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差六竹管,長蘆黃鐘濤,短聲清微散,舞來隨節施,吹去別促緩,苗女共苗男,紛月花滿山。”這是宋代有關對苗族蘆笙文化的記敘。蘆笙在苗家人的觀念中是“母親”(始祖母)創造出來的,其聲音是“母親”的聲音。在“母親”的招喚下,至今三大方言的苗族,無論居住何地,都以蘆笙文化用為本民族的一種表現形態,作為本民族精神意識的一種凝聚與弘揚。
“母親”(始祖母)創造出來的,其聲音是苗族蘆笙即古代詩書屢屢記載的笙、竿、簧、籠。現一般為六管笙,也有多于六管或少于六管的。蘆笙是由吹氣管、氣斗、音皆管、簧片、共鳴筒等部分組成的民族吹奏音樂。可分為大,中、小與特小等種類。大蘆笙高達丈余,吹奏時聲音宏亮深沉。中蘆笙音色圓和流暢,小蘆竺音色明亮纖細。苗家人喜吹蘆笙,每吹笙必舞蹈,蘆笙舞從功能上可分為祭祖、慶典、娛樂與友誼等舞。前者莊重嚴肅、規模盛大,用大中蘆笙。后者輕快活躍,可用中小蘆笙。舞蹈形式也由群舞、集體舞到雙人或單人舞。蘆笙舞曲內容可分為禮樂曲、敘事曲、進行曲、歌體曲與舞曲等。加上舞蹈,及可體現出苗族人民的各種生活與文化形態。蘆笙演奏與舞蹈的形式可分為笙伴舞、笙領舞與笙自舞等。前兩者吹笙人可以是七、九、十一或更多人。笙伴舞及吹笙者不舞或在場中小舞,周圍男女群眾、層層環繞舞蹈。笙領舞及吹笙者在前頭邊吹邊舞,男女群體隨隊伍繞圈踏聲舞蹈。笙者舞指小集體、雙個或單人吹笙者用小蘆笙表演,亦吹亦舞、舞蹈動作高難。配合默趣蘆笙動作可概括為青、移、跨、轉、立、踢、別、釵,勾、翻等.動作表現或莊重肅穆,或節奏緊驟,性志強烈:或輕松明快、活躍敏捷都因場所與適用的不同而有異。
苗家人創造了蘆笙,至今仍保存著蘆笙、人人愛吹蘆笙、愛跳蘆笙舞。視笙音為苗音。蘆笙音量高、響度大、人們往往描述為“笙聲佛天”、“盧震山岳”、“幾十里以外都聽得見”,可以說它是世界上古今音量最高,響應最大。響聲最遠的樂器。
游客
苗族的苗族蘆笙與蘆笙舞是苗族優秀文化里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影子(黔東南苗族人)
2009-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