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喪葬
蒙古族習俗有土葬、火葬、野葬。
蒙古人很早就實行土葬。早期蒙古人認為死亡是由此世渡到彼世,因此不論貧富都要盡力為死者穿戴好,好讓死者到彼世有好的生活。尤其是貴族的土葬非常隆重。元朝皇帝死后“殮用貂皮襖、皮帽、其靴襪、系腰、盒缽、俱有白粉皮為之”。所葬用的棺,一木為二,“鑿空期中,類人形大小合為棺。置遺體其中,加髹漆畢,則以黃金為圈,三圈定”。還將死者所需要的東西一同下葬,還“宰殺駝、馬殉葬,以為盤費”。埋葬他們時,同時也埋進大量的金子銀子。
蒙古統治者和諾顏等死后,深埋某地“對墳墓所在,嚴守秘密,不使人知”。長期以來,蒙古可汗、元朝皇帝葬地胡切地點一直無人知曉。《黑韃事略》載:“其墓無冢,以馬踐蹂,使如平地。”后來一般實行的土葬出現墳地。清朝蒙古人死后,土葬以木板為棺請喇嘛育經,一連五日或七日。王公貴族埋葬后要為之建陵,并設守陵戶住陵園。在農業區的蒙古人基本上都實行土葬。
火葬。早期色目人等實行火葬,但在蒙古人中并不提倡,直至佛教在蒙古上層中興起,才出現火葬。明政府雖然反對蒙古人實行火葬,但有些貴族、喇嘛仍實行此俗。對傳染患者、難產者死后多將尸體涂上黃油,火化成灰,請請喇嘛念經超度,有的把骨灰埋于曠野,或撒于山、河。
野葬。也稱明葬、天葬。這種形式,在有的牧區實行。此外,還出現過古墓葬、合葬等。
壯族的喪葬習俗
壯族的喪事禮儀,其秩序大致是:
報喪
壯家有人死后,家人立即燃放大炮竹三響,以示家里有了死人,向村人、親朋們報喪。同時主家派人到外家及至親者報喪,請道公來做道場,著手辦理喪事。
洗禮
死者主家報喪后,族內的男女就自動地到主家里,幫忙各種喪事。孝男孝女及族人,披發帶孝,戴竹笠,攜竹筒或小水桶,到河(塘、泉)邊號哭,擲幾枚錢于水中,汲水回來浴尸。孝男孝女及最親者給死者擦洗完畢,俗曰洗禮。死者是男的給他剃頭發,是女的給她梳理頭發。男的戴上新帽,女的包好頭巾。接著給死者穿新衣服、新鞋,還給死者口里放一枚銀元,俗曰含金。男性死者給他手中拿一把扇子,女性死者給她手里握一塊手巾。目的是讓死者干凈體面地去到另一個世界生活。
入殮
道公來后,兒女到齊,由道公擇定吉時,便舉行人殮儀式。其儀式是:由族人在棺材內放一屋草木灰,后鋪上一屋白布,將死者尸體抬入棺里,再用一幅白布蓋上,作為新被,又用白布縫成蚊帳式罩上,使布角露出棺外。諸事齊備,就將棺蓋蓋上,用大鐵釘釘牢,此時孝男孝女及族人便放聲大哭。邊哭邊歌,以示與死者訣別死者入殮后,棺材放在廳堂中央,用一幅布遮住祖宗神位,以免沖犯祖宗在天之靈,棺材頭垂下一張布幔,設一張方桌,桌上設死者靈位,點燈燃香燭,地面鋪著席子,孝男孝女日夜坐席守靈。
停喪
停喪日期,視其家貧富而定,一般為三五日。孝男穿白衣服,頭戴竹紙帽,腰束麻帶,腳穿草鞋;孝女亦穿白衣服,腰束白帶,頭扎孝巾,腳亦穿草鞋,日夜守候在棺邊痛哭,以示忠孝。前來吊喪的親朋,均戴麻巾。男的束于左臂上,女的扎于頭上,以示哀悼。道公日夜念經文。給死者超度亡靈。
出殯
出殯日子時辰,由道公定,多在白天,且定在下午后。出殯時,先由親屬一人提著裝有鞭炮、紙錢的籃子走在前面,一路燃炮撒紙錢。道公一路敲鑼打鼓,持利劍在前開路。靈柩緊跟道公之后,披麻帶孝的孝男孝女扶著靈柩前面,親友送葬的隊伍在后面。行進途中,靈柩絕對不能著地,直至墓地。到達墓地后,下葬前,道公將一只帶去的公雞捧在手中,轉了幾轉,放進墓坑里,以卜吉兇。道公還把帶去的谷粒拋向空中,以表示死者到陰間能豐衣足食。隨即將靈柩及陪葬物放下墓坑,先由孝男孝女填入一些泥土,之后他們及送葬隊伍就轉歸路,由一些人在那里埋棺筑墳。在回來的路上,道公不得再敲鑼打鼓,孝男孝女及送葬的人們不得再哭,不得回頭望。人們在路上還摘路邊的桃樹枝葉來鞭打自己的衣服,以示驅邪,人們回到喪家門口,每人都要在裝有桃葉的水盆里洗手,以為去邪。人們吃了一餐飯后分散回家。
出殯后,喪家在屋的一角安桌設死者靈位,朝夕供奉飯菜,過節點燈燒香。滿三年孝男孝女才脫孝服。
在死者的葬式上,壯族曾經有過各種葬式。如巖洞葬、懸棺葬、屈肢蹲式葬、水葬、火葬、拾骨葬等。而民間普遍流行的是拾骨葬。
拾骨葬,又叫遷葬,是將棺尸埋葬,上土筑墳,過三五年后,擇吉日良辰,再開棺拾骨遷葬,俗曰“拾金”再葬。
壯人認為,拾骨葬是幫助先人的靈魂從地下回到地面,以便逢年過節能回家與親人團聚。如今拾骨葬之俗民間尤存。
1950年后,壯族民間的喪葬禮儀風俗文化有了不少的改變。喪禮、禮服、脫服以及遷葬等均從簡。然報喪、入殮大體仍沿舊俗,一些地方還請道公做道場念經。
