮮艷奪目。美觀大方,富有民族特色。長袍上面套有黑色、紫紅色或鑲邊的藍色坎肩,腰系彩帶;彩帶兩頭有花、鳥、蜂、蝶、彩云刺繡或盤線的花紋圖案。穿鑲有邊的緋紅百褶裙,褲子膝下部分套著一節褲筒,土語叫"帖彎",足穿繡花鞋。老年婦女不穿五彩花袖衫,不系繡花彩帶。未婚姑娘兩鬃梳小辮子,中間梳一條大辮子,三條辮子合辮在后面,用緋紅頭繩扎緊,系一海螺圓橢,褲子膝下部分套紅色的"帖彎"。發式和"帖彎"顏色的不同,是區別已婚婦女和姑娘的標志。民和二川地區土族婦女,頭戴綴以珠翠的鳳冠,身穿綠色夾襖,腰系紅色褶裙,花圍肚,腳穿翅尖繡芹鞋。土族婦女稱頭飾為"扭達"。過去土族有"吐渾扭達"(也叫伴伴切扭達,形似圓餅),"捺仁扭達"(也叫三叉頭,形似三肢箭),"適格扭達"他叫簸箕頭形似簸箕),"加斯扭達"(也叫鏵尖頭),"雪古郎扭達"(形似漏凹槽),"加木扭達","索布斗扭達"等八、九種,各地佩戴不一。這些扭達中,據說吐渾扭達最古老,最高貴。土族婦女在腦后抓起高高的發鬃,土語稱"商圖",在"商圖"上面戴著頭飾。1938年以后,由于青海軍閥馬步芳強行改變土族服飾,這種頭飾便失傳了。從此互助土族婦女常把頭發梳成兩根長辮子,在背后,末稍相聯。頭戴飾有絲錦的氈帽或禮帽。
土族的居住
土族群眾往往要族而居,自成村落。土族村落大多在山腳下,依山傍水。一般每家有一個庭院。土語叫"日麻"(即莊廓),圍墻內兩面或三面建有房間,多的之間為一但,中為屋,一側是臥室,另一側是佛堂或倉庫。富裕人家修有"內分"院。"日麻"內以內個角落為廚房、草房、牲畜圈、廁所等。多為平房,系土木結構,門面刻有各種花紋圖案,庭院正中有一圓棣,用來拴牲口,圓棣中間豎著嘛尼旗桿。土族血緣關系較近的系屬,一般都居住在同一區域。兄弟分家時,舊宅歸長子居住,其佘兒子另遷新房,父母一般與最小的兒子居住。
土族的婚俗
據民和土族民間傳說,古時候土族姑娘不出嫁,男子"從妻居",以后演變為男娶女嫁。民和土族的"道拉"(意為唱曲)先娶兒來后嫁女,娶兒嫁女滿堂紅,就指的是這種情況,但這在其它土族地區沒有反映。解放前,土族地區是封建買賣包辦婚姻。土族青年男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約束,婚姻不自由。而聘禮較重,窮人要娶妻十分困難。有的女方不收聘禮,但要男子為女家作工幾年以后才能結婚或者招女婿八贅,或者兩家互相要嫁,稱為"換門親",過去土族也有搶婚的習俗。民和地區傳說在發生了日食或月食的時候,已經訂了親的小伙子(一般因貧困不能娶妻者),可以跑到姑娘嫁家搶婚,直到解放前夕這種習俗尚有殘留。土族勞動人民是一夫多妻制,解放前只有土司,地主納妾。土族的婚禮分為娶親、送親、結婚儀式,謝宴等程序,儀式繁縟、自始自終是在載歌載舞中進行。在娶親的頭一天晚上,男方家派兩名能歌善舞?quot;納什金"(娶親人),帶上娶親的禮物(酒、羊、肉腔,蒸饃等)和"信偶孔"(新娘)上馬時穿戴的服裝、首飾(黑手飾、紅包頭、紅頭繩、上馬袍等)、拉一只白母羊到女方家去娶親。當"納什金"快到女方家時,讓姑娘興高采烈地跑上去接受禮物,邊唱邊舞、邊后退、到大門前時、男人們也熱情地迎接"納什金"。這時阿姑們跑進家里、關閉大門,唱起"康德格瑪"、等"納什金"了她們的歌后,開開門請進去。"納什金"進門時讓姑娘從門頂上向他們潑水?quot;納什金"剛上炕喝茶,吃飯時,姑娘又唱起《納什金斯果》。