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级毛片免费在线播放/日韩欧美色视频在线观看/两个人看的www中文字幕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56民族藏族文化

藏族茶文化論析

2010-01-07 17:14:46 作者:56china 來源: 瀏覽次數:238 網友評論 0

    茶文化是人類文明的偉大創造。我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尤其悠久、豐富。由于茶在藏族人民日常生活和社會經濟活動中的至關重要的地位,藏族的茶文化豐富多彩、饒有特色,成為我國乃至世界茶文化園地中一枝奇葩。為什么不產茶的藏區卻創造了燦爛的茶文化?藏族茶文化的內涵和外延有哪些?本文擬就有關問題作一探討。

  我國藏族所居地區,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歷史上素不產茶。⑴所需之茶主要通過毗鄰之地供給。藏語三大方言對許多東西的稱呼發音不同,但對茶則一律呼為“槚”(ja)。《茶經》:“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其味甘,槚也;不甘而苦,舛也;啜苦咽甘,茶也”。可見藏語是借用了漢語對茶的古稱。

  茶正式傳入西藏,是在吐著時期,盛唐的豐富物質文化成果,不能不對吐著以深刻的影響,特別是因文成、金城兩公主先后和親吐蕃的直接推動,唐蕃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有了很大的發展,致使吐蕃出現“漸慕華風”的社會風氣。茶文化作為中原的一種物質文化成果在這種交流中被傳入吐蕃社會便十分自然。

  據藏族史籍記載,茶是在松贊干布之曾孫都松莽布支在位時(676一704)傳人吐蕃的。當時作為一種保健藥物而受到贊普的喜愛。⑵唐李肇《國史補》載:“常魯公使西蕃,烹茶帳中。贊普問曰‘此為何物?’魯公曰:‘滌煩療渴,所謂茶也。’贊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壽州者,此舒州者,此顧諸者,此蘄門者,此昌明者,此湖者’。”⑶其中,壽州、舒州在皖,顧諸在浙,蘄門在鄂,昌明在蜀,※※湖在湘。贊普雖擁有中原最名貴的茶、但都不曉其烹飲之法,可見當時在吐蕃社會中飲茶之習尚不普遍。關于這點,我們還可在敦煌、新疆出土的吐蕃時期的文獻資料中得到佐證:在大量寫卷、木簡中,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資是青稞、小麥、米、酒、牛、羊、皮張等,唯獨不見有關茶的記載。由此我們也可以推知,至少9世紀初以前,吐蕃人還沒有形成飲茶的社會生活習慣。茶這時雖已輸入吐蕃,但還屬珍稀物品。

  歷史證明:一種社會生活習慣和一種民族習俗的形成,總是離不開其所處環境的物質條件以及人們對這種習慣、習俗的共同需要,對于維系人生存的飲食而言,尤其如此。吐蕃不產茶,要靠內地供應,在沒有形成可靠的、經常的貿易渠道之前,藏區的茶不可能得到可靠的供給;在社會上自然不可能形成飲茶的風氣和習慣。綜觀唐蕃關系史,在初唐至中唐的約一個半世紀的時期內,雙方的政治、經濟文化關系雖有發展,但又經常受到戰爭的破壞,致使雙方的聯系受到很大的制約,內地的茶尚不具備大量輸入藏區的客觀條件,從而使藏區社會缺乏形成飲茶之習的物質基礎。

  晚唐以后,唐蕃關系進入了一個較穩定的和平友好共處時期。雙方間官方和民間的貿易大大活躍起來,隴、蜀、洮、氓一帶出現了官方開辦的市易區多處,傳統的民間貿易渠道也都暢通。唐之縑(絲織品)和茶成為與吐蕃市易馬和耕牛的主要商品。由于安史之亂后內地農業破壞極嚴重,唐朝長期依賴吐蕃地區馬牛等物的輸入,作為交換的茶也長期地大量地被輸入吐蕃。這就使藏族社會具備了形成飲茶之習的物質基礎。

