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城,即涿鹿故城,亦稱軒轅城,位于河北省涿鹿縣礬山鎮三堡村北50米處。據《史記》記載,黃帝殺死蚩尤,歸服炎帝后,“邑于涿鹿之阿”即建都城于涿鹿山下的平地之上。據考證,涿鹿即黃帝所建中華第一都城的所在地,是4700年前華夏民族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
軒轅黃帝是華夏民族的文明始祖,是炎黃文化的杰出代表,他的勇敢、智慧和功績,五千年來,世世代代不衰。黃帝城,這座最古老的城堡,是一處極具真實性,極富特色,極有深意的揭示中華民族文化淵源的寶地。
“世界文明,惟有我先”
黃帝城為不規則方形夯土城,東西寬450——500米,南北長510——540米,殘存城墻高5—10米,底厚約10米,頂厚3米左右。遺址內陸續發現了大量陶器、石器,均以距今五千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為典型,與黃帝所處時代相一致。秦始皇等歷代帝黃帝泉、蚩尤三寨、蚩尤墳、上下七旗等遠古遺存至今保存尚好,為研究黃帝、炎帝、蚩尤人文三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在黃帝城附近有黃帝泉、蚩尤三寨、三祖堂、定車臺、八卦村、炎帝營、蚩尤泉、橋山、釜山、軒轅湖、溫泉行宮、蚩尤城、蚩尤墳等有關三祖文化遺址遺跡23處。
軒轅湖
在軒轅湖以東、黃帝泉以北200米處,原來建有黃帝祠(現不存,改建為“中華三祖堂”),傳說與黃帝城同建于黃帝時代。黃帝祠是我國歷代帝王將相祭祀懷古的殿堂。秦始皇、東晉司馬德宗、清乾隆等,都曾不遠千里,風塵仆仆,前往拜謁。著名的南宋愛國將領文天祥曾揮筆寫道:“我瞻涿鹿郡,古來戰蚩尤。黃帝立此極,玉帛朝諸侯。”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時,委派了一個15人代表團到陜西黃陵祭黃帝陵,其祭詞是:“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惟有我先。”對于具有開國奠基意義的黃帝城來說,情同此理,這個祭詞也同樣適用。
由海外華人捐資興建的中華三祖紀念堂,古樸凝重,向人們展示了黃帝、炎帝、蚩尤這三位人文始祖的偉大功績,體現了海內外華人對中華文明的強大凝聚力。中華三祖堂采用唐代建筑風格,堂內塑有黃帝、炎帝、蚩尤大型塑像。并陳列有在涿鹿之野出土的石斧、陶紡輪、石鏃等人類早期生產生活用品和戰爭兵器。墻壁上繪有涿鹿之戰、阪泉之戰、合符釜山、定都涿鹿四大歷史事件的大型壁畫。以黃帝城、黃帝泉、蚩尤寨、蚩尤泉為主要景點的中華三祖文化旅游區,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炎黃子孫來這里尋根祭祖。
“黃帝崩,葬橋山”
橋山,位于今涿鹿城東南20公里處,以山頂有天然形成的拱形石橋而得名,海拔918米。史稱“黃帝崩,葬橋山,”即是指這里,現仍存有黃帝廟遺址。橋山南側有一大方石,傳說是黃帝下棋的棋盤,故當地人稱“棋盤石”。
黃帝泉,即古之阪泉,位于黃帝城東0.5公里處。傳說黃帝當年常在此泉“濯浴龍體”,故又稱“濯龍池”。黃帝泉為自流泉,水自平地涌出,潴而成池,池圍97.2米,直徑31米,北有一出水口,潺潺流向千年形成的天然河道,足供礬山鎮十多個村莊萬余民眾飲用。據國家水利部門專家測定,黃帝泉水為地下1700米至5000米的深層水,水色清澈,泉涌如注,冬不結冰,夏不生腐,久旱而不竭。水不僅是生命之源,而且人類的文明生活也離不開水。水利學家說,黃帝在涿鹿一帶的統一戰爭,就是由尋找水源開始的。
當我們手掬這水質甜潤的黃帝泉水時,會自然想到,涿鹿這一帶能夠成為始祖文化的誕生地和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是否與這里豐富的水資源有關呢?