阿姑們唱完后,兩位"納什金"、也要唱歌跳舞,直到雞叫頭遍才結束。雞叫二遍時,開始給新娘盡管變發式,穿戴新婚婦女的服裝,接著在堂屋舉行上馬儀式,民和土族姑娘上馬時,由讓姑娘們演唱上馬曲。上馬起程儀式舉行后,由新娘的哥哥和弟弟、姐夫、姐姐、舅父等十多人組成"阿仁切"護送新娘到婆家。"紅仁切"所經過沿途村莊,凡是和新娘同村的紅姑(已婚女子)都手捧酒杯等侯在路旁,向"紅仁切"們敬酒,姑娘家人要回敬她們一尺紅布,吃完"紅仁切"走到距男方家二、三里路時,男方派兩個人前往敬酒、獻哈達。門前擺有接桌,上面放著酥油花"西買日"和有柏樹枝的一碗牛奶,桌旁邊有一木制的方斗,斗內裝酒麩皮,上插一枝系有哈達的箭,放一個用紅布裹著的瓷瓶:"經仁隊"們為表吉祥,用柏樹枝蘸著牛奶向西方灑,并圍繞方斗邊撒麩皮,邊跳舞唱歌,新娘進大門時、有兩個婦女在前面拉著紅白毛氈、新娘踩著氈,男左女右,雙方手扶著紅布裹著的瓷瓶,并肩慢步進入庭院,接著舉行拜天地儀式,答謝媒人。人們圍著媒人,一邊唱歌、一邊給媒人敬酒,向其嘴里喂炒面,往其臉上貼酥油。在院子中間,鋪上草搭上木板,招待"紅仁切"。在宴席間要給"紅仁切"上五個肉方,男方和女方家互相指送哈達、衣物等。之后"紅仁切"最后吃長面條叫做("起發面"),"紅仁切"們剛端上飯碗,男方家的小伙子們手捧酒碗,在大門口唱起"赫杰"(起發禧客歌),向娘家人敬酒歡送,至此婚禮結束。
土族的忌諱
土族忌諱吃圓蹄牲畜(馬、騾、驢);忌諱在牲畜圈內大小便,認為這會影響畜群發展。土族的寺廟大殿或家庭佛堂內不讓去過暗房(月房)的人以及孝子(服喪的人)和婦女進入。婦女不戴帽子、不穿長衫、不得在長輩前來往。土族忌諱給客人在有裂縫的碗里倒茶水,并忌諱在客人面前吵架或打駕孩子。土族群眾走遠路或辦婚事、早晨出門碰上空桶、空背斗及不干凈的東西時,認為兇多吉少,就返回來改日再走。土族有忌門的習慣,如生了孩子,安了新大門,發現傳染病等,別人不得進入庭院,忌門的標志是大門旁邊貼一張紅紙,插上松柏枝或在大門旁煨一堆火。
土族的喪俗
土族喪俗各地不同,互助土族多實行火葬,民和土族除非正常死亡和夭折小孩火葬外,其實行土葬。大通土族也有一部分行土葬。土族人家死了人,一般在三至七天內送葬,舉行喪禮要請喇嘛念經三天,請本村的老人念嘛尼,喪禮最后一天,親朋來亡人靈前吊唁獻哈達、獻饅頭。人死以后,先脫去衣服,使成蹲狀、雙手合掌、兩拇指于下頷肩,用五寸寬的長白布條捆住,上穿斗笠或布日?quot;(表示死者的衣服),下圍布裙(老年人用黃布做、年輕人用白布做)、然后入殮在木制的靈轎內。老年人的靈轎做的比較精細,大小以恰能蹲一人為宜,式樣象一座"一間轉三的廟宇",上面有精心雕刻的"懸梁吊柱、花卉圖案、轎的頂端刻有日月模型、并著色油漆、火葬那天、送靈轎至火化現場,將死者面向西方,放入火爐內,用柏樹枝點燃火,并砸碎靈轎,投入爐內同時焚燒。一般在火化的第三天,將骨灰裝進一尺多長的木匣或瓷罐內,暫時埋在臨時的一個地方,等到來年清明節,再埋在祖墳墓地,亡人送葬后,子孫服喪,一般為四十九天。土族沒有特制的孝服,服孝期不穿戴有色彩的衣服,三年不貼春聯,當年不走親訪友。
上一篇: 蒙古族的風俗習慣
下一篇: 新疆過年風俗 崇拜樹木
游客
說的很好呀
2011-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