  另一方面,唐自開元以后,因禪僧坐禪“務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狹,到處煮飲。從此輾轉相仿效、遂成風俗。”⑷隨著唐蕃之間的交往增強,特別是內地的大量禪憎相繼到吐蕃傳法或經由吐蕃去天竺求法,使這種飲茶習俗也傳播到藏地。自9世紀初熱巴巾規定“七戶養一僧”后,藏地僧人再不需要從事生產勞動,對于每日長時間坐靜誦經的藏僧來說,漢僧的飲茶之習此時更具有了效法的價值,它不僅能達到“破睡”、“滌煩療渴”的生理方面的功效,而且能給這些僧人單調孤寂的生活以心理上的慰藉)因此,飲茶的風氣首先在藏地僧人和寺廟中蔓延開來,烹茶之藝也在僧人中首先講究起來,藏史謂,“對于飲茶最為精通的是漢地的和尚,此后噶米王向和尚學會了烹茶、米扎袞布又向噶米王學會了烹茶,這以后便依次傳了下來”,⑸正說明最初把烹茶、飲茶的生活方式傳入吐蕃的是來自漢地的僧人。

  熱巴巾被殺,達磨即位后,吐蕃發生大規模的滅佛運動,寺院被毀,僧人被迫還俗,這些融入民間的僧人,無可避免地將他們的飲茶習慣傳播于人民大眾中,于是在普通民眾中也開始興起飲茶的習慣,一經傳播開來,便一發不可收。從那以后,飲茶作為一種全社會、全民族的共同習俗,便自然而然地逐漸形成了。

9世紀末吐蕃王朝崩潰后,各地方各部族與內地的交換活動趨于自由。五代及宋,正式建立“茶馬互市”的制度,更使茶得以源源不斷地輸入,為推動藏族社會飲茶之習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自元代起,西藏正式納入祖國版圖,藏族飲茶之習由此獲得了可靠的物質保證。

  內地的茶文化在藏區經由王室;僧院;民間的傳播推廣、借鑒吸收,逐漸形成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被賦予一種新的文化特質和形態,這就是藏族茶文化。經過千余年的發展,茶文化已成為藏族傳統飲食文化中最富生氣的一部分。

  茶在藏區最先是被當成醫療保健飲品來使用的。《漢藏史集》中記載:都松莽布支(赤都松)原先體弱多病,一日偶然嘗了小鳥銜來的一種樹葉,頓覺神清氣爽,于是命心腹大臣四處尋訪這種樹葉,后來在漢地找到,大臣帶了一大捆回來,贊普將其日日煮飲,身體便一天天好起來,于是將其作為上等保健之品,這便是茶。由此傳說可知茶之被藏族看重,最初是因為茶所具有的醫療保健作用。眾所周知,藏族居于高寒、缺氧、干燥的青藏高原,其膳食以糌粑、牛羊肉為主,缺少蔬茶。從營養學的角度看,其膳食結構存在一定的缺陷,而茶葉中富含維生素,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以及單寧酸、茶堿等成份,具有清熱、解毒、潤燥、利尿等功能,正好可彌補其不足,正所謂“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熱,非茶不解”。⑹藏族對茶的認識首先是醫療保健作用也就十分自然了。

  古代藏族對茶的醫療作用的認識是比較深的。成書于14世紀的《漢藏史集》專門有一章,題名《甘露之海》,詳細介紹了茶的種類及其不同的療效,將傳人藏區的茶按生長地理環境、施肥種類、烘制方法等的差異,分成十六種;對每種茶葉的特點、氣味、顏色、口感、功用分別作了記載,認為各種茶分別適應治流誕、膽熱、寒熱、癡愚、胃病、血病、風病、魔病等癥。在更早的《四部醫典》中,也提到茶對于治病強身的功用。可見,藏族人民對茶的醫療保健功效很早就有了深刻的認識。