在壯族好些地方,有類似現在治喪委員會的“老人會”。如果這家是“老人會”成員,必須馬上去報葬,“老人會”立即出來協助辦理喪事。“老人會”現在依然存在,不過已經沒有迷信的內容,變成純粹是互助的團體。參加該會的會員,交十個碗,十個羹匙。并把姓名寫在傳命牌上,該會積累了一大批餐具,供有喪事的會員借用。平時可以租賃。每年舊歷六月初六為改選正副會長的日子,會員各派一名男子到指定地點赴會,各帶家釀米酒若干。宰一頭豬作宴席。會長主持會,照例要闡述一番宗旨,宣布申請入會名單,用協商辦法選下一任正副會長。會務辦完,即共飲團結酒。誰家老人去世,會長便召集會員齊心協力處理后事,壯語叫做“含盧過喝”,意思是劃船過河灘,同舟共濟過難關。會長為死者家屬征集錢、米、酒等物。會員各家壯實男子要出來幫助打柴、修橋、鋪路、挖坑、扶棺、料理吊唁事宜,事畢,會長設宴酬謝。會長還要出任喪家辦理喪事的總指揮。有了“老人會”,即使是貧寒之家,喪事也能隆重舉行,使兒女盡到孝道。這是壯家人團結互助的好傳統。
彝族的喪葬習俗
彝族由于支分繁多,分布甚廣,所處地理環境各異。因此,喪葬習俗乃至儀禮在各地彝區,各個支系都不盡相同。從喪葬形式到喪禮程序都明顯地表現出地方差異和支系特色。
僅以喪葬形式看,彝族歷史上曾有火葬,約在明代中葉后滇、黔、桂彝族改為棺木土葬。此外,彝族還有過樹葬、陶器葬、巖葬、水葬、天葬等。
1.火葬。以火焚尸的喪葬方式。在彝區傳襲已久,嘉靖《貴州通志》載是當地彝人“焚于野,擲散其骸骨”;《越雟廳志·夷俗志》亦載:“喪葬不用棺槨,以火焚化,用土石掩蓋也。”《西昌縣志·夷族志》也有記載,彝族火化尸體以后,“收骨殖于甕,命忠實年老娃子數人,負甕荷鋤入深山崖洞密埋之,不令人知,防冤家盜掘也。”現云南省的彝區火葬時,尸須蜷曲,男仰臥,女側臥,架起柴樓放火燒之。而后掘坑將余灰用壇裝起并包以茅草,放在坑中埋葬。有的在壘墳后,堆子周圍砌一轉石頭。宣威縣有的彝人家的祖墳場就是火葬墓群。也有的在火化之后,將骨燼放入罐中送到巖洞里。這兩種葬法皆屬復合式的二次葬,即火葬后再土葬,或火葬后再巖葬。傳統的火葬方式被保留和沿襲得較為完整的和原始的是大小涼山。
2.土葬。滇、黔、桂彝族明清以后逐漸以棺木土葬代替了傳統的火葬,土葬習俗與當地漢族類似。云南撒尼彝族人死后一般停放兩天,由巫師頌經送魂,村里人及女方親屬來“耍獅子”、“鬧猴子”、“跑鑼鼓”等。出殯當天,全村男女要去送葬,男人在棺前,女人在棺后,列隊送往墓地,每人自帶酒菜,喪家準備飯食。女的死后必須請娘家親屬來送終,出殯時母舅要交酒還人,表示斷絕以往的婚姻關系,如沒有娘家的人來送葬是不能出殯的。阿細彝族人死后需停尸三天才出殯,全村人自備口糧,齊集在公房里吃喝三天,表示祭祀。
3.水葬、天葬、巖葬。為古代涼山彝族的特殊葬式。水葬,即將尸體投入河中沖走。天葬,即將尸體背到附近山頭,任飛禽走獸撕食。巖葬,即將尸體從懸巖上拋下。這些特殊葬法都是經畢摩根據死者的屬肖、命宮、死日查經掐算后決定執行的,現已廢止。
4.陶器葬。又稱為“直葬”、“沖天葬”。即是在人死后,用六尺高的壇罐,將死者放入站直,埋在土里,壘成墳堆。云南路南撒尼支系的彝族歷史上曾實行過這種葬法。當地人認為是祖先傳下來的,人是站著走的,也要站著死,頭頂青天,腳踏大地,活著如此,死了也如此。
5.樹葬。樹葬是彝族古老的一種葬俗。云南彝區流傳著一則關于“樹葬”的傳說:“在漢代,諸葛亮在世的那個年代,彝族先祖孟獲大將軍的妾死了。孟獲讓屬下用帛緞裹尸,葬之在青松樹丫上。人們圍在樹下唱歌、跳舞,悼念這位美麗的妾”。當地人們還傳說,樹葬之后,骨頭從樹上掉下來,不好處理,于是用桶把裹著帛緞的骨頭裝起來,或放之于樹洞,有說放之于靈房,稱為“鬼桶”。
花腰傣的葬禮
石安達《哀牢山下花腰傣》節選)
腰街曼蚌村公社所所在地小抱垴寨,座落在楚雄至墨江公路沿線下方的一座小丘陵上。全寨有28戶,139口人,居民全是傣灑支系。我考察當天,即遇上了當地傣族的葬禮。死者家平頂土掌房二樓上,高豎著招魂幡,嗩吶聲時斷時續。隨著悲愴的樂聲,我來到死者家考察葬禮的情況。
