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瑪尼石多是刻畫佛教箴言咒語,后來朵多藝人們顯然是受到外來佛教典籍插圖的啟發(fā),為便于對眾多不認字的信眾教化啟蒙,制作了圖文結合乃至通體圖像的瑪尼石刻,并且圖像的內容也逐漸超出了佛菩薩諸神的范圍。
縱觀浩若煙海的西藏瑪尼石刻,按照其宗教意義大致可以分為六類:佛菩薩與高僧大德造像;本尊護法神;懺悔與發(fā)愿;符咒警句;整章或段落經書;供敬品。
依照藝術風格流派來區(qū)分瑪尼石刻,可以概括為四種:前后藏地區(qū)(包括拉薩、日喀則、山南地區(qū)所轄四十余縣)的線、面、染三結合的淺浮雕;藏東地區(qū)(含金沙江兩岸)的線面剔刻圖像和陽刻通體經咒;阿里地區(qū)的“胡味”雕刻;藏北羌塘大刀闊斧的石刻和石畫。
自公元六、七世紀以來,前后藏地區(qū)一直是西藏政治、宗教、經濟生活的中心,也一直是雕刻繪畫藏傳佛教各式各樣標準像的搖籃。出自這里的佛陀、菩薩以及大成就者們的石刻造像,大都呈現(xiàn)出方正平和、剛柔相濟的品相,令觀者油然而生景仰和親近的情緒。這里的瑪尼石刻還有另一種特征,那就是它的形制、內容、風格的保守性與突變性的共存現(xiàn)象。保守性指某種風格樣式的連貫和延承多年如一日,而所謂突變性則是指隨著各路朝佛隊伍來拉薩、日喀則進香還愿的各地區(qū)、各教派的朵多們留下的作品。這些作品記載了進香者的行程,也因其內容和刻法迥異而甚為奪目,豐富了前后藏地區(qū)的瑪尼石刻內容。
藏東北地區(qū)是西藏苯教和藏傳佛教兼融并蓄的地帶,至今仍有不少村落和農牧家庭中,一部分人信仰苯教,一部分人信仰佛教。于是同一座瑪尼拉康,在早晚時分,有人右向繞圈,有人左向轉經,形成真正的相安共處的景象。
阿里地區(qū)的瑪尼石刻的所謂“胡味”是南亞與西亞風格的代稱。阿里在文化發(fā)展史上有著輝煌的古象雄時期,留有世人矚目的古格王朝遺址,還有號稱地質奇觀的遼闊土林,有著令人神往的文化與自然景觀。扎達、日土、普蘭一帶的瑪尼石刻,具有深遠的歷史沉淀和明顯的數(shù)種文化邊緣互染的情狀,很是有趣。例如這里的許多石刻佛菩薩的造型有印度瑪拉王朝藝術風格的痕跡,多為蜂腰長身,極妍盡態(tài),富于生命律動之狀。由于地遠天偏與關山阻隔,這些為數(shù)有限的藏西石刻歷經磨難留存下來,是非常珍貴的。
瑪尼堆在藏北比較少見,要么是一些未經刻畫的卵石堆放在一起,似乎更像是路標,要么就是大刀闊斧的寫意式瑪尼堆,猶如羌塘牧民般粗獷率意,地域特征極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