  不過藏族普遍嗜愛飲茶習俗的形成,并不僅僅是因為茶對人具有醫療保健作用。對于常年以肉食和糌粑為主食的藏族來說,飲茶既可解膩順食、滿足生理之需,又可使人處于一種快怡舒暢的精神狀態。這樣,茶的確像是“天界享用的甘露,偶然滴落人間”,⑺給藏族人帶來美的享受。

  美國著名文化人類學家懷特曾很精辟地指出:“文化的目的就是滿足人的需要。”⑻藏族茶文化正是在滿足藏人的認識需要、功利需要和審美需要的條件下產生并發展起來的。

  概而言之,藏族茶文化的主要表征如下:

1、茶之烹藏族飲茶系采用熬煮方式,與現今內地常用的沖泡法迥然不同。煮茶講究火候,以茶汁呈深褐色,入口澀而不苦為佳。牧民喜歡喝濃一些的,農區和城鎮的人則愛喝較淡一點的。平時將茶裝人隨身的口袋或儲于家中罐內。用時先將鍋內盛水,投入適量茶葉,以猛火煮開,再以文火煎熬(也有水沸后放茶的)。熬茶時必放少許食鹽調味,藏諺有“茶無鹽,水一樣;人無錢,鬼一樣”之說,可見茶中放鹽的重要。這樣熬出之茶名為“清茶”,這是最普遍的熬茶法。

  在藏區東部的康區,流行一種熬“茶鹵”(茶母)的方法,即“將茶一(約五斤)或數揉散,內加白土(堿)及水,入巨釜燉之,殆水煮盡,然后將鍋內茶膏曬干,貯于皮袋中,飲時取茶鹵一掬,入開水于罐內,略一搖蕩,即成紅黑色之濃茶,加鹽飲用”。⑼這種“茶母”最為馱腳遠行商隊喜用。

  藏族諺語有“茶渣如油,給孩子吃”之說,至今在康區和安多牧區還有一種將茶葉連湯帶葉一吃喝掉的飲茶方式,稱作“糌粑茶”。先將茶葉烘干,在臼中舂為細末,用時將茶末投入水中熬煮,待茶汁漸濃時,再灑入一些糟粑面和少量鹽,使茶湯成為稀糊狀。這種茶喝后令人體力驟增。

將牛奶或羊奶摻入清茶即為“奶茶”。方法是清茶熬好后(一般熬得較淡一些),舀鮮奶適量倒入茶鍋內,使茶、乳混融均勻,即可飲用。這種茶奶香濃郁、味鮮帶甜,牧區與農區的人都愛飲用。

最講究的茶,是酥油茶。把熬好的清茶倒入專用的茶桶(藏名“酪摩”)中,加入酥油、鹽、雞蛋、核桃仁等,用一底端有帶孔圓盤的攪拌棒(藏名“加羅”),在桶內上下抽壓,直至油、茶充分融合后即可斟飲。此茶入口酥潤,香味四溢,能防止嘴唇干裂,最為藏族喜愛,喻其制法之妙為“由般若而至法華,轉熟酥而成醍醐”。⑽

  在拉薩等地,人們時尚喝“甜茶”,雖仍為茶加牛奶做成,但略異于“奶茶”,頗似于歐洲人喝的“奶茶”。此茶是近代以來首先在貴族中流行開來的,有加糖和不加糖的飲法。

  考諸史籍,茶熬煮而不用沖泡、煮茶必加鹽和辛香物,以及喝茶連茶渣一起吃掉的習慣,原本是中原地區唐宋以前之舊習,唐陸羽《茶經》所載的烹茶方法是:“用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之類,煮之百沸”,“初沸則合水量,調之以鹽味,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莢環激蕩湯心,則量茶末當中心而下,有傾勢若奔濤而濺沫,以所出水止之……酌置諸碗。”⑾元以后這一古俗只在少數民族地區沿襲。又唐皮日休《茶中雜詠》詩序中說:“稱飲茗者,必渾而烹之,與瀹蔬而啜者無異,”可見那時喝茶是像喝菜湯一樣連渣連水一起喝的。不過,經過文化的整合和演進,藏族的烹茶之藝,早已不是對中原古習的單純摹仿,而已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征。

