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第十六屆大會在昆召開期間,展出的《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60周年回顧展》、《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百年歷程展》等6大展覽,截至7月28日已迎來了5000余人次觀展,獲得極高贊譽。</font>
據大會執委會副主任、中國民族博物館副館長韋榮慧介紹,為了籌備展覽,眾多工作人員和志愿者投入了2年的時間,邀請了全國幾十名專家學者擔任展覽的幕后團隊,并向全國征集資料、照片、展品等。僅《多彩中華——中國的少數民族》展覽的說明大綱,就經過了27稿的修改,而《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百年歷程展》的大綱也經過了17稿的修改。</font>
在7月27日至28日兩天時間里,來自美國、俄羅斯、日本、新加坡、印度等多個國家的學者參觀了展覽。《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60周年回顧展》接待觀眾500多人,其中包括聯合會秘書長納斯先生等,那斯先生在留言中寫道:“感謝昆明!感謝承辦方為展覽所做的一切,展覽布置得非常漂亮。”嘉賓及參觀者都對展覽給予了高度評價。來自印度的眾多學者在參觀《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百年歷程展》后,一位學者激動地留言:中國人類學與民族學的博物館是我去過的最好的博物館,甚至比美國的都好,充分展示了中國人類學的歷史與發展。</font>
《多彩中華——中國的少數民族》是展覽中人氣較旺的一個展覽。兩天來,參觀的觀眾超過1000人。展覽中的展品豐富、文字資料翔實、各少數民族的圖片精美,非常吸引人。很多觀眾在看完展覽后,不禁感嘆:中國對少數民族的政策很好,生活在民族團結、融合、和諧環境下的中國各民族應該非常自豪。</font>
韋榮慧介紹,《多彩中華——中國的少數民族》展覽中,還有很多不為人熟知、首次向國際展出的珍品。展出的服飾長卷,展示了從元代到清代的服飾變遷。進入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件日喀則官服實物。隨后,一幕幕地展示了中國民族服飾的盛筵——拿煙槍的旗女、扎巾的元代侍女、西夏王妃等服飾,讓人沉浸在民族文化的歷史變遷之中……
其中,在三樓服飾展區156米服飾長卷中的“姑姑冠”,被韋榮慧不斷提及。“姑姑冠”是元代蒙古族的冠飾,高34厘米、底徑9厘米,以木條作框架,用樺樹皮轉合縫制而成,下為圓筒形,外包飾金團花錦,紅色盡顯富貴。“姑姑冠”是蒙元時期蒙古貴族婦女流行的冠飾。據介紹,“姑姑冠”非常珍貴,被中國民族博物館視為寶貝,過去從未在國際大會中展出過。</font>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