死者家一樓的陽臺上,幾個成年男子圍著一張小桌子,在剪招魂幡上的紙花圖案。圖案與死者的性別有關,男性的是牛、馬等大牲畜圖案,女性是稻谷、紡織圖案。這家死者是女性,所剪的圖案是紡織品的菱形和谷穗。靈堂的過道是招待吹鼓手的地方,矮桌上擺滿了酒肉,吹鼓手不停地奏著哀樂(樂器主要是漢族的嗩吶、釵鼓,傣族只有铓鑼)。靈堂里光線暗淡,靈柩停在靠東方順墻的一側,放在兩條長凳上,與漢族的棺木相似。靈樞上覆蓋著三層布,最大的一塊是白布,蓋住了靈樞的兩端,放在白布上面是一塊紅布,兩端約比白布各短一尺,紅布上面還有一小塊花格織綿,這些覆蓋在靈樞上的布是死者家屬獻給死者到陰間的被蓋。靈柩上邊高約1米的地方還吊著一根竹桿,上面掛著幾件日常便裝,這是獻給死者到陰間的服飾。靈樞的尾端放著一頂斗笠和一個央籮,這是死者的遺物。靈樞的頂端還放著一把長刀,它是獻給死者到陰間開路用的刈草利器。靈柩旁站著三、四個中老年婦女在守靈,她們低聲吟唱哭喪調。死者姓白,49歲,半年前得了病,久治無效,8天前去世。因正值土黃節令,不宜出殯,就一直擺在靈堂里,停到今日剛好是吉日,就準備出殯。死者家樓下角落里。擺著七、八口大鐵鍋,那幾口大鐵鍋是借來做炊具的;一隊穿便裝的傣族青年婦女,每人背著一背薪柴向死者家走來,婦女們背的薪柴是根據習俗,死者所在的寨子,每戶人家要獻一背柴,資助死者家屬,做為請客時用的薪柴。
剽牛祭奠宴客,是葬禮中的大典,這是出殯前的一件盛事。這家死者的4個兒子,外家3個侄子和死者的姑爺,每人都要獻一頭牛做祭奠。送的牛以健壯的水牛為主,黃牛次之(這兒的黃牛是肩背上有肉瘤的峰牛)。這些牛一般每頭都值七、八百元錢,8頭牛總值6000多元,祭品是相當豐厚的。如果這些男人在葬禮中不送牛,就認為沒有孝心,被人看不起,所以死者家屬對男人獻的牛祭典非常重視,獻的這些牛都要剽殺了宴請客人。
剽牛場就在寨邊的一棵龍樹下,剽牛全由男人們參加。當七、八頭牛捆倒用木桿固定后,由死者的姑爺執刀殺牛,牛殺后,男人們立即圍攏起來,把它支解,牛肉一半用來宴請參加葬禮的來賓(來賓中有獻牛所在寨子里的每戶人家的1位代表),一半由獻牛所在寨子的人拿回去平均分給寨子里的每戶人家。葬禮除剽牛宴客外,死者的其它遠親,根據親戚關系分別祭獻小豬、大鵝、雞、鴨等家禽,所獻的這些家禽無論大小,也一律宰殺后分成兩半,一半宴請賓客,一半由獻禮的人帶回去分食。
準備出殯的活動,還有扎火葬用的火把(哀牢山下傣族的三個支系,傣灑、傣卡、傣雅一律實行火葬)。火把也由死者的兒子和侄子們準備。扎火把之前,這些人頭上都要帶上白布重孝,腰間掛上一把長刀,由長子帶領到寨子外面,尋找蘆葦扎火把。長子帶領尋找蘆葦的路線,也是出殯時的路線。尋找蘆葦的人在路上發現第一蓬蘆葦就砍下,不能有其它的選擇。砍蘆葦時,也必須由長子帶頭,每人依次只能揮一下長刀砍一枝。砍回來的蘆葦,由寨子里年紀最大的男人,和死者大哥的長子負責扎成火把,供在靈堂內。
出殯的準備活動除扎火把外,還有扎彩傘。扎彩傘由死者的3個女兒和4個侄女準備,每人都要用鮮艷的彩綢扎一把華麗的彩傘。彩傘是出殯時最壯麗的儀仗,獻彩傘越多,死者越榮耀。死者的女性后代少的人家,常為此感到內疚,由此也可看出該地傣族對女性地位的重視。
出殯前的晚上,開始舉行盛大的守靈儀式。參加憑吊的人,輪流走人靈堂為死者守靈,守靈時男女分別舉行,男人們默哀,女人們哭喪。每輪換一批人,都要鳴放爆竹、奏哀樂,守靈儀式通宵達旦,熱鬧非常。
第二天中午時,守靈儀式達到高潮,參加憑吊的婦女都穿上民族盛裝,死者的女兒、侄女則把盛裝先獻給死者,吊掛在靈柩上方的竹桿上。婦女們放聲痛哭,哀號聲仿佛把靈堂震搖了。
守靈儀式結束后,就開始宴請客人。來賓約有500-600人,黑壓壓的一片,擠滿了死者家和相鄰幾家的房里房外,房上房下。來賓們10人圍在一起,或站、或坐,組成一桌。菜肴以肉食為主,其中多數是牛肉,除炒牛肉、豬肉稍可口外,煮的牛肉和其它肉食,并不講究味道和生熟。
宴會后,中午2點左右開始出殯,在一陣爆竹聲中,吹鼓手在前面鳴鑼開道,后面是舉著火把的孝男和執著彩傘的孝女。孝女們這時已從靈柩上面的竹桿上取下守靈時獻給死者的盛裝穿在身上。由于靈堂設在二樓,靈柩要從二樓的陽臺上抬下來,靈柩落地時,孝男們一齊跪下迎接。然后,孝男們在寨中心舉行點火把儀式,孝男們點燃火把,就與吹鼓手和執彩傘的孝女們組成儀仗隊,做為出殯的前導,沿著男子昨天砍蘆葦的路線向墓地出發。在儀仗隊里還有死者哥哥背著死者的梳妝柜做陪葬。靈樞則要在寨子里做短暫的停留,靈樞出寨時參加憑吊的來賓和寨內的群眾都出來送行,但除抬靈樞的人外,其余的人并不跟隨靈樞到墓地。
墓地離寨子約2公里,是一片長著幾棵大青樹和雜草的斜坡地,這兒也稱“龍林”,是小抱垴寨的集體墓地,有二、三十座簡陋的墳墓。靈柩到達墓地時,孝男們又一次跪下迎接,靈樞先停放在兩條長凳上,孝女們執著彩傘聚在四周,用樹枝清掃靈柩。靈柩上掛著一支黑公雞,它是抬靈柩的人送給死者的祭品。
