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民族樂器傳承和改良大師薛文安(左)正在指導年輕人彈奏民族樂器。云南省著名的民族文化展示基地——“云南民族村”日前被正式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基地”。新華社記者秦晴攝
新華網昆明7月30日電題:西方人類學者的“東方情懷”不應忽視貧困地區民族發展需求
新華社記者 程云杰 吉哲鵬 劉娟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教授格奧爾格·費弗在昆明出席一個國際會議時提出這樣一種觀點:要保護文化多樣性,政府就不能過多干預,即使一些干預措施是出于好意,最后也會造成惡劣影響。</p>
他向新華社記者表示自己“非常尊重任何尚未現代化的文化”,“雖然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國家,我并不認為自己在柏林的生活要比那些依靠伐木,農耕和漁獵的人群更幸福。”
費弗并不是唯一希望欠發達地區民族繼續維持其原生態生活方式的海外學者。在此間舉行的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第16屆大會上,海外學者中間,對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傳統多樣性的贊嘆與對政府推進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質疑同時存在。一些人堅持認為“原生態的傳統是最好的”,“政府應該選擇順其自然”。</p>
然而會場之外,中國欠發達地區的少數民族最盼望的就是告別所謂的“原生態”。西雙版納州勐臘鎮曼龍勒村村民巖波扁就準備將自家的吊腳樓蓋成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樓房,以便有更多空間停放自己的四輛機動車。他告訴記者:“房子首先要住著舒適安全。”
針對這兩種截然相反的心理,中國第一位藏族人類學博士藏學研究中心副總干事格勒解釋說:“西方人類學者對于原生態的迷戀有著深遠的歷史傳統,這種傳統反映了人類學者的一種夢想,但是卻脫離了現實的土壤。”
他說,人類學研究始于工業革命之后,主要是歐洲的一批學者。當他們最初接觸到更傳統的異族文化和生活方式時,自身正在經歷著工業化發展帶來的各種問題,因此特別追求更簡單的生活與人際關系。但這種沿襲的東方情懷常常有悖于欠發達地區民族的真實愿望。</p>
格勒指出,現代化從17世紀開始就成為全世界不可阻擋的潮流。人類的發展歷史是先有人的概念后有民族的概念,人是第一位的,而人的基本需求就是要生存,要富裕,所以貧困地區少數民族的傳統只能在發展中得到保護。</p>
以巖波扁家鄉的住房改造為例,為了防止傣族建筑文化隨著吊腳樓的淘汰而丟失,西雙版納州政府不僅培訓了傣族民間建筑工匠而且制定了專門的傣族新民居施工導則,希望從機制和資源上確保這種文化的延續。</p>
在當代社會,沒有哪個民族可以生活在真空環境甘愿成為現代社會的“活化石”。如果經濟和物質上長期落后,一個民族的自豪感就會降低,并不利于對本民族傳統進行更好的保護。</p>
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人類學研究所所長彭兆榮說:“如果一個族群能夠自覺地接受外來文化,我們應該尊重這樣的權利。”
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秘書長皮特·納斯說:“人類學就是研究其他人群的文化,在理解另外一種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同時我們也能更好地認識自己。中國的多民族發展模式為世界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性,這種方式值得世界去認識和解讀。”
他說:“人類學的研究應該是基于人的現實需求關注未來,在現代化的過程中,沒有人愿意重復幾百年前的生活,關鍵是要在傳統保護和發展中實現平衡。”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