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又稱絞纈,是一種古老的采用結扎染色的工藝,始于秦漢,興于魏晉、南北朝,風盛唐代,至北宋仁宗皇帝,因扎染服裝奢侈費工, 下令禁絕,使中原扎染工藝一度失傳。也是我國傳統的手工染色技術之一。它依據一定的花紋圖案,用針和
扎染,又稱絞纈,是一種古老的采用結扎染色的工藝,始于秦漢,興于魏晉、南北朝,風盛唐代,至北宋仁宗皇帝,因扎染服裝奢侈費工, 下令禁絕,使中原扎染工藝一度失傳。也是我國傳統的手工染色技術之一。它依據一定的花紋圖案,用針和線將織物縫成一定形狀,或直接用線捆扎, 然后抽緊扎牢,使織物皺攏重疊,染色時折疊處不易上染,而未扎結處則容易著色,從而形成別有風味的暈色效果。。
東晉時,此種工藝已在民間廣為流傳。南北朝時期,出現了歷史上有名的"鹿胎紫纈"和"魚子纈"圖案。隋唐時期,絞纈更是風靡一時, 史料記載的絞纈名稱就有"大撮暈纈、瑪瑙纈、醉眼纈、方勝纈、團宮纈"等。在新疆阿斯塔那墓出土的絞纈織物上的針眼和折皺至今仍依稀可見, 顯示了唐代高超的絞纈技術。北宋初,絞纈工藝仍然盛行。但在宋仁天圣年間,惟有兵士方可穿戴纈類服裝,民間禁止使用纈類制品,這項規定直到南宋時期才被廢除。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巧妙地利用了染色工藝的物理、化學作用,使織物上呈現出特殊的﹑無級層次的色暈效果, 它是我國古代印染技術的一個巨大成就。現今,這種傳統工藝得到了許多藝術家和印染工作者的重視。他們在舊有的絞纈工藝基礎上, 結合新材料、新工藝,進行了大膽的創新,使古老的扎染工藝重新煥發青春。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