死者的墓穴是死者剛去世人鹼后,由死者的長子在墓地用甩雞蛋的方法選定的。雞蛋在哪里破碎,那里就是死者的墓穴。舉行火葬時,由死者的姑爺執鋤挖墓穴,這次挖的墓穴不太深,約一尺見方。墓穴挖好后,由大姑爺取下靈柩上掛著的黑公雞繞墓穴驅邪。然后,孝男們再把靈柩從長凳土抬下,放到墓穴上邊2根木頭上。接著舉行開棺儀式,向死者遺體告別。開棺是由死者的大哥用斧頭把靈樞撬開,掀起裹尸布,讓孝男孝女們一一向前對死者告別,死者的長女在告別時,從穿著的盛裝上,摘下一粒銀泡投人棺內,作為贈給死者上陰間的路費。告別遺體后又把靈柩蓋好,緊接著就是點火焚尸,死者的大哥用斧頭把靈柩的兩端辟開,讓孝男們把點燃的火把塞進棺內,為死者舉行火葬。陪葬的有招魂幡和死者梳妝臺。當棺木熊熊燒起來時,死者大哥向天空拋撒谷子炸成的谷花,孝男們又一次跪下接谷花。拋撒谷花是代表死者到陰間后,向陽世的親人們回贈的禮物,祝福陽世間的親人稻谷豐收,誰搶到的越多,誰就越吉利。
火葬后,死者的遺骨并不立即下葬,根據習俗要進行曬骨。曬骨的時間在20天至l00天之間,示情況而定。曬骨結束后,再次舉行隆重的葬禮下葬遺骨。第二次葬禮時除靈柩用較小的棺體型代替,不焚燒外,再葬時的各種儀式,如設靈堂、守靈、出殯等都同樣舉行。死者的遺骨二次葬時,裝人陶缸內埋葬(腰街傣族二次葬時已不用陶缸下葬)。遺骨下葬后,蓋上土壘上一些石塊,不立墓碑。墳墓座北朝南,二次葬后,連續掃祭三年,就不在祭奠了。
葬禮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內容,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我曾考察過西雙版納勐罕傣泐的水葬,德宏芒市傣那的土葬,這些地區傣族的葬禮和玉溪地區新平縣哀牢山下傣族的葬禮差別較大,反映了傣族喪葬習俗發展變化的一些情況和傣族遷徙之間的一些聯系。玉溪地區新平縣哀牢山下傣族的葬禮,由于地處滇中,明代就實行了“改土歸流”。葬禮中吸收了一些漢族文化的因素,但是該地傣族是古代傣族遷徙途中落伍的后裔,由于地理的因素,長期封閉在一條狹長的河谷中,仍保留了歷史上傣族一些古老的喪葬習俗,如“二次葬”就是古代百越民族的喪葬習俗,劍川、楚雄等地都有“二次葬”的遺址。關于楚雄一些民族古墓的族屬問題,根據1986年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李世忠、孟之仁調查迤口村古墓群時,與該地老人座談,當地老人對古墓有三種叫法,其一叫“擺夷墳”(傣族墳),這種叫法是過去老人們傳下的;其二是叫“和尚墳”,主要是坑內擺有土鍋(鍋內裝骨灰);其三是現有人叫“向天墳”,是北京來的專家取的。過去迤口村有傣族,白族來后就搬到嘎灑去了。他們倆人從楚雄到相連的新平嘎灑傣族地區調查,該地的傣族說他們過去的墳是用一塊石頭打磨成傣族帽的樣子,蓋在陶制的骨灰罐上,現在的墳就簡單多了,火葬后把骨灰裝人瓦罐或土鍋內下葬,面上蓋上一塊石頭就行了。
另外,該地傣族葬禮中,在靈樞上覆蓋布及死者女姓家屬向死者獻祭衣物后,再穿上習俗與《華陽國志•南中志》載哀牢夷有用桐華布“以覆亡人,然后服之”的葬喪習俗相似。而在云南其他的少數民族的葬禮中,并沒有發現這種習俗。
從這種用衣服“以覆亡人、然后服之’的葬禮習俗中,我們可以發現傣族與哀牢夷族源之間的隸屬關系,而這種哀牢夷葬禮文化古今的一致性,除在哀牢山花腰傣保持外,云南其他民族現在的葬禮中沒有發現了。關于傣族與哀牢夷族源之間的隸屬關系,我在上篇“花腰傣服飾”一章中已有論述,這一發現充實了這個論點。
滇南的西雙版納勐罕傣泐的水葬,雖然在整個水葬過程中,還受一些原始宗教的影響,但死者的裝鹼儀式在佛寺舉行,由佛爺念超度經,送葬后,送葬的人也要回到佛寺祈禱,消災避邪,體現了很濃的佛教色彩。表明西雙版納的水葬是受印度文化的影響而形成的,并不是傣族的古代傳統葬禮。
滇西德宏的芒市處于傣文化、漢文化和印度佛教文化的交匯點上。明代三征麓川后,漢文化的封建色彩給該地打下了很深的烙印,該地傣族的土葬就是漢族土葬形式的翻版,如不仔細觀察,民族特點不易覺察出來。
摘自《中國云南•新平花腰傣文化國際文化學術研討會文集》
京族的喪葬
京族人對葬禮是非常重視而謹慎從事的。因為他們認為,陰間和陽世是相通的;陰間的亡靈和陽世親眷仍有某種聯系,搞好葬禮,彼此可平安無事;若搞不好,就會讓亡靈受苦,又給親眷遺患無窮。在京族習俗中,50歲以上的老人病故,被稱為“正壽”,當按正常的禮儀辦喪。其過程大體是:
