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部、發改委、國家民委、國家宗教局等聯合主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展”,2月9日起在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開展,這次展出集中展示了中華民族豐富多彩的傳統技藝。記者在這里也看到了涉及宗教領域的經典之作。
德格雕版印經:木與紙的朝圣
草根、樹皮、小刀、藏鍋、木槌、石臼。在中國農業展覽館一角的展臺上,擺放著這些看似與技藝大展沒有關系的物品。“這些材料、器具都是專門從德格印經院托運來的,共有幾百公斤重。”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也是德格印經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藝首次走出四川赴京展演。
今年54歲的彭措澤仁是此項技藝的國家級傳承人,雕刻了30多年經版的他這次還是第一次到北京,還不太適應“萬眾矚目”的角色。由于只會說簡單的四川話,彭措澤仁很多時候只是安靜地坐著,展演時則一直埋頭雕刻。他希望能通過自己的現場制作,讓更多的人了解這項藏族雕版印刷技藝。他于1980年向老藝人澤批學習雕刻工藝,至今共雕刻了5000多塊印版和印經院沒有收藏過的文學作品和畫板。
制作傳統藏紙的原料是一種名叫“瑞香狼毒”的草根。“瑞香狼毒”含有輕微毒性,用它造出的紙張能夠防蟲蛀、防鼠咬,年深日久而不壞,非常適合用于文獻保存。在展演現場,幾位身著藏服的女工將草根內層的纖維撕下來,刮成細條。“這些還要放在沸水中煮兩三個小時,然后用木槌在石臼里把煮好的草根打成漿狀,再擱到酥油茶桶里搗成紙漿。”一位藏族婦女告訴記者。
“雕刻經版這份工作非常辛苦,從書寫到刻制完畢,總共要經過約12次校對。”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刻好的經版經校對無誤后,刷上酥油曬干,再用一種名叫“蘇巴”的植物根須熬水清洗、晾干后入庫。這樣加工過的經版,歷經百年不腐不裂。
傳說,一個叫拉絨的人,用牦牛馱著自己精心刻好的經書木板,去奉送給德格土司登巴澤仁,在經過現印經院的地址時,牦牛受驚,經板散落在地上。因為這個暗示,德格登巴澤仁土司于公元1729年,在此動工修建了印經院,剛開始時僅僅用來收集和儲存大藏經《甘珠爾》書板。
300年過去了,經過歷代德格土司的擴建,德格印經院中庫藏的木刻印經版數量已達到30多萬塊,包括典籍830余部,文獻總字數5億之巨,以收藏藏族文化典籍最廣博、門類最齊全而成為整個藏區最大的印經院。
記者了解到,德格印經院目前正在采取多種方法保護這一傳統技藝,如開展藏紙制作、雕版刻印學習班等,目前會雕刻印版的有60多人,其中,彭措澤仁一個人就帶出了20多個徒弟。他說:“德格雕版經書記錄的是我們藏文化的歷史,我們的技藝和信仰都要傳承下去。”
貝葉經:“貝葉神手”急需傳人
緊挨著德格印經院展示臺的是云南的傣族貝葉經展臺,傳承人名叫波空論,來自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勐罕鎮傣族園。帶領云南四大項目來參展的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趙耀鑫研究員介紹,傣語稱貝葉經為“坦蘭”,貝葉經是用鐵筆刻寫在貝多羅樹葉上的佛教經文。
已年過60的波空論老人,早年熟讀經書,12歲時即進入寺廟當僧人,練就了一手刻寫貝葉經的技藝,被當地人稱為“貝葉神手”。波空論告訴記者,他刻寫一本十來頁的經文需要一個禮拜,要是有人喜歡,他就或是相送,或是象征性地收點錢。雖然看不懂這些經文,但是一些觀眾卻還是向波空論討要貝葉經,看來他們想要留下這小小的一片經葉,留住一片虔誠的信仰。
貝葉經是傣族文化的精髓。內容除小乘佛教經典外,還有許多傳說、故事、詩歌和歷史記載等。傣族全民信教,在傣族人民心目中,“坦蘭”(即貝葉經)是運載傣族歷史文化走向光明的一位神。歷史上,傣家的每座佛寺里都有一個藏經閣,傣語稱“林坦”,所有的貝葉經都要統一保管在這里,由佛爺、僧人嚴格看管。未經寺主允許,任何人不得擅自進入這里帶走經書。除綿紙抄寫的唱本、生產生活常識、醫藥、歷法、倫理道德、占卜、法律典籍等可以保留在村里供寨人使用外,凡佛教經典和其他內容的貝葉經是不允許個人帶出佛寺藏入私人家中的。所以,很少出現貝葉經從佛寺里流失的現象。
“云南會說傣語的人不少,但是能看懂又會寫傣文的人不多。能寫貝葉經的人就更少了。”趙耀鑫對記者說,由于目前后繼無人,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現在非常擔心這項技藝失傳,這也是波空論的顧慮。
