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東南部的洛渝地區(qū),少數聚居于米林、墨脫、察隅、隆子、朗縣一帶。是目前中國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是藏族對他們的稱呼,意為南方人。居住不同地區(qū)的珞巴族,各有不同的自稱和他稱。解放前仍存在家庭奴隸制。1965年8月正式確認為單一民族。
珞巴族有自已的語言,沒有文字,基本上使用藏文,珞巴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
珞巴族民歌是將詩歌和一定的曲調組合而成的一種歌唱形式,最有代表性的是“加金”這種民間最古老的曲調,流行于各部落,它是敘述民族來源和遷徙歷史為主要內容。民歌有時政歌、勞動歌、贊美歌、情歌、葬歌等,演唱形式有獨唱、對唱和合唱,以對唱為主,合唱次之。另外,《哭嫁歌》、《哭喪歌》,還有大量的情歌,常常在傳統(tǒng)的曲調中觸景生情,即興隨編隨唱,出口成歌。一般調子都很簡單低緩,節(jié)奏地不嚴格,緩慢莊重,每句一般四個節(jié)拍。珞巴族民歌曲調大多音調低緩,形式自由,旋律不強。除了少數歌曲限于特定場合演唱外,多數曲調也同“加金”一樣,可以即興而歌,添唱新詞,所以歌謠內容極為豐富,從不同的角度刻畫出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