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古族古老而又獨具特色的民間樂器中,除了那舉世聞名的馬頭琴外,流傳最廣并為人民群眾所喜愛的,就是蒙古四胡了。在內蒙古自治區,可以說哪里有勞動,有歌聲,哪里就有蒙古四胡。
特別需要提到的一點是,孫良演奏和編制的四胡曲,并不是一般人們所說的“是器樂化的民歌”或僅僅“是風格音樂”。孫良從來都反對沒有音樂內容的浮淺演奏。他主張“必須用自己的心演奏”,“拉出的琴聲,必須是從心里流淌出來的聲音。”即使是演奏普通的民歌,他也從不拘泥于原民歌內容的局限,而是充分利用民歌旋律的可塑性,結合四胡的演奏特點,賦予其新的音樂內容。如經孫良改編并演奏的《良金棟》,原民歌內容是一個少女向變心的情人表述衷腸,曲調憂憤傷感。但經孫良演奏后,一掃衰怨痕跡,他以快速下滑加打的撫弦、強勁利落的運弓,奏出異常剛健的旋律,以其深刻的音樂內容,揭示出蒙古民族豪爽、剛直的品格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在孫良編制并演奏的四胡曲中,這類樂曲占很大比重。當然,孫良表現蒙古族人民的精神是多方面的,如恢諧幽默爽朗風趣的《烏力姆奧勒冷》、《洋珠日塔木合》,抒情而深情的《西魯》、《石榴》;熱情而歡快的《烏云姍丹》等。只有纏綿徘側、哀傷痛苦的音樂與孫良永遠無緣,這是由于孫良本人一生心胸開朗豁達,性格堅韌不拔,始終追求光明,熱愛生活,相信未來的樂觀主義精神所決定的。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