2、茶之飲藏族諺語有“漢族飯飽腹,藏家茶飽肚”之說,形容藏族嗜茶之普遍,飲茶之量多。一般情況下,藏族不論貧富,“每天至少飲茶五六次,每次人必十數碗”。⑿農閑的日子,人們愛全家圍坐火塘前,邊喝茶邊話家常,一些老年人一邊搖著轉經筒,喃喃地念誦“六字真言”,一邊悠閑地喝茶。飲茶與信仰、祈求來世與享受現實便這樣有機地結合起來。

  放牧的人飲茶別有情趣,當牛羊自由地在草原上啃食青草時,拿出攜來的小鍋,撿來三個石頭便成為灶,用羊皮風袋將干牛糞和荊枝吹燃,便悠然地熬起茶來。

  飲茶更是僧人日常生活不可缺的部分,因為茶能使僧人“神智清醒,勤奮修行,增進智慧”。⒀寺廟中通常每日要集體飲茶三次,即在早、中、晚三次誦經禮佛活動后,由司茶的僧人依次給每個僧人斟茶,一般為酥油茶。此外,在各種祈禱法會和祭神、跳神、講經法會期間,因每日集會多達六七次,集體飲茶的次數也相應增加。寺院常進行的辯經活動中也要給僧人施茶,當辯論得口干舌燥時,飲茶恰似甘露沁脾,令人神思飛躍、妙語如珠。藏傳佛教僧人在修完一定課程后,有一段靜修的階段。修密法者在經過三年露臺苦修后,要入暗室再靜修三年;此間,一口茶鍋、二袋糌粑、一些茶葉和酥油便成為其生活之資。當肢體麻木、神思困倦時,喝一碗濃茶,令其氣脈運轉、倦意全消。密宗認為、在修習最高級的無上瑜咖方便道時,食物能幫助“攝界歸脈”,打通全身脈結,“生出樂、明、無分別的境界”。⒁因此靜修僧喝濃茶的行動,又具有“以欲樂為道”的宗教奧義。

  藏族最隨便的飲茶者是那些出行在外的人(如馱幫),他們走到哪里,就在哪里支鍋燒茶。

  藏族最瀟灑的飲茶是在“耍壩子”、“逛林卡”之時,人們或全家老少,或三五親朋在草坪上、松林間搭起鮮艷的布帳后,呷一口香茶潤潤喉嚨便引吭高歌。

3、茶之禮歷史文化的陶冶,使藏族成為一個極講究禮儀的民族,有關茶之禮更是不勝枚舉。

  日常飲茶,講究長幼有序、主客有序;在公眾場合,講究尊卑有序。在家中,煮好茶必先斟獻于父母、長輩。對于尊敬的客人,主人要當面用清水將碗再洗一遍,揩干,然后再斟茶捧獻于前,以示對客人的尊敬。客人喝一口,主人立即又為其斟滿,除非客人以手蓋碗表示不能再喝。親朋好友、鄰居生病或出行,人們要送上一壺滾燙的酥油茶,前往看望或送行。

  藏族婚喪嫁娶都必用茶。訂婚時,嫁妝中,都得有茶,茶的多少成為女家財富的象征。婚宴中更離不了茶和酒。生了孩子后,同村的人和親戚都要帶上茶和酒、酥油等前來祝賀,客人進屋先給嬰兒獻哈達,祝福吉祥,隨即向產婦敬茶、獻酒表示慰問和敬意。孩子滿月出門拜佛前,要先將家中茶鍋上的鍋煙子抹點在嬰兒鼻上,據說這樣就不會被魔鬼看到。藏族葬俗要作七七四十九天法事,每日要以酥油茶款待作法事的僧人和來客。

