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云南頻道7月28日電(記者 章利新 繆曉娟 李懷巖)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第十六屆大會27日上午在昆明開幕。這使得原本遠離聚光燈的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界一下子從“田野”走到了世界學術舞臺中央。</p>
這是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大會自1934年召開以來第一次在中國舉辦。該學術大會每五年<!--ADV_CONTENT-->舉辦一次,因其規模巨大、影響深遠、需要申辦而被認為是“學界奧林匹克”。</p>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在開幕式講話中表示,這是當今世界規模最大的學術盛會之一。希望這次大會為促進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的全面發展,為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作出貢獻。</p>
本屆大會聚集了近100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多名專家學者,他們將參加150多個學術專題會議、19個影視專題會議、20多場影視展映和6個專題展覽,其中還將有5位國際權威學者和15位知名學者分別作主旨演講和名家講座。</p>
中國社科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所長、大會組委會副主任郝時遠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人類學剛剛走過百年歷程,此次大會在中國舉辦是里程碑式的,將成為中國人類學民族學走向世界的“加油站”。</p>
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主席瓦格斯表示,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有自己的特質和優勢。國際人類學者希望在中國從事具體“田野”研究,也希望了解中國同行解決問題的辦法。</p>
從100多年前赫胥黎《天演論》中譯本在中國問世算起,中國人類學發展已過百年華誕。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蔡元培、吳文藻等學者在中國大學引進人類學專業。此后誕生了《江村經濟》《金翼》等一批標志性著作。</p>
針對新世紀全球化的挑戰,本屆大會提出了“人類、發展與文化多樣性”的主題。</p>
“中國通過這個主題向世界傳遞了‘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的發展理念。”郝時遠說,它針對的是中國的現實問題,也是人類共同面臨的處境和問題。</p>
郝時遠在當天的主旨演講中強調了“中國田野”的概念。他指出,中國的“民族學之母”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的民族志記載。在此次大會之后,中國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將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掘。</p>
中國幾千年來一直是世界人口比重最大的國家,積累了獨特的文化多樣性體系:56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獨特傳統和文化特色;在地域上,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p>
“這本身就是人類學民族學研究的寶庫。”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研究中心主任張海洋表示,此外,中國還能向世界人類學民族學貢獻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多元文化的管理和相處之道等。</p>
從歷史上看,人類學民族學是產生于近代西方的學科,形成于西方社會探索“異域文化”、以西方視角理解人類世界本性、起源和進化的過程。</p>
對此,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高丙中指出,今后中國學人及其中國視角更多地加入到關于世界的“田野”調查研究中來,社會科學無疑將因之大為改變。“更多的參與者、更多的視角觀看世界,觀看彼此,被呈現出來的世界將會大不相同”。</p>
“目前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界急需把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轉化為本土的原創理論體系,這樣才能真正推動人類學民族學的大發展。”郝時遠指出。</p>
他認為,總體來說,中國的人類學民族學目前已經形成了開放、發展的態勢,一系列的國際合作研究正在進行,中國學人的海外民族志“田野”工作也初步展開。(完)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