藏族唐卡:隨身攜帶的廟宇
與德格雕版印經和云南貝葉經相比較,唐卡似乎更能被大眾接受一些,畢竟,它是以繪畫藝術的形式展現的。此次前來參展的有西藏自治區藏族唐卡(勉唐畫派)和青海同仁藏族唐卡,他們在農展館的一角亮起了一道風景線。國家級傳承人丹巴繞旦和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熱貢畫院院長娘本正在一筆一筆小心地描畫著,神情是那么虔誠。“有信仰的人才能畫出佛光。”娘本說。
娘本是土生土長的藏族人,從小深受寺院佛教繪畫藝術的感染和熏陶,12歲就拜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夏吾才郎學藝。娘本說,唐卡的形式與游牧部族的生活特點有關。藏民在遼闊而荒涼的高地上逐水草而居,裹成一卷的唐卡成為隨身攜帶的廟宇。唐卡比塑像更輕,也不同于壁畫,無論走到哪里,只要把唐卡系掛在帳篷里,哪怕是一根樹枝上,就能成為一種象征,讓藏民們祈禱、禮拜。最小的唐卡僅有巴掌般大小,畫在紙上、布上或羊皮上;而大的唐卡可達幾十平方米甚至上百平方米。
此次,娘本帶來了《西方極樂世界圖》、《三主佛》以及《文殊天堂》等作品。由于唐卡的繪制極為復雜、精細,花費的時間也比較長。《西方極樂世界圖》是娘本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完成的,而《文殊天堂》則是他帶著3個學生花了一年零8個月的時間才完成的。
娘本告訴記者,唐卡畫師被藏民統稱為“拉日巴”,意思是畫佛或神的人,他們手中都有一份世代相傳的《造像度量經》范本,必須遵循。各類佛、菩薩、護法神等造型的各部位,都有固定不變的比例尺度。另外,佛像的位置、色彩、面容、坐立姿勢、法印、飾物、發式、光輪及所持法器等,也都是程式化了的。“這樣做才能保持唐卡的莊嚴和神圣。每一位唐卡畫師既堅守著傳統,更堅守著信仰。”
令娘本感到欣慰的是,由于師從這一技藝的年輕人非常多,現在光是青海黃南熱貢畫院就有300多個畫師,還有一大批學生,藏族唐卡的發展前景一片光明。青海唐卡自2002年首次來京展出,其后基本上每年至少一次,多則三四次。“由于全國各地請唐卡的需求非常多,我們的藏族唐卡正在形成產業化發展。北京、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等地都有我們的唐卡。”
澳門神像雕刻:見證一個時代的信仰
“神像雕刻”是澳門首個獨立申報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2月9日下午首次亮相中國“非遺”傳統技藝大展,傳承人曾德衡、曾德榮兄弟在自己的展位上為過往的觀眾現場展示木雕及貼金手藝。此前,他們已于去年5月12日開始在澳門舉辦“神韻匠心——澳門神像雕刻展”,此展覽一直延至今年5月。
澳門神像雕刻第三代傳承人曾德衡告訴記者,他們此次帶來的神像雕刻作品包括佛教、道教及中國民間信仰的神像,此外還帶來了一些木雕工具、木料樣本及歷史資料等。
從這些展品中,觀眾可以了解到澳門漁民和民間的宗教信仰。澳門自開埠以來,捕魚業在歷史上擔任著重要的經濟角色。由于海上作業風險大,漁民多有信仰習俗,并在船上放置各種神像隨船出海,以求化險為夷。以前,漁民對神像的需求殷切,然而澳門社會發展,經濟轉型,漁業逐漸走向衰落,神像店經營出現困難。現在,澳門的神像雕刻店只有兩家:大昌佛像雕刻木器和廣榮造像雕刻木器,而后者也是前者徒弟的新店。木雕神像成為見證一個時代信仰的行業被保留下來。
曾德衡自己就是一個信仰佛教的人,而他的家人每天也都會拜佛,包括從祖輩到父輩再到自己的下一代。“成為傳承人之后,對傳統手工藝的保留和發揮就更需要注意。我們現在主要做廟里的神像工程,像香港妙法寺的木雕大佛,我們前后一共做了差不多8年”。
在展演現場,曾德衡通過演示,詳細地向記者介紹了《觀音菩薩》、《彩金太歲》、《原木雕太歲》等神像雕刻的制作過程。從簡單質樸的木偶到今天的大型佛像,澳門神像雕刻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在保存本地雕刻工藝優良傳統的同時,如古法漆藝、金箔工藝,又吸收了外地的造像設計和接合方法,讓產品由基本的“木雕公仔”發展到具有國際水平的貼近木雕佛像、佛具和重逾10噸的妙法寺木雕大佛。
“我們已經有了第4代傳人,這門技藝還要繼續發展,一方面繼承傳統工藝,另一方面也要融入現代技術,做到傳承和發展相結合。”曾德衡的侄子——28歲的曾健新3年前從加拿大留學回來,已決定將家族事業發展壯大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