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胡爾查捧回民間文藝最高獎
2010-01-21 18:15:42 作者:56china 來源:北方新報 瀏覽次數(shù):0 網(wǎng)友評論 0 條
去年年底,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一位古稀老人從蘇州捧回了“第八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成就獎,這是頒發(fā)給德高望重、對中國民間文藝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的頂級獎項。這位老人名叫胡爾查,現(xiàn)為內(nèi)蒙古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他幾十年來一直以搶救、挖掘內(nèi)蒙古民間文化為己任。4月23日,胡爾查老人在家中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從小受到民間文化的熏陶
胡爾查老人居住在內(nèi)蒙古大學附近一棟簡陋的居民樓里,他的家簡直就是一個小型圖書館。78歲高齡的胡爾查老人身體健朗,精神矍鑠。
胡爾查于1930年11月出生在赤峰市寧城縣一個蒙古族家庭,出生后不久便隨家人遷移到了巴林右旗。回憶起童年時代的生活環(huán)境,胡爾查說:“故鄉(xiāng)山清水秀,水草肥美,那里有豐富的民間文學寶藏。平日里,那些土生土長的草原藝人提著胡琴、馬頭琴走家串戶,傳唱各種神奇動人的故事。這些表現(xiàn)真善美的口頭文學,陶冶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操。”
1948年春天,胡爾查和許多蒙古族青年告別了故鄉(xiāng),進入冀察熱遼聯(lián)合大學魯迅藝術文學院學習。當時,學校組織胡爾查等蒙古族青年把各自所記憶的民歌全都記錄下來,他們還經(jīng)常到學校附近的喀喇沁蒙古族村民家中搜集民間文化。
戰(zhàn)火中搜集整理民歌資料
1948年冬天,隨著解放戰(zhàn)爭形勢的變化,胡爾查和同學們被迫結束了學業(yè)向錦州進發(fā)。途中,學校領導命令除了行李之外,扔掉一切隨身攜帶的物品,輕裝前進,可是胡爾查舍不得扔掉自己隨身攜帶的尚待整理的百余首蒙古族民歌資料。結果,胡爾查背著這些寶貴的資料日夜兼程,走腫了雙腳,才抵達了錦州城。
在當時物質(zhì)條件極為困難的情況下,胡爾查和一位名叫許直的助教在國民黨曾經(jīng)占據(jù)的北大營內(nèi)白天訓練新學員,夜間便在沒有門窗的營房里整理和翻譯蒙古族民歌。夜間寒風刺骨,凍得雙腳疼痛難忍時,他們就在屋子里小跑一陣,再坐下來繼續(xù)工作。他們就是這樣熬過了整整一個冬季,使《蒙古民歌集》的初稿得以完成。
1949年春,冀察熱遼聯(lián)合大學宣布解散,學校的大部分師生被編入隨第四野戰(zhàn)軍進關南下的魯迅文工團。胡爾查登上南下列車等待啟動時,突然接到上級命令,讓他下車隨原冀察熱遼聯(lián)合大學魯迅藝術文學院院長、著名音樂家安波去沈陽。抵達沈陽后,安波出任東北文協(xié)文工團團長,胡爾查被安置在該團工作。在那里,安波讓胡爾查繼續(xù)進行《蒙古民歌集》的翻譯修改工作。同年9月,胡爾查奉命離開沈陽,回到了當時的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首府烏蘭浩特,聯(lián)系出版《蒙古民歌集》的相關事宜。兩個多月后,中國第一部少數(shù)民族民歌集《蒙古民歌集》終于出版了。
鉆進民間文藝寶庫里無法自拔
自從《蒙古民歌集》出版后,胡爾查便一頭鉆進了內(nèi)蒙古民間文藝寶庫里無法自拔。