“黃帝戰蚩尤于涿鹿之野”
據《史記•五帝本記》記載,大約在距今5000多年前,中華大地上隨著人口的增加,各個氏族部落之間為了擴大地盤、掠奪財富,連年相互征戰、禍害百姓,而當時的統治者神農氏炎帝對此卻無能為力。這時,黃帝部族在這場兼并爭霸戰中迅速崛起,許多諸侯都歸順了黃帝,但炎帝不服。因此,黃帝和炎帝兩大部落,在一個叫阪泉的地方展開爭霸戰,經過三次大戰,黃帝戰勝了炎帝,炎帝被迫與黃帝結盟。
此外,還有一個實力更加強大的部落集團——東夷集團。東夷集團的首領叫蚩尤,蚩尤在歷史上傳說是個驍勇善戰的戰神。炎帝部落在東遷的過程中與蚩尤部落發生了沖突,經過一番激烈的廝殺,炎帝無力與蚩尤對抗,一路向北逃亡,蚩尤緊追不舍追趕到涿鹿一帶,炎帝無奈只得向黃帝求救。于是,黃炎部落聯合與蚩尤率領的士卒在涿鹿之野的易水河畔黃帝城周圍與蚩尤發生戰事數百次,延續時間很長,最后五路合圍,將蚩尤主力圍困在黃土坡上,因山上缺水七天七夜大 部分黎蠻下山投降,炎黃部落應時攻下黃土坡,生擒蚩尤于山澗,黃帝戰勝了蚩尤,并將蚩尤擒殺于冀中之野,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涿鹿之戰。
黃帝大獲全勝后率部到“釜山”宴請各部落首領,并將出征前所頒發的竹符,合符于釜山之巔,以示慶賀和團結,黃帝以天干、地支紀年法,于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為黃帝紀年,并制衣冠、服飾始稱帝位,黃帝紀年以釜山合符慶典始,就是現在中國老百姓傳統的舊歷年。諸侯們擁戴軒轅氏(黃帝姓公孫,生于軒轅之丘,故稱為軒轅氏)為天子,并尊稱他為黃帝。黃帝在涿鹿山腳下建起了都城。
|
炎帝,黃帝,蚩尤壁畫及牌位 |
據后土寶卷載:“黃帝上古帝王,華夏始祖,4700年前生于兗州壽丘(今山東曲阜)少典之子,原姓公孫,號有熊氏,遷至姬水之畔軒轅坡始姓姬,號軒轅氏,領華夏氏族轉戰中原在冀州(河北)后山定居,匯諸侯于釜山之陽,合符于釜山之巔,戰蚩尤于涿鹿之野,黃土坡大捷,盡逐黎蠻,遂收涿鹿,領督亢,回守中原……。”
據《易縣文物志》稿載:下岳格莊遺址東羅村遺址、孝村遺址、西羅村遺址均為商代遺址,約在公元前1600-1100年間,北鄧家林遺址是新時器遺址,約公元前6000-2000年之間,北福地遺址、曲城遺址均為仰昭、新時期和龍山文化,約公元前6000-2300年間。根據古跡年代看,北鄧家林、曲城、北福地遺址與黃帝戰蚩尤的時間公元前2700年左右較為融洽,但從考古面積看北鄧家林遺址只有50多平方米,曲城遺址200多平方米,面積都很小,唯有北福地遺址有10000多平方米,這樣看來北福地遺址就是黃帝城遺址。
黃帝城是在易氏部落都城建立起來的,易氏部落遺址,據考古證實,有人類居住延續了幾千年一直到周武王十三年分封天下800諸侯時,召公奭封北燕,建都于武陽,將易氏部落的人們遷至在武陽城,從此易氏部落遺址才停止使用。
據后土寶卷載:“荒山下,筑新城,亦名涿鹿(此系當今涿州)任由他、炎黃爺,為帝為君”。這說明涿鹿城(涿州)是黃帝給炎帝建的,建好后黃帝又到河南有熊氏部落建都,易水河畔的都城就留給易氏國使用,這就是歷史上古稱為:“炎帝居河北,黃帝居河南,南北合治,天下太平,四海歸炎黃。”
黃帝治國思想延續五帝五十王,到春秋末期的老子,孔子,釋氏三圣出現后才真正以文字記述黃帝治國之術。老子道德經五千文,在他出關時說:“我的書不過是記錄古人教誨,81章里邊沒有自己的創造”。孔子教學育人但沒有教材,整理古書,言論講述,就連論語,也是他的學生整理的,他說:“我雖有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但我講的話,皆為古圣先賢的話,沒有我自己的語言。”釋迦牟尼講經四十八年,留有浩瀚的經文存世,也都是他的弟子們后來追記的,釋迦牟尼說:“我講經一生都是重復古圣先賢的話,一點我自己的也沒有”。三圣所講的古圣先賢就是指的黃帝,是黃帝論述的再現,到戰國諸子百家,百家爭鳴亦都是對黃帝教誨的評論和研討。