1.報喪。老人斷氣后,孝子要在旁邊守護,待法師查閱歷書確定無“重喪”之后,方可哭喪舉哀。倘有“重喪”,法師要另作法事殺雞代命以“解犯”。然后報知族內眾兄弟,并派人往舅家報喪。待舅家來人驗看后(尤其是對娶來的女性)才能入殮。這是遠古母系制舅權意識的殘余表現。
2.入殮。入殮前要用浸著柚子葉的熱水給死者凈身并更衣。洗后的水不能隨便亂倒,要罐裝起來,待出殯后,夜里拿到野外叢林去掩埋。入棺要選擇時辰,先由法師念咒,用火把驅趕棺中的鬼邪。然后由孝子孝女們抬尸入棺,在死者嘴里放兩三枚錢幣和幾粒白米,以安其魂魄。再在死者身上覆蓋一塊紅布,以示陰陽兩絕。若死者的配偶尚健在,還要將原來共用的被單撕下一半蓋在死者身上,表示從此鴛鴦情斷,人鬼分途。最后把棺蓋釘牢。
3.做齋。法師立壇念經,超度亡靈,使亡靈得到凈化和安樂。法師用本民族語念誦的經書,大都是譯過來的“佛”、“道”經卷。若是做“大齋”(三天三夜或七天七夜)的,還要舉行上刀山、過火煉之類的儀式。“做齋”期間,子女們都要披麻帶孝,席地坐臥,日夜守靈,不得隨便離開,吃飯不能用筷,不能吃葷腥食物。
4.殯葬。殯葬的時間和地點均由法師擇定。時間一般選在潮落的時候。出殯時,在法師的導引下,一路上,由一人撤紙錢開路先行,意為向野鬼買路通行。墓穴事先已挖好,靈柩抬到墓地后,法師揮動法刀,進行法事畢后就掩埋。
葬后三天,孝主備三牲和香燭紙錢前往祭墳,給新墳培土,俗稱“復墳”。這種“復墳”之俗,在古駱越后裔的諸民族中幾乎都還在流行。這原來是遠古時代祖先崇拜的產物,它要使墳墓顯得莊嚴肅穆,以表示對祖先的尊崇。但和其他民族有所不同的是,京族復墳時所建的塋墓卑下低矮。
佤族的喪葬習俗
佤族人死后,實行獨木棺土葬。過去佤族認為人死是由于已死去的家里人把他(她)的靈魂叫走了,他的靈魂永遠離開了他的肉體。在病垂危的時候,要殺豬、剽牛看卦。如卦不吉,就認為病人的靈魂已去,要給其準備后事。人死后,拿幾塊半開放入死者口中,無半開可放茶葉、鹽塊或糖塊代替。換上壽衣,用棉線將死者的雙腳拇指拴攏,男的用白線,女的用紅錢。然后再用織好的新毯子或壽布裹起來,用繩索分三道捆扎好,安放在主火塘的右上方。死者是男則朝日落方向鳴槍,是女就敲鑼報喪(小孩死了不報喪)。親友和寨人(只限成年人)聞訊后,立刻帶上一筒水酒、一碗米、一陀鹽巴、一塊茶、一包煙葉等食物,前去吊喪,死者家人殺雞或剽牛,招待來吊喪的親友和寨人。佤族對死亡者,視不同情況進行土葬。
佤族把人死分為“好死”與“兇死”。凡屬病故于家里寨人都算為“正常死亡”;凡屬死亡于寨外的人都算為“非正常死亡”。
佤族的傳統觀念認為,人的吉兇禍福、生老病死都是超自然的鬼神所為,世界充滿了鬼神之靈,甚至人也是由靈所做成的;還認為,一個人不論是老死、病死等,只能死在家里寨內。
因此,佤族人在醫院治病時,不愿長久在醫院接受治療乃至康復,而愿安寧地死于家中,做正常死亡者。正常死亡者,一般是第三天才葬,小孩死后則當日葬。
埋葬正常死亡者時,要舉行一定的喪葬儀式和活動:死者用獨木棺(用一段粗大圓木挖空制成)入殮,在劃定的家族墓上地上挖好墓穴;棺木放入墓穴后,將死者生前用過的若干生活用品的生產用具作為隨葬品放入墓穴(認為死者到了“靈魂”世界后,還要生活和勞動),然后在場的人每人往墓穴內丟一把花草,最后填土齊地面,用腳踩踏,在墓地用竹篾圍起來作標記。非正常死亡者,不舉行服喪活動,不做棺材,不葬在公墓,找一塊離寨子很遠的偏僻地方挖一個坑掩埋就算了事。
傣族的喪葬習俗
傣族的傳統喪葬,分土葬、火葬和水葬三種,以土葬為主。在西雙版納傣族地區,每個村寨的附近,都有一塊或幾塊墓地,有的把這種墓地稱作龍山,傣語叫作“壩消”,“壩消內的林木,是不許砍伐的,把它稱為“龍林”。久而久之,“龍林”蒼勁挺拔,蔥蘢青翠,變成了一片風景林,使傣家村寨自然風景更加秀麗。
埋葬死人的墓地分三種情況:一是正常病死的人埋在一個地方;二是沒有成人的孩子死又埋在一個地方;三是非正常死亡,即暴病死、兇殺死、溺死等,另外埋在一個地方。有些地方,則將第三種不是正常死亡的人,實行水葬。讓邪氣隨尸體一起被水沖走。 過去,傣族實行嚴格等級制,人死了,叫法和葬法都不一樣,帕漳屺佛爺死了叫“涅磐”;召勐(土司)死了叫“暖且”;頭人死了叫“信佐”;佛僧死了叫“桑奔”;一般百姓死了叫“歹”或“桑佐”、“信西”。土司、頭人和佛爺等有地位的人死了,實行火葬,祝福早日升天;一般的百姓死了,則實行土葬。
當家里死了人,首先是向親朋好友報喪,報喪要身背大米,將米灑在親戚朋友家的樓梯上,然后站在樓下,把死訊報告給親朋。如果到外寨報喪,按照古老的傳統,只能站在寨子外面,托人把死訊通報給寨里的親朋好友。
