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作為中國較大少數民族之一的民族,在炎黃子孫締造中華民族的長期發展過程中,所做出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在全中華民族的歷史研究中也應佔重要位置。從人口總數和地理分佈情況看,貴州是苗族居住最多的地方,也是苗族文化保存得最完好的地區,本文從挖掘苗族刺繡文化內涵的角度,致力於苗族刺繡的歷史淵源、文化內涵的研究,同時,提出苗族刺繡的開發與保護建議。
苗族刺繡的發展淵源
一、苗族的族源與遷徙
苗族是一個成熟比較早的民族,其歷史至少可追溯到史前的堯、舜、禹年代。在我國長江中下游和黃河下游一帶,很古很古的時候(大概是六,七千年前)就生活著一群原始人類,經過世代生息繁衍,逐漸形成部落聯盟,該部落就是“九黎”,首領為蚩尤。《國語?楚語》注:“九黎,蚩尤之徒也。”《戰國策?秦》高誘注:“蚩尤,九黎民之君子也。”很多史料如《史記?五帝本紀》、《書?呂刑釋文》、《呂氏春秋?蕩兵》等都稱蚩尤是九黎之君。至今,苗族人民仍將蚩尤視為遠祖英雄來傳頌和祭祀。
與蚩尤同時代的炎帝神農氏和黃帝軒轅氏兩大部落從甘陜黃土高原向黃河下中游發展,與蚩尤部落分別在今河北的涿鹿縣發生激烈的衝突和爭逐。雖說蚩尤部落強大,但終因抵抗不了炎、黃兩帝聯合力量,以戰敗而告終。
蚩尤雖戰敗被擒殺,但其餘威猶存。到堯、舜、禹時期又形成新的部落聯盟,即史書上說的“三苗”(又稱苗或苗民)。三苗借助九黎及蚩尤的餘威,憑著人多勢大,又佔有洞庭、鄱陽諸湖和汶山、衡山肥沃土地之優勢,曾和堯、舜、禹為首的部落聯盟進行過長期抗爭。商、周時期,仍生活在長江中游的三苗主體人群與其他部落的人形成新的社會群體一起被稱為“南蠻”或“荊楚”,後來對其中較先進的人稱為“荊蠻”。隨著荊蠻逐漸強大,發展成為春秋戰國時的“五霸”、“七雄”之一的楚國。而掘起楚國的主要居民之一便是“荊蠻”。秦漢至南北時期,因苗族先民生活在五溪、武陵被稱為“五溪蠻”、“武陵蠻”和“長沙蠻”。大概是從唐、宋時期起,隨著苗族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和人丁鼎盛,引起各王朝注目,朝廷與苗族關係也日漸融洽,並將從眾民族混稱的“蠻”中脫離出來,作為單一民族現於文獻中。
苗族歷史發展的起點雖然較高,但因未能建立起獨立的民族政權,更無力“問鼎中原”,先民自上古時代始就備受歷代統治階級的壓迫和剝削,以至長期處於滯後和後進狀態。為了爭得自己生存權益,幾千年來,苗族不惜任何代價進行反抗,基本是“三十年一小反,六十年一大反”。正是由於不斷的大大小小戰爭,使苗族先民頻繁遷徙。有學者研究表明,自古代至近代,苗族經歷五次大規模的遷徙,形成今天的分佈格局。
第一次遷徙(五帝時期)。以蚩尤為首的“九黎”被炎、黃兩帝聯合打敗後,大部分苗族先民南渡黃河,定居於黃河以南的長江中下游一帶。經過四百多年的發展,建立一個新興的部落聯盟--三苗國。這是苗族歷史上的第一次遷徙。
第二次遷徙(堯、舜、禹時期)。禹繼位後,聯合三苗共疏九河。夏禹治水成功後,認為三苗對自己的統治地位有威脅作用。於是,抽出大兵向三苗部落髮起總攻。有記載戰爭持續七十天左右,三苗部落被徹底打敗。無奈三苗向南遷徙至江西、湖南,在崇山峻嶺中隱居下來。這是苗族歷史上的第二次遷徙。
第三次遷徙(春秋戰國時期)。據有關專家統計,春秋戰國為424年,春秋各國大小戰爭達213次,戰國大小戰爭達220次之多。頻繁的戰爭給各民族帶來無盡的災難。尤其是秦滅楚後,作為楚國主體民族的苗族向西向南遷逃,一部份苗族沿舞水西遷至貴州、四川等地,以“武陵蠻”、“五溪蠻”稱。另一部份到了廣西,還有少數去了海南島。這是苗族歷史上的第三次遷徙。
第四次遷徙(秦漢至唐宋時期)。秦漢至唐宋時期,封建王朝對“武陵蠻”、“五溪蠻”採取一系列大規模軍事行動,迫使苗族再度向西向南遷徙。向西進入川南和貴州大部分地區,有的經川南和黔西北開始進入雲南。向南遷放湘西南和廣西,有的又由桂北進入黔南、黔東南。這是苗族歷史上的第四次遷徙。
第五次遷徙(元明清時期)。由於戰亂和天災等原因,苗族繼續從武陵、五溪地區遷入貴州、廣西和四川,並由貴州、廣西和川南經過不同路徑進入雲南,再由雲南、廣西遷徙到越南、寮國和泰國。這是苗族歷史上的第五次遷徙。
即便是上世紀的1975年至1984年,東南亞戰爭又迫使苗族難民從東南半島向美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屬圭那亞、阿根廷等遷徙。(待續)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
相關文章
網友評論
-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