發現黃帝城
在河北省涿鹿縣礬山鎮三堡村北的臺地上,有一座古城遺址,殘存的城墻從城外看仍然有十幾米高,城墻上整齊地排列著夯筑城墻時固定夾板的插孔,城墻底部寬約10多米,頂部寬約3米。古城呈正方形,城墻間長寬約500多米,當地人稱它為黃帝城。
涿鹿城,相傳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黃帝的都城。如果這座城真的是黃帝的都城,那么史學界苦苦找尋的華夏文明的根就有了源頭。
1997年3月,河北省考古研究所派出考古隊對涿鹿古城進行發掘。在古城東北角的墻基下,發現了一個20多厘米厚的淺灰色文化層。在這個灰坑的斷面處,他又驚奇地發現了一些仰韶時期的陶片。
仰韶文化,是上個世紀20年代,在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發現的一處新石器時期古代人的歷史遺跡,距今約為7000年至5000年。依照考古學上的慣例,這處古人類遺址,就以仰韶村命名為仰韶文化。從此以后,凡是發現同類型文化遺跡,都被視為仰韶時期的文化遺存。
我國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根據仰韶文化的器形特點、發展脈絡和它們所處的年代,認為仰韶文化就是傳說中神農氏時期的文化遺存,也是華夏民族文化的源頭。
神農氏時代距今大約一萬年到五千年,包括炎帝時代和黃帝時代。那么炎黃時代大致從七千年前開始,到五千年前結束,延續了約兩千年。在這兩千多年的時間里,神農氏時代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從母系氏族社會逐漸向父系氏族社會過渡。這一記載與考古學上的仰韶時期大體相對應。
因此,一些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認為,仰韶文化就是傳說中的黃帝和炎帝兩個部族創造的文化,他們在東遷的過程中把仰韶文化帶到了涿鹿這片大地。
《國語•晉語》記載: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少典的人,娶有僑氏為妻,生下了黃帝和炎帝。黃帝居住在姬水一帶,炎帝居住在姜水一帶。他們成年以后,有了各自的領地,但是他們卻不能同心同德。所以,黃帝建立了姬姓部落,炎帝建立了姜姓部落。由此可見,二者是由同一個族群分化而來的。
專家認為,黃帝和炎帝雖然出自于一個親屬部落,但是從他們離開母系氏族部落,沿著不同路線向東擴張和遷徙,到達阪泉之戰時已經很遙遠了。而且當時的社會背景是,神農氏衰落,諸侯之間相互征戰,給百姓帶來了深重災難。這種情況下,黃帝作為當時比較強盛的一個部落,起兵征服作亂者。這樣一來,炎帝的權威就受到了挑戰,因此與黃帝在阪泉展開了較量。黃帝和炎帝雖然在阪泉進行了三次較量,但是,卻沒有殘酷殺戮的記憶,并且通過相爭而歸于相親結為同盟,為后來戰勝蚩尤,統一各個部落奠定了基礎。這恰好說明了他們在血緣和文化傳統上有一定的淵源。
東漢末年有一位學者叫文穎,他在《漢書•刑法志》涿鹿之野詞條下作注解時說:“涿鹿在上谷郡,今見有阪泉地,黃帝祠。”文穎的這一注解很有價值,他明確指出,當時的上谷郡涿鹿縣境內,確有阪泉地和黃帝祠。這個離現在的涿鹿城只有30多公里。
唐朝初期成書的《括地志》,對這一記載則更加明確。阪泉,到了唐朝就叫黃帝泉了。黃帝泉在媯州懷戎縣東南五十六里。唐朝時的媯州懷戎縣就是今天涿鹿縣的保岱鄉。泉水出五里到涿鹿東北與涿水匯合,涿鹿古城也在媯州懷戎東南五十里,那里原來是黃帝的都城。
這些記載說明,阪泉和涿鹿是同一個地方,就是今天的涿鹿縣礬山鎮。這些歷史遺跡,是歷史留在大地上的烙印,它們是靠史書記載和當地群眾一代代傳說、記憶而流傳下來的。
上一篇: 三月四月請看貴州百里杜鵑花
下一篇: 又是一度春花爛漫時 自駕車到婺源賞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