家里人則把死者抬到竹樓的中間,將尸體依靠在木柱上,傣家稱棵木柱為“騷流乃”,并要求一次性坐靠穩,否則不吉利。然后用溫水沐浴更衣,隨后將死者平臥,雙手合于胸前,手下置臘條二對,用白布裹尸,把眼、鼻、嘴部位剪孔裸露,殮入棺中。擇日出殯,傣家人有許多忌諱,傣語說:“晚隴抱些宰,晚來抱些影”。“隴”與“來”分別為干支中的“辛”與“丙”。“晚隴抱些宰,晚來抱些影”,意思是“隴”日,死者是男的就不能出殯;“來”日,死者是女的也不能出殯。出殯那天,要把竹樓作一次徹底大掃除,把三腳架下作一次徹底清除,將死者生前用過的東西,集中化為灰燼,倒在江河里,順水而流,和死者一起進入天國。另外,由一親屬男子,右手持一把長刀,左手拿一個白布袋,用刀把前來參加送葬親友手中的“曼苦”樹葉包著的飯粒挑進白布袋里,一起送進墓地,讓死者不作餓死鬼,好好安息。 如果死者是熱戀中的青年,要選擇他(她)們常去那進而玩耍的一棵樹,出殯時,將尸體在樹干上撞擊數下(一般是雙數),并禱告說:“這就是您心愛的人了,帶上他(她)一起去嗎。”據說,不這樣做,死者的靈魂就會回來找他(她)心愛的人。使其鬧病。
如果是孕婦病故,就要對孕婦進行剖腹,將嬰兒取出,把婦女和嬰兒分葬兩地。這是因為成人和小孩是要分葬的。 有些地方,出殯時,還要舉行斷絕夫妻關系儀式。不論年齡多大,其中一方去世,都要舉行儀式,其儀式是:用一縷白線(或用一臘條,從中折斷),系在棺木上或尸體上,生者握住另一端,由村長或一長者,將其線割斷,即表示斷絕夫妻關系。可以另娶和另嫁,不受婚約。
送葬返回,重新安放鐵三腳架,重新燃起火光,請僧侶誦“芒嗄拉”經文,送家神家鬼,然后方告葬禮結束,開始新的生活。
壯族二次葬習俗
——廣西上林一帶習俗
人死后,第一次葬是將遺體安放在木制的棺材里,“躺”著埋在土里,堆成長形墳,叫“長墓”,也叫“新墓”,表示人還“睡”著,并沒有“死”;也表示人的靈魂還沒有到“陰府”,還是“新鬼”,沒有投胎轉世,所以在家堂上另給他設靈位,祭祖時他是沒有份的,所以另在他的靈位設祭。第二次葬是第一次葬三年之后,也就是腐尸“化凈”之后,將“凈骨”撿出,安放在陶罐(壯話叫做“金罐”,也叫“金鐘”)中,選取“墳山寶地”重葬,堆成圓形墳,叫“圓墓”,也叫“祖墓”。顧名思義,“祖墓”的死者是應該有后代的(含旁系親屬),故年輕人死后一般不作二次葬。解放前,按習俗不滿36歲的人(還有帶身孕死[壯語叫“濕身死”]的婦女)是不進行二次葬的。但在解放后,人們思想解放了,沒那么迷信了,成年人(16歲以上)及“濕身死”婦女也行二次葬了。
一次葬的墓地,一般比較隨便,地頭田邊、茅山荒坡均可,并不講究“風水”,不過還是要請“地理師(風水先生)”來定“墳向”,定下葬時辰,除了葬禮十分看重之外,入葬卻非常從簡。但在舊社會,或追溯到民國以前,有個別“富貴”的人,為顯示自己的身份,一次葬非常隆重,墓地也建得異常堂皇,仿照帝皇的做法,不再做二次葬,民間稱之為“大葬”。不過,在民眾觀念中,對此種葬式大都嗤之以鼻,并不看重;甚至對一些荒蕪的“長墓”譏之為“無主”或“無后”,有時還以此來咒罵自己厭惡的人“以后死了埋長墓”,意為未成年即死(早死)。
二次葬的墓地則很講究“風水”,如果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墓地,寧可把“金壇”(撿骨后安放凈骨的陶罐)寄葬在臨時選定的地點,一般尋找向陽、干爽的土坡劈崖,挖個可以容得“金壇”的拱門形的洞穴,“金壇”安放好之后,通常敞開著,過路的人可以看到,也有用草皮土塊封住的。對這種寄葬,清明掃墓也很簡單,砍去雜草,燒幾柱香即可。但寄葬時間不能太長,通常是一年,最多三年,當然也有因經濟問題或其他原因而長年寄葬的。
二次葬墓地的“風水”通常由“地理師”來尋找,或自己尋得后由“地理師”來確認。人們普遍認為,墓地的“風水”會給子孫后代帶來好運,否則就要倒運。稍懂“地理”的人都知道,墓地應該靠山臨水或枕山面水或背靠山峰、面臨平原,就像活人所住的村莊一樣。上林李姓巨族(據族譜記載,宗傳三十余代,現今人口二十余萬人)祖傳的族譜上有個故事,足以說明人們對墓地風水的看重。故事原文是:
《千子萬孫史略》
