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6年
類別:民間文學
地區:貴州
編號:Ⅰ-1
申報地區或單位:貴州省臺江縣、黃平縣
一、 簡介
苗族分布在我國西南數省區。按方言劃分,大致可分為湘西方言區、黔東方言區、川滇黔方言區。黔東南清水江流域一帶是全國苗族最大的聚居區,大致包括凱里、劍河、黃平、臺江、雷山、丹寨、施秉、黃平、鎮遠、三穗,以及廣西三江和湖南靖縣等地,其中,臺江縣被稱為"苗疆腹地"。
在此廣大苗族聚居區普遍流傳著一種以創世為主體內容的詩體神話,俗稱"古歌"或"古歌古詞"。民間口傳文學作品《苗族古歌》,是我國流傳下來的惟一非宗教典籍的傳世記史詩,也是集苗族歷史、倫理、民俗、服飾、建筑、氣候等為一體的百科全書。
二、 主要內容及特點
苗族古歌是苗族古代先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創造出來的史詩。它的內容包羅萬象,從宇宙的誕生、人類和物種的起源、開天辟地、初民時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遷徙、苗族的古代社會制度和日常生產生活等,無所不包,成為苗族古代神話的總匯。它分為四部分:《開天辟地》、《楓木歌》、《洪水滔天》和《跋山涉水》。其中,《鑄日造月》提到冶金技術,反映青銅文化打下的烙印;《砍楓香樹》描寫里老斷案,展現部落聯盟時期的社會管理機制……整部史詩以口傳心記為傳承手段,全詩屬五言體結構,押苗韻,長達一萬五千余行,塑造了一百多位有名有姓的人物,并充滿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色彩。詩中大量運用比喻、夸張、排比、擬人、反問等多種修辭手法,生動地反映了苗族先民對天地、萬物及人類起源的解釋和人們艱苦奮斗開創人類歷史的功績,充滿了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色彩。
三、歷史發展
由于苗族歷史上沒有文字,因此,《苗族古歌》的創作與傳承只能靠歷代人口口相傳。古歌大多在民俗活動如"鼓社祭"、婚喪儀式、親友聚會、民間節日中演唱。演唱者多為老年人、巫師、歌手等,通常以比賽的形式進行,可以幾天幾夜地連續表演。直到20世紀50年代,才出版了古歌的苗文文本,有節選本,也有全本。值得敬佩的是,古歌中表現了苗族萬物有靈、生命神圣、眾生平等、人與自然共存共榮的哲學思想。
古歌雖然在苗嶺深山代代相傳了幾千年,卻一直藏在深山人未識。新中國成立后,田兵、唐春芳、今旦、馬學良等民俗學家經過反復搜集、整理,于上世紀末出版了不同版本的苗族古歌。
古歌保存著完整的苗族活態文化體系,表現了萬物有靈、生命神圣、眾生平等、人與自然共存共榮和諧發展的哲學思想,與廣大苗族群眾的生產、生活和思想感情密切相關。由于苗族沒有自己的文字,古歌傳唱實際具有傳承民族歷史的功能。因此,演唱古歌時有較嚴格的禁忌,一般都是在祭祖、婚喪、親友聚會和節慶等重大場合時演唱,演唱者多為中老年人、巫師、歌手等。酒席是演唱古歌的重要場合。演唱時,分客主雙方對坐,采用盤歌形式問答,一唱就是幾天幾夜甚至十天半月,調子雄壯而蒼涼。傳承古歌的方式也較嚴謹,有祖先傳授、家庭傳授、師徒傳授、自學等幾種。
四、主要樂器
1、蕭筒
一種吹奏樂器。流行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以及云南、貴州省的苗、彝、瑤族地區。用小竹制成,全長30~40厘米,竹管上開有5到7個按音孔,吹口部分有所不同。瑤族蕭筒頂端和后方開一出音孔。彝族和苗族的相似,是在蕭筒的頂端堵一木塞;在木塞的后部開一出音孔。聲色輕柔,用于日常娛樂生活。
2、芒筒
亦稱"蘆笙筒"。也有寫作"莽筒"的。是流行于貴州、廣西的苗族、侗族地區的吹奏樂器。在一根細竹管靠下端五分之二處安上一個簧片,然后將此簧管放入大竹筒中,做為它的共鳴筒。芒筒大的有200厘米左右,小的有40厘米左右。音色低沉雄渾,作低音配合蘆笙齊奏。
3、板凳
流行于貴州苗族地區的打擊樂器。板凳用堅硬的木料做成,長20厘米左右,寬約15厘米。演奏時,左右手各持一個,互相碰發出聲音,音色清脆、響亮。
五、傳承意義
苗族的古歌古詞神話是一個民族的心靈記憶,是苗族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和"經典",具有史學、民族學、哲學、人類學等多方面價值。今天,這些古歌古詞神話還在民間流傳唱誦。
但由于受到現代文化和市場經濟的沖擊,苗族古歌已瀕臨失傳。以臺江為例,在全縣13萬苗族同胞中,能唱完整部古歌的已寥寥無幾,目前只有二百余人能唱一些不完整的古歌,而且都是中老年人,傳承古歌較多的老人年事已高。如不抓緊搶救保護,苗族古歌這一民族瑰寶將最終在世間消失。
臺江縣為了將"苗族古歌及古歌文化"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于2001年成立了"臺江縣苗族文化保護委員會暨申報世界遺產委員會"。通過幾年的努力,臺江縣已收集到的苗族古歌有5大組、近6萬行、近30萬字,編寫、出版了以苗族古歌為主的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文本《苗人的靈魂--臺江苗族文化空間》一書。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