  寺廟中飲茶更有嚴格的規矩。集體飲茶時在大殿內依僧職高低、修習等級,按序坐下,由司茶者依序給每人斟滿一碗,喝完后將碗略向前伸,候司茶者再來倒滿,飲者不能出聲,不能東倒可歪。集體所飲茶的來源一是本寺發放,二是施主布施,后者稱為:“熬茶”。熬茶者有政府官員,也有富商,清代每任駐藏大臣均要定期向三大寺,“熬茶”。“熬茶”者有親自前往的,也有折款交給寺廟由寺代辦的。這種集體飲茶和“熬茶”,給每個僧人分配的茶要平均,如果鍋內有剩余而又不夠每人一碗,貝寧可將茶倒掉,也不讓有人多吃多占。⒂

4、茶之具藏族茶具講究美觀、實用并具有宗教的象征意義。

  茶鍋:多為銅質,解放后使用鋁鍋的也多了起來。茶鍋大者口徑盈丈,是寺廟中集體熬茶所用,如阿壩草爾底寺現存三口大鍋,每口均可容五百多擔水,倒水舀茶均須用梯子上下;小者口徑不到一尺,主要是家庭使用。銅鍋造型別致,圓口,圓腹,圓底,與宗教法器之弧形線造型一致。

  茶碗:有木、瓷、玉、銀等類。據藏史記載,當茶葉傳入吐蕃時,贊普就請來漢地的工匠,用藏地的原料生產出了+六種碗,這些碗按質地分為上、中、下三等。碗上分別繪制和鏤刻有鳥銜茶葉、游魚、鹿等圖案。⒃現今藏族使用的茶碗多為木、瓷及玉石碗。木碗多以樺、桃、棗木等為材,經浸泡、曬干、制坯、造型、打磨、上色等工序制成,工藝獨特。云南中甸、西藏山南所產者最佳,紫擅木制作的最為名貴。木碗輕巧、價廉,不燙嘴、不怕摔、盛茶不變味,故藏族人愛用、隨身攜帶。講究的木碗,多在碗內及外沿鑲裹銀皮,鏤上花紋圖案,據說銀能辨毒,木碗能解毒。瓷碗為內地輸入,以景德鎮的八寶龍碗最受歡迎,瓷碗色澤鮮艷,帶有“八吉祥”、“萬福”等圖案。,玉石碗則主要是西藏仁布縣出產,用當地豐富的玉石資源,由藏族能工巧匠精心加工而成,玲瓏剔透、晶瑩潤滑,多為白色、淡綠色,碗壁刻有各種吉祥圖案和花紋,工藝精巧,人們常將其作為室內擺設。銀制的茶碗,只有像達賴、班禪這樣的大活佛才用。藏族的茶碗,珍者均配有碗蓋,裝飾華美。

  茶壺:有銅、錫、鋁、陶等類。貴族、大活佛也有以金銀制成茶壺的。造型獨特,曲嘴,大口、細腰、廣肚。講究的壺上常加銀、珊瑚、綠松石等為飾。陶壺造型與金屬壺不同,腹較大,底較寬,上刻壓花紋,古樸實用,價格便宜,普遍喜用。

  茶桶:打酥油茶之桶以質地堅實的木材制作。察隅一帶也有用竹節截鋸而成的。一般的茶桶為1米多高,口徑約15厘米,也有長僅60厘米左有的,便于攜帶。桶身上下各以樹藤或銅鐵皮包箍,有扣環。“加羅”桿較桶身略高,底端的圓盤上有齒孔,在打茶時起活塞作用。講究的酥油茶桶藏語稱為“董莫熱新”,除上下箍以锃亮的銅皮外,桶身上另加數道裝飾銅環,刻有吉祥花紋的圖案,豪華氣派,實用美觀。