傳說五百年前,有個風水先生,寄宿于吾太始祖諱景晟公的家居住,其人之名乃是江西黃勝東也。此人有博通古今之學,尤屬風水特長,終日游山玩水,到處命山為名,所謂金雞展翅,丹鳳朝陽,白鶴飲水,九龍戲珠,每一山都因其形而得其名。……景晟公官任鳳化(今上林)知縣,娶妻黃氏。黃氏為人寬達,四海來客,視同一家。前述黃勝東先生游旅鳳化,客居景晟公家,黃氏待之如親兄弟,黃先生感動得世所罕見,因而有心送一風水寶地與她。送地之前,特再三試黃氏之心:一說,先生每天出游,返家時將帶滿污泥的雙腳浸入水缸滌洗,黃氏不但不惱,反而慰問先生,并毫無怨言地清洗水缸,再充滿水,次次如此;二說,先生每逢雨天必出游,并向黃氏取傘,返家時,黃氏總在門口等其歸來,在門口,先生就當黃氏之面,故意將雨傘在門框上碰破,黃氏非但不怪,還為先生頂風冒雨而贊賞有嘉,如此不知損壞了幾多雨傘;三說,有一次,先生要去邀約故人,因而借景晟公官衣一用,黃氏慷慨與之并多予銀兩,先生酒宴之后,將所剩豬肉以官衣包回,弄得官衣齷齪不堪,黃氏亦不怪之;……先生既受黃氏之招待,于是送給黃氏一墳地坐落于天堂山之嶺西燕云徐村背,并稱,所謂天堂山三臺落脈,土角流金螞蟻窩地也,此吉地有三種葬法:一曰九代狀元,二曰代代富足,三曰千子萬孫。景晟公愿以九代狀元而葬,而黃氏則因景晟之前五代、代代獨子,因而阻止道:九代狀元雖貴但不長而衰,而千子萬孫世代綿長,蕃而不絕。先生滿口稱贊黃氏之見勝于須眉,正是福人葬福地,結果黃氏百年之后而葬之,先生親自主持葬事,后來應驗,于是留下千子萬孫《澄江巨族》之傳說……
二次葬,先是撿骨(也叫“撿金”),一般是一次葬三年后。所以定三年,一是等遺體腐化干凈,二是按“五服”應“斬哀三年”。撿骨也要選好時辰,“五服”內的直系親人都到場,先燒香祭拜,然后掘土、開棺,開棺時用蓬布或雨傘遮陽,見骨時親屬痛哭流涕,之后才圍成一圈,逐一將遺骨取出,揩凈,如果遺骨潮濕,還要用炭火烘干。最后按從腳到頭的順序安放到“金壇”中,取“坐”著的姿勢,表示他自然從容地坐著,面對人間和他的子孫,祭拜時就像與后人親密無間地“見面”一樣,蓋好罐蓋。下葬又另選時辰,在墓地事先挖好一個容得“金壇”的圓筒形井穴,到時辰才將“金壇”放進去,“井穴”上嚴蓋一塊圓形石板,再堆土成墓。然后舉行隆重的祭拜儀式,二次葬禮儀結束。
二次葬后,一至三年之間,還要“探金”一至兩次。所謂“探金”,就是掘開墳土,打開石板,探看“金壇”里的遺骨好不好:干爽的、金黃色的為好,泡水的、灰黑色的就不好。好的,就放心“定葬”了;不好的,要取出“金壇”寄葬,再找“風水地”重行二次葬;不好不壞的(遺骨雖不泡水但很潮濕、顏色灰白),可暫時復土留墳,第二年再“探金”一次,看看轉好或轉壞以決定該墓地的取舍。“探金”也由“地理師”定時辰和主持,前后均要祭拜,但儀式都較簡單。“定葬”后,此墓就是“祖墓”了,一般不再遷動了。
崖葬
在崖穴或崖壁上安葬人的遺體的一種葬俗。是風葬即露天葬的一種。崖葬習俗早在中國古代濮、 越、 巴、僚、漢等民族部分人中即已盛行。《臨海水土志》對崖葬已有記載。中國的崖葬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的仙霞、武夷山區,貴州,廣西山區、西江流域,湖南、貴州和四川接壤處的酉、辰、巫、武、沅等五溪流域,四川東南的長江及其支流沿岸,四川、云南的烏蒙
山區北麓至金沙江邊,臺灣各島嶼。據碳14測定,福建武夷山崖葬船棺最早,距今3840±90年,約當于春秋、戰國時期。及至近代,部分壯族、 布依族、 苗族、瑤族、仡佬族,以及現在貴州西南部的部分苗族和臺灣蘭嶼高山族雅美人都行崖葬。
崖葬大體可分為四種類型:①將葬具放置在天然崖穴中的稱崖洞葬;②將葬具放入山崖層理罅隙的稱崖墩葬;③將葬具放置在開鑿的山崖窟龕中的稱崖窟葬;④在懸崖上鑿孔釘木樁擱置葬具的稱懸棺葬。崖葬的葬制分一次葬和二次葬兩種。 葬具有多種: 葬尸多用木棺、石棺、陶棺和布袋;葬骨或骨灰多用小匣、小函和陶甕。一些崖葬處還伴有崖畫、享堂或木偶。崖葬的葬所,有的僅置一、二葬具,有的置有數十葬具。同一處的若干葬具有的是同族或合寨擇期舉行儀式后同時葬入的,有的則是陸續葬入的,待葬滿一穴后再另擇它處。
越南、泰國、印度和緬甸交界處,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的琉球群島及美拉尼西亞群島和波利尼西亞群島一些地方,也有崖葬習俗。
納 西 族 葬 俗
1、 木幾。納西語,即"停尸"。在云南麗江一帶人死后經過洗尸、換壽衣,然后停放在正躺物種中央的木板床上。頭朝外丶腳朝里丶蓋上被,中間房一面鏡子,臉上該一塊白布(或白紙),打開堂屋所有的門。死者頭前方一供桌,拜上一小碗夾生飯,上隔一熟雞蛋及一雙十字交叉的筷子,并擺上各種糕點及飯菜,點上長明燈(頭部腳步各一盞)孝子披麻帶孝,親友祭奠,都必須磕頭、哭喪。停放一天或兩天即如棺,在云南中甸一帶,要把穿戴一新的尸體停放在住房大木床末端,而上神龕,上該有四段抹布拼成的單子,在壓以竹子。頭部防一供桌,擺上供品,點上油燈,村里的人聞訊后都要前來添油、縣飯、一家一碗米飯,上訪兩片臘肉或兩個雞蛋。孝子在一旁守靈。叩頭、哭喪、東巴頌經。停放一天后入關。
