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海菜腔”是流行于云南南部彝族地區的一種山歌形式,因如海菜般綿長悠遠而得名,歌曲淳樸干凈,我一直驚異為天籟之音。
第一次接觸彝族“海菜腔”,是楊麗萍創意的“云南印象”原生態歌舞在蘇州演出時,幾十個彝族年輕女子在舞臺上演唱,歌聲婉轉悠揚,極具穿透力,震撼了在場的所有人。
在電影《花腰新娘》中,我又一次聽到“海菜腔”,高亢婉轉激昂,再度受到感染。
我一直在網上尋找“海菜腔”的下載而不得,市面上也無出售,一直引為憾事。
《花腰新娘》舞龍隊
石屏彝族《海菜腔》,又稱“石屏腔”、“曲子”,俗稱“倒搬槳”,以異龍湖中一種稱為“海菜”的草本水生植物而得名,流行于異龍湖畔、陶村鴨子壩、牛街、龍朋六街等地尼蘇頗(三道紅)聚居地區。同時,也為漢族所喜愛,流傳于建水、開遠、通海、個舊等地。《海菜腔》是彝族勞動群眾在長期的勞動和生活中創作的;由青年男女在山野、田間、湖上談情說愛唱出的山歌發展衍變而來的。
石屏自明初實行軍屯,繼又有江南漢族大姓移民墾殖。大量漢族遷入,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漢文化。石屏彝族(三道紅)與漢族雜居,漸漸同化于漢族風俗之中,他們習漢語,受漢文化的影響較深,有的子弟,讀漢文,致力于科舉,取進士,步入仕途。
《海菜腔》屬于一種對唱形式的民歌,有領唱、有幫腔、有問有答。音域寬廣,昂揚激越,優美動聽,旋律起伏連貫,婉轉悠揚,尤如異龍湖水 ,清澈明亮,聲浪如波。彝家男女自幼聽大人唱曲,耳聞目睹,心領神會,萬事萬物經口即成詩句,是憎是愛,出聲直露情懷。無論湖中、山林、田地間,隨時皆可唱曲對歌,男女歌聲互答,其情融融樂樂,非見高下,不肯停聲。
素以能歌善舞著稱的彝族人民,民歌滲透到他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是他們表達感情,自我教育和娛樂的一種重要形式。民歌被用來記載歷史,交流情感,傳授文化,掌握農時節令。不論是在祭祀,節日,婚娶喪葬,還是在勞動生產,談情說愛,修繕建屋等活動中,都能聽到歡快樸實,婉轉而又充滿濃郁鄉土氣息的歌聲。
海菜腔本義是在"海"上唱的腔,因當地的異龍湖中一種名為"海菜"的水生草本植物而得名。它是彝族人在長期的勞動和生活中創作的;由青年男女在山野、田間、湖上談情說愛唱出的山歌發展衍變而來。 其歷史久遠,自誕生以來,便在以異龍湖為中心方圓百里的農村、城鎮廣為流傳。
彝族海菜腔是海內外知名的云南彝族特有的民歌品種,它又稱大攀槳、倒扳槳,俗稱石屏腔,主要流傳于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彝族尼蘇人村落。石屏彝族海菜腔屬海菜腔變體的民歌,與其他三種變體曲調沙悠腔、四腔、五山腔并稱"四大腔",彝族稱之為"曲子"。
彝族民歌源于勞動,傳播于民間。千百年來,一直延續著,發展著。因地而異,各具濃郁的地區特點。"海菜腔"以其動聽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詞,即性發揮,順口而出,深受彝族人民的喜愛,是彝族人民培育出來的民族藝術之花。
彝家男女自幼聽大人唱曲,耳聞目睹,心領神會,萬事萬物經口即成詩句,是憎是愛,出聲直露情懷。無論湖中、山林、田地間,隨時皆可唱曲對歌,男女歌聲互答,其情融融樂樂,非見高下,不肯停聲。
明代石屏人袁潤曾在軍隊中供職,后隱居故里,他常進山游玩,聽樵夫唱海菜腔,寫下五律《禮社漁歌》:
禮社漁家樂,風清晚泊舟。
歌憐喉舌巧,出愛水天秋。
欸乃波紋碎,輕腸月影浮。
魚羹常一飽,不似把人憂。
上一篇: 山歌年年唱春光:那坡壯族民歌
下一篇: 天籟之音——彝族“海菜腔”