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家境貧寒,色拉西十四歲時便挑起了生活的重擔,開始給人家放牧,每天天亮即出,日落而歸,同時邊放牧邊照顧四歲的小弟弟?;钣嬍謩诶郏遣徽撛趺疵?,怎么累,他也舍不得放棄學拉馬頭琴。不僅空余時間學,每天出牧時都要背上小弟弟,帶上馬頭琴待到牲畜吃上了草,弟弟睡著了覺,他便席地面坐,練起他那心愛的馬頭琴。
色拉西十九歲那年,為了躲避當兵,也為了專心致志地學藝,用以維持以后的生活,便到莫力廟當了廟丁。當時,廟里有一位名叫仁欽的馬頭琴手以演奏古老宴歌而聞名。色拉西慕名而去請他演奏。他的演奏使色拉西十分欽佩,他當即拜他為師。通過學習,色拉西繼承和發展了仁欽的演奏技藝,并用自己的特點融會貫通,形成了獨特的演奏風格。
從此色拉西便以演奏馬頭琴為此浪跡四方。他背井離鄉,走村串戶,給人們演奏馬頭琴,借以糊口。他所演奏的大多是表現人民大眾生活的民歌。在此期間他創作了自己的第一個作品《那仁格日勒》。為了生活,色拉西也曾到過王公貴族家里演奏但最多的還是為勞苦大眾演奏。他植根于群眾服務于群眾,深受群眾的熱情和愛戴,人們熱情地稱他為“我們的名琴手”。他的足跡踏遍了科爾沁草原,他的名字被人們到處傳頌。日本帝國主義入侵科左中旗后,發現了色拉西高超的馬頭琴演奏技藝,曾把他帶到東京進行演奏和錄音。此后,他又曾在旗協和會的組織下,和其他民間藝人一起到各村“日滿友好”會上演奏馬頭琴。然而,不論到何處色拉西都堅持演奏古老的蒙古民歌,琴聲如泣如論抒發人民痛苦的生活情感和美好的愿望。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