  茶瓢:一般為銅制,圓口膨腹,長柄帶勾,具有多種用途,實用性強。

5、茶之文嗜愛茶的藏族,關于茶的文學作品和民間傳說十分豐富。藏族“三大格言”(薩迦格言、水樹格言、格丹格言)中,有不少以茶為喻的格言、警句。專門描述茶與酒、鹽的功用和相互關系的文學作品有《茶酒仙女》、《茶和鹽的故事》等。《茶酒仙女》講的是在意想城中,國王下令以茶代酒舉行宴會。酒仙因此下凡,在國王面前夸耀酒而攻訐茶。于是,茶仙來到國王處,當面與酒仙辯論,歷數酒的壞處,陳說茶的功績。最后,國王調停雙方,公正地評價了二者的作用。《茶和鹽的故事》則講一對戀人生不能相聚,死后分別化為鹽與茶,人們煮茶時放鹽就能使他倆朝朝暮暮常相聚合的故事,為飲茶放鹽這一習俗賦予了美學上和宗教上的意義。

6、茶之類藏族用茶分為磚茶、金尖、金玉、金昌、粗茶五等。俱屬發酵類茶(紅茶)。磚茶純用嫩葉芽制成,過去為藏族上層人士專享之茶,最佳;金尖略次,仍屬上等茶;金玉茶內雜有少量茶梗,金昌則茶葉粗大、雜梗較多,過去一般藏族人家均用這兩種茶;粗茶多為老葉、粗梗制成,是貧苦人食用之茶。磚茶以一斤為一塊,以黃綿紙包好,外套以印有藏文和吉祥圖案的精美紙盒,其他之茶則例以五斤為一塊,稱為**。四**重疊,墊以綿紙,用蔑編包裹成長條形,稱為一包。茶包由內地運至打箭爐等地后,由當地藏民以生牛皮將三包捆裹在一起,是為一捆。兩捆為一馱,用牦牛或馬運往各地。用牛皮包茶是藏族獨特之技術,包裹嚴密,以線縫合,千里轉運亦難損壞。

1、茶與政洽歷代中央王朝均十分重視茶在安定藏區、促進國家統一中的作用,并制定了關于藏區用茶的生產、銷售、販運、稅收、價格、質量、監察的一系列法規和制度。雖然,其最終目的是“以茶制番”,是建立在民族壓迫的基礎上的,但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客觀上限制了內地茶商投機倒把、勒索藏人的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中央政權對藏區的管理。朝廷還往往以賞賜、禮佛等形式用茶來加強與西藏地方上層的關系。對朝貢者例賜“食茶”,并允其在內地采購,故藏區地方首領都樂于朝貢。明代由于限制邊茶市易較嚴,并推行多封眾建的政策,藏區宗教上層、地方首領,紛紛朝貢求封,有的直接奏稱“今來進貢,專討食茶”;⒄返回時總是“茶馱成群,絡繹于道”。⒅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打箭爐設立茶關后,為廢除達賴原來對打箭爐一帶沿途商民征收“鞍子錢”的舊例,清政府規定每年賞賜給達賴茶5000斤,由打箭爐撥運,從而制止了西藏地方政府染指川邊地區。19世紀末,英帝企圖強行對藏傾銷印茶,離間西藏與祖國關系,西藏地方政府配合清政府共同抵制了英人的陰謀。

2、茶與經濟由于藏區社會需茶量極大,使以茶為主的貿易迅速發展。甘肅河州、丹噶爾,四川打箭爐、松潘,云南麗江、阿墩子等著名茶市空前繁榮。大量的藏、漢、回族商人來往于藏區和內地之間。據記載,康熙時僅打箭爐一地即有茶商70余家。⒆隨著貿易的發展,經營范圍早已不限于茶,內地之布綢、五金、百貨,藏區的藥材、羊毛、皮張、黃金等均在其列,貿易日益興旺。藏區社會內部的經濟被此帶動,挖藥、采金、皮張加工等副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出現了一批精明的藏族商人,如清末民初興起的“三大昌”(即邦達昌、日升昌、三多昌)商家和大金寺、理塘寺等寺廟商隊,均有數十萬銀元的資本,經營區域遠達京、津、滬和印度、尼泊爾等地,據1930年統計,經打箭爐輸入內地的麝香、鹿茸、皮張等藏區物資總值達2450428元,其中80%用于易茶。⒇

  茶還使藏區出現了集交易所、貨棧、食宿店為一體的獨特商貿組織��鍋莊。鍋莊,藏語意為“代表”。是土司屬下各地頭人派來侍奉差役的“辦事處”。隨著土司勢力的衰落和茶的貿易的興隆,原來的鍋莊逐漸改變了性質,成為商旅云集的處所。鍋莊既是供過往茶商和馱隊食宿之地,又是貿易的中介者。

3、茶與交通茶的貿易推動了藏區與內地的交通往來,形成了著名的青藏商道、川藏商道、滇藏商道等。歷代為縮短運距、方便茶運而劈山開道,保障交通,如明代開辟了自碉門經昂州逾大渡河至長河西的“碉門路”;清代開辟了大渡河畔的“瓦斯溝路”、經松潘至甘南的“草地路”等。交通的發展,促進了藏區的繁榮,進一步加強了藏區與內地的物質、文化交流。

4、茶與生產藏族認為茶能添畜力,常將用過的茶葉渣給牛馬補飼。農區春耕前,家家都要將茶和酥油、糌粑一起喂耕牛,喂過茶的牛拉犁跑得快、耐力好。在牧區,每逢配種季節,牧民總要用茶給馬和牛補飼,據說這樣會使配種的成功率增高,產下的幼畜體質較壯,易于成活。

  綜上所述,藏族茶文化是藏族與各兄弟民族友好交往的結晶。但是,藏族茶文化在內涵上則與內地茶文化有很大差異,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藏族茶文化的形成經過了一個選擇、吸收、消化、交融、發展的過程,其認識功能、價值取向、審美情趣已經與內地茶文化有很大差異。漢族飲茶,講究“逸”、“悅”。而藏族茶文化則體現為“敬、逸、和、靜、怡”,即獻茶有禮,是為敬;用茶不羈,是為逸;以茶調食,是為和;飲茶寧心,是為靜;茶事寓樂,是為怡。

  藏族的茶文化特點顯著,在中華民族飲食文化體系中獨樹一幟。(21)

 

  注釋:

  (1)解放后,茶已在察隅、易貢等地試種成功。(2)(5)(7)(16)見達倉宗巴·班覺桑布著《漢藏史集》陳慶英譯本上篇13章、20章、21章。

  (3)〈唐〉李肇:《國史補》卷下。

  (4)〈唐〉封演:《封氏見聞錄》卷二。

  (6)〈明〉談修:《滴露漫錄》。

  (8)(美)L。A。懷特:《文化的進化》頁9。

  (9)(12)楊仲華:《西康紀要》第九章。

  (10)民國《中甸縣志·風俗》。

  (11)〈唐〉陸羽:《茶經》卷下之五、之六。

  (13)彭仲巴·才丹:《茶酒仙女》。

  (14)桑杰堅贊:《米拉日巴傳》,劉立千譯本第七章。

  (15)李安宅:《藏族宗教史之實地研究》第十二章。

  (17)《西番館譯語·來文》。

  (18)(20)賈大泉、陳一石:《四川茶葉史》第五、第六章。

  (19)《康定縣文史資料選輯》第一輯頁55。

  (21)其它參考文獻:于乃昌《西藏審美文化》;任乃強《西康圖經·民俗篇》;赤烈曲扎《西藏風土志》;《青海風土志》;《甘肅風土志》等

查看心情排行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 支持
    支持
  • 高兴
    高兴
  • 震惊
    震惊
  • 愤怒
    愤怒
  • 无奈
    无奈
  • 谎言
    谎言
  • 枪稿
    枪稿
  • 不解
    不解
  • 搞笑
    搞笑
  • 无聊
    无聊
  • 标题党
    标题党
0
顶一下
0
踩一下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

[復制地址給QQ/MSN好友]

相關文章
網友評論
    • 驗證碼:
推薦閱讀
最新文章
觀注:熱點圖片
精彩推薦
安全聯盟站長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