1953年8月,胡爾查和瑪拉沁夫、安柯欽夫(即漠南)奉命赴北京進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文學講習所深造。在這里,胡爾查聆聽了郭沫若、茅盾等大師們的教誨,閱讀了古今中外的許多名著,使他的眼界豁然開朗。在深造期間,胡爾查在飽覽了古希臘史詩、印度史詩后,他覺得蒙古族的一些偉大的史詩一點也不遜于那些世界著名史詩,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胡爾查在學習期間與漠南合譯了蒙古人民共和國著名詩人納楚克道爾吉、達木丁蘇榮、達·曾格等人的名著《我的祖國》、《白發(fā)的母親》、《和平鴿》等,將其匯成集子,交由上海新文藝出版社出版。
1955年,內(nèi)蒙古文聯(lián)成立了民間文學研究組,胡爾查任組長。這年夏天,胡爾查與內(nèi)蒙古軍區(qū)文工團副團長阿民布和到鄂爾多斯采風,親身體驗了采風的艱辛。
胡爾查說:“鄂爾多斯是歌舞之鄉(xiāng),那里不論男女老少,人人都能夠吹拉彈唱。但是,由于那里到處是戈壁沙漠,中午熱得不能走,只能天剛亮時就趁著涼爽上路,走到上午10點左右就得找個人家歇息,直到下午4點才能繼續(xù)趕路,天黑之前如果找不到人家就很容易迷路。有時由于找不到人家,兩三天才能吃上一頓飯。”
就這樣,胡爾查和阿民布和克服了重重困難,走訪了一個多月,才搜集到鄂爾多斯地區(qū)普遍流傳的蒙古族民歌100多首。可惜的是,這些來之不易的珍貴民歌交到出版社正要出版時,胡爾查被錯劃為“右派”,出版社單方面撕毀合同而使出版事宜夭折。
筆耕不輟老而彌堅
1958年,胡爾查被錯劃為“右派”后,仍然沒有氣餒,一直筆耕不輟,積累了許多譯作。遺憾的是,在10年浩劫中,他那些費盡心血的結晶都被毀掉了。對此,胡爾查至今痛惜不已。
1979年,胡爾查得到平反,他的藝術青春再次煥發(fā)。此后,胡爾查歷時4年完成了兩萬多行的世界名著新疆衛(wèi)拉特史詩《江格爾》(十五章本)的翻譯工作,這也是他翻譯史上的扛鼎之作。胡爾查說:“漢譯《江格爾》的難度極大,首先是它那好來寶式的句式,很難斷句;其次是它那衛(wèi)拉特蒙古語的方言和民間土語,非常難懂。”1990年,該書獲得了自治區(qū)政府頒發(fā)的最高文學獎——“索龍嘎”文學翻譯一等獎。
從1979年至今,胡爾查先后擔任內(nèi)蒙古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主席、名譽主席等職務。在自治區(qū)的歷屆文學評獎中,他搜集翻譯和主編的蒙古族民間文學作品,諸如《蒙古民歌集》、蒙古族中短篇史詩集《勇士谷諾干》、蒙古族中篇史詩《烏赫勒貴來魔記》等都受到過嘉獎。2004年12月,在北京召開的第四屆全國文藝集成志書編纂出版成果表彰總結大會上,中央文化部授予胡爾查特殊貢獻個人獎。如今,胡爾查家里的獲獎證書已經(jīng)有高高的一大摞。
去年年底,胡爾查應“第八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組委會的邀請前往蘇州市,捧回了“第八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成就獎,此次獲此殊榮者內(nèi)蒙古僅他一人。此時,恰逢胡爾查從事民間文學研究工作整整60周年。據(jù)了解,“山花獎”是中國民間文藝的最高獎,是經(jīng)中宣部批準,由中國文學藝術聯(lián)合會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聯(lián)合主辦的國家級文藝大獎。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每兩年評選一屆,從1999年首屆頒獎活動舉辦以來,已經(jīng)成功舉辦了8屆。 (文/張弓長)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