2、 木聘。納西語"出殯"其儀式火葬于土葬地區各不相同。實行火葬的納西族支系摩梭地區,在火化的當天一早,邀請達巴和喇嘛念"安魂經"。念畢,在棺材上拴以數丈白布。隨著三生土炮響,正式出殯。這時,孝子背皮口袋,左手持燈,右手牽著白布走在前,哭聲、樂聲、火拴土炮聲響成一片,直往火葬場地。實行土葬的納西地區,出殯的當天一早,先派人去挖墓穴,并把為死者準備的碗、盤、筷子、木勺等,防盜區墓地途中的第一個插路口。出殯前,孝男孝女向靈柩扣拜告別,把祭桌換為長凳,其上放一乘著凈水的碗,東巴邊念送魂開路經邊用法刀把碗砍碎。在哀樂聲和哭聲中,由八人抬棺起來。從跪在院中的孝男孝女頭上越過。之后,東巴和吹鼓手奏樂開道,孝男孝女在大門外及第一個岔路口反向跪下兩次,讓靈柩從頭上越過,孝女及親友哭拜,返回,孝子則扛"混幡"因靈柩到墓地。
3、 木猜。即洗尸,是云南永寧納西族摸索人的洗尸儀式。是在人斷氣后,請"達巴"占卜,確定用水的水源,從家族中選出一人,隨同達巴去取水,取水的人頭代銅盔,審批披甲,背負長刀,猶如古代的武士。取水時,左手端碗,朝河流逆回舀水。據說,這樣家里人才會無病無災。不然回鄉流水一樣逝去。用柏枝燒熱水,搬入鼻煙、蒿技、酒等。由家中成年男子洗尸。洗尸用的水,男的九碗,女的七碗,而麗江納西族在城區附近,用的試土罐在水流方向舀水、舀前在河邊插幾柱香,并丟幾個潛在河里。舀水回家時,一路上不許和任何人說話。
4、 曰每。即"指路云南永寧納西族摩駿系在人死后"起尸裝館"由達巴念開路經。內容有氏族歷史,遷入永寧的經過,死者的生平以及向死者交待回族先方向地址路線。納西族人認為:人死后,其靈魂就要回到祖先的故地,于祖先生活在一起。開路時,拴上一只雞,男性拴公雞,女性拴母雞,表示陪伴死者上路。云南中吉在"指路"時,東巴一邊念開路凈,一邊步步往前移動,象征未死者引路。而麗江的納西族,則在病人要斷氣時,以便讓其"含斂"一邊喃喃指路。
5、 回魂。時納西族舊時的喪俗。納西族人認為人死魂不死,人死后三天要回家來,固有讓死人還魂之俗三壩納西族,將死者火化后,當天晚飯后,死者家屬巴火燙打掃干凈。周圍薩上灰。夜里不關堂屋門,讓死者的魂回來,這種迷信習俗,解放后多以改變。
6、 含殮。納西族語"紗撒吭"。納西族的習俗,在云南麗江一帶,當病人快咽氣時,由兒子將紅紙包房入病人口中,并說你去的時候不要有什末牽掛,由三條路,上面世豺狼虎豹的路,不能走;下邊是雉雞的路,也不能走,中間是菩薩善人走的路,你就走這一條。"當病人死后,即將紅紙包取出,掛在脖子上,表示這是給死者上路的盤纏。
7、 洗馬。納西族的一種喪俗。這種喪俗時因地而已的。在火化前一天,人們要選擇一匹馬或幾匹馬配上華麗的轡頭鞍鞠,儀式死者乘騎。選好馬以后,在達巴主持下,選擇八名精壯小伙子,頭戴插有公雞尾的氈帽,身穿由龍圖形的長衫,要佩長刀,向死者磕頭祈禱"阿普阿因(爺爺奶奶),保佑我們,我們為你備馬征戰,凱旋而歸"祈禱畢,便出發"洗馬"。
隊前打一面三角小旗,其上繪有日月圖案。把馬牽到河流交匯處停下,達巴吟唱河或湖的起源,歌頌水神的仁慈,贊美駿馬。唱完,小伙子們依次用三碗水象征性的把所牽的馬從頭到尾洗一遍。洗畢,將木碗打碎。達巴在念"馬洗干凈了,人也洗干凈了,這些馬奔跑入飛,虎狼燕子都不如他。為你準備了一切,你一定會順利返回家鄉"于是,牽馬人騎上馬,楊鞭驅馬急速回家,回途中,要安排"伏兵",跳搏斗舞。
在一片喊殺中,騎手們快馬沖出"敵陣"一勝利則姿態凱旋歸來。將近大門時,又有武士把守,他們如臨大敵,故作抵抗廝殺之狀。達巴一馬當先沖破重圍進入房內,洗馬人也跳下進房,走到靈前向死者說:"聽說山上有伏兵,我親自到那里巡查,只見風吹草動樹搖晃,聽說山上下大雪,路被大雪壓斷,我騎馬趕到那里,原來是一群閉冬的天鵝。現在駿馬以梳洗完畢,天氣晴朗陽光溫暖,你上馬飛奔吧,我們分手告別。"接著舞隊跳起了驅鬼舞和攆盤子舞。
驅鬼舞有達巴領頭一致跳到村外。以示把鬼驅出了村。攆盤子舞是表示人們歡送死者,全部青年男子辦成牦牛的樣子,手持長刀、木棒,學著牦牛的動作,歡騰跳躍,告別死者。舞畢人們牽著洗過的馬,馱上死者的衣物,孝子則牽著死者乘騎的馬,一起繞村緩緩而行。到了火葬場地,繞著葬地走幾圈,然